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学习现状与思考

2018-09-28陈彤

东方教育 2018年25期

摘要:理工类为主的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在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和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类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曲目选择等方面,理工类为主的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应该遵循其实际特点而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根据长期一线声乐教学实践,针对理工类高校声乐学生的现状和解决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为理工类大学的声乐教师及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理工类地方高校;声乐专业学习;声乐教学思考

我国现阶段综合类师范大学及理工类为主的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声乐培养现状多数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来执行。根据内部特点的异同而教学方式不同的见解,未见有详尽的分析及思考。音乐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专业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大都有音乐学专业,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因为最终的培养目标不同,故应该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其差异性。以我工作的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说明,我校原有的艺术系发展为现在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声乐表演专业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专业,每年招收的120名学生都要学生声乐,凸显了声乐教育在理工类大学也非常重要。而声乐教学也一直在探索之中,到底是模仿专业院校的精英培养模式还是大众师范培养模式未有完全的定论,这其实也是众多理工类高校在音乐学专业声乐专业培养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种培养方案都有其利弊。原则是:根据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胜任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方案。由此,列举一下理工类高校声乐专业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给给同行及学生提供一些思考。

一、理工类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学习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理工类大学的声乐学习现状过于有两种分化,一则是夸大理工类大学的理工性,声乐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音乐学科中最重要的专业学生不够,学生毕业竞争力比不上音乐学院和师范类大学的学生,没有能力举办专场音乐会,或者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偏少,这种现象特别体现在理工类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身上,以至于以后就业大多的声乐学生只能转行从事跟音乐无关的工作,违背了音乐教学的初衷。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急于求成。声乐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高考中专业最好的学生基本已经考入专业音乐学院,所以用这个相互攀比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很有可能就导致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专业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呼吸,一个会呼吸的歌者才能成为一个专业的声乐学习者,当我们做到会呼吸之后又要面临声音的统一性等技术问题,只有掌握了基础的声乐技巧才能越来越好。专业性的声乐没有捷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攀登歌唱的高峰。而实际情况是,现在理工类院校的年轻声乐学生,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一味追求难度,这无疑是揠苗助长,适得其反,也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理工类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声乐学习的思考

理工类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目前“新师范”的背景下,往往在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师范院校的培养系统。其要求学生不仅能唱、能教、能说、能弹、能写。具体表现在声乐方面就是要有声乐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具备一定的示范能力、教课能了等。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正真理解歌唱技巧与方法才能教的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即兴伴奏的能力,不能只会唱不会弹。同时不能单一的教育学生的歌唱能力还要兼顾学生的理解与感悟。现在的声乐教学太过单一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歌曲理解,情绪的把握都不够精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全面综合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舞台实践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充分体现在他的歌唱舞台适应的能力,声乐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它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舞台实践性。声乐学习的成果必须要舞台和观众的统一检验,积极参加比赛与演出,不仅能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成果从量变到质变飞跃,在演出与比赛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学习的过程。通过舞台演出的实践,不仅能够展示学习成果,还能从中发现不足与缺点,从而进行反思,巩固学习成果,不断进步。也只有通过丰富多样的声乐实践,才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声乐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歌曲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即兴伴奏教学主要是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所要求的,他们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者。即兴伴奏与声乐是息息相关的,伴奏往往大多数为歌者服务。即兴伴奏是一个综合较强的学科它要求我们既要会钢琴同时还要会声乐、和声。在我们的声乐学习中,学好即兴伴奏应具备扎实的钢琴基础与基本的和声知识,钢琴弹奏能力是弹伴奏的基础,而在弹好钢琴同时想弹好即兴伴奏又要有一定的和聲知识作为支撑,只有学好和声才能配好伴奏。并应该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与风格,只有真确理解作品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和声作为肢体配出优美的伴奏让歌唱者,听者跟随着音乐的情境而触发共鸣,达到整首作品演出的效果。

在理工类高校声乐专业的培养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声乐既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性的学科,然而我们现在很多声乐学习者都不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在演唱上一味要求唱难度大的作品,从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方向,理工类院校要适当地做出转型,对人才培养合理定位,必须深化改革地方高校音乐学科声乐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注重用团队和个人相结合的实践训练和舞台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工类大学音乐专业声乐学习的过程应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该符合声乐学科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追求作品的难度。同时,理工类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应积极摆正声乐学习心态,任何一种极端的“学”与“不学”都对学习本身不利,有了好的学习心态后,全面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才能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审美观点,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纪希忱《普通高校中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 2014.11

[2]沈思,朱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现实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索》,[J]《北方音乐》2015.11

[3]孙道东《教学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探究》[J],《黄河之声》 2015.12

[4]林娜《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声乐实践教学探究》[J],《科学导报》 2015.12

作者简介:陈彤,女,1981年4月出生,硕士学位,讲师职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声乐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