试论生活实际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2018-09-28曾夏丽
曾夏丽
摘要:思维能力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是学生从小就该拥有的,地理学科虽然是一门副科,但对于高中文科生来说也是一门必修的学科,不能放弃。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同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看重,而所谓的地理学科思维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便是地图,地图来源于生活,所以呢,本文从生活实际出发,主要分析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思维能力缺乏的原因以及生活实际对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发展情况,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用能力和学识去武装自己。
关键词:生活实际;地理思维;创新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其特殊性,对于文科生来说比较有难度,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学好了地理就是学好了文科。所以说,本文从生活实际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这个角度出发去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新的世纪,一个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从学生角度出发,思维是思想衍生的维度,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学生只有不断地培养思维能力,而且拥有发散性思维,才能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才能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来源之一,是一个人闪光点之一。
从学科角度出发,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地理学科学习而言,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其次便是分析与解决地理学科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学习解决地理学科中内容的新方法并初步形成用生活实际想联系的学习地理的好习惯。而这些需要做的事的前提和核心便是学生需要培养的核心——思维能力。
从整个教育的角度出发,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一些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学业之外,努力的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所在。要想学好地理这门学科,不仅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即思维能力。
二、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缺乏的原因
从地理学科自身出发,在初中的时候,地理学科已经在初二就结课了。在高中,对于文科生,地理是三大副课之一,与初中的地理学科相比,难度加大了,内容也随之变多,课容量也大了许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许多高中生难以适应,对地理这门课产生了惧怕心理。
从学生自身出发,一部分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重心放在三大主科身上。而且,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还是不够,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同时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认识不够,就不可能有全方位的一个思考。
三、生活实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地理时,对地理的记忆和背诵不应该是死记硬背的。例如,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是常见天气系统,我们将会学习到冷锋天气系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呢,我们要学会与秋季的实际生活相对应,然后根据生活实际天气变化去理解冷锋过境前、时、后天气变化,在此基础上理解记忆冷锋天气。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时间已久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那么学生的努力也将白费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让地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的去亲身体验,去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与以前大不相同。
再举几个简单而且常见的例子,在必修二第二章中,我们会学习到城市化所产生的城市内涝问题,也就是指城市排水网络建设对城市排洪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浪费。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大家去分析我国一些已经开始发展的海绵城市,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一个相对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还了解到了关于国家的一些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效果自然也是不同凡响的。因为地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学生将更加留意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更好的去学习和发展对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也将会更加的轻松有趣。
实践已经证明,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自身的世纪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更加的接近,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也将更加好,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將更加强,思维活动也将更加活跃,学习能力也将更加强。
结束语:
思维是高中生智力发展的核心,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面的拓宽,必将引发学生自身对思维能力的需求。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结合生活实际,并且运用各种的教学手段,以及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地理思维模式,并且提高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冬.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2
[2]冯克诚.中学地理学习心理基础与地理思维[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