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8-09-28王云剑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因素情感

王云剑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持续提 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依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持续的学习兴趣、和谐的师生情感、愉悦的学习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下面笔者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认识过程中变现的观察、思考、想象、记忆、注意等心理因素。它的作用是对知识信息进行认识、加工、存储。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它对认识过程有动力和调节功能。非智力因素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的活动。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得引导他们积极开展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以此来推动他们的学习。学生如果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没有求知欲,又意志薄弱,失去信心,其学习的效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培养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地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ce Goman,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 智力因素(IQ)只占20%, 非智力因素(EQ)占80%,其中包括:认识自身的情绪和能力、控制自我的情绪和能力、自我激励的情绪和能力、认识他人的情绪和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情绪和能力。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成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地理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同时,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结合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高中学生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其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强,感性认识往往大于理性记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由陌生变熟悉、由难变易。如在复习“地球的公转”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形象、生动、直观地给学生以展示,学生自然也很难理解地球的公转过程,因而就达不到教学目标。通过使用现代教学方式,如Flash等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录像的播放等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最终顺畅地实现教学目标。

2、明确学习目的。

目的和兴趣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孩子对某一事物认识的目的越明确、具体,对该事物的兴趣就越大。仅仅由某事物或现象的生动性或趣味性引起的学生兴趣是肤浅的,而由明确的学习目的支持的学习兴趣,才是深刻的、稳定的和持久的。在高中生的课程范围内,有些知识是相当枯燥的,比如地理中的某些知识,它们很难以其本身的生动性引起儿童的兴趣,但是,如果家长能向孩子说明这些知识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启发或带着孩子去亲身体验,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孩子可能会乐于学习这些知识。

3、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从来都是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我们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就有了一个固定模式——朽木不可雕。而现代教育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通过因材施教都能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关键在于教师要以改变对待学生的观念和做法,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学习成绩不好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适当的教法,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教师自已要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已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因材施教。

4、加强学法辅导。

自信心是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的原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抓住每一个闪光点是增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我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从不歧视他们,而是给予比优秀孩子更多的关注,努力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给予表扬,这种表扬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使他们产生自己并不比其他同学差的心理,于是乘胜追击,直到他们转变成好学生为止。教师的充分信任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动力,我习惯用“老师相信你是能行的”“你是最棒的”“老师赏识你”的课堂用语,这会给学生一种莫大的鼓舞和动力。面批作业时我会说:“多可惜啊,错了这么一点就不能得优了,下次一定要克服犯错误的毛病,行吗?”这样他们会一点点地进步。每次上课我都会给他们投来信任的目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班在期中考试时地理成绩处在全年级第一,超过了尖子班的水平,这无疑挽救了他们失落的心理。

5、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和需要是紧密相关的。作为班主任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感表现,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并积极加以引导。情感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长辈的尊重和孝敬,对同辈的理解和谅解,对小辈的爱护和扶持以及父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爱国情怀,都体现着情感的作用,班主任应该把情感教育贯穿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情感教育的核心是一个爱字,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必然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情感关系,而这又主要表现在老师热爱学生上。由于老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因此完全可能感染学生去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无数事实证明,学生的转化过程,是以情感教育为依托的。班主任的情感决非是一种手段,更不是装腔作势,而是基于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有了这种爱,班主任的情感才是发自内心的、动人的和富于感染力的。

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就是说教学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但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科学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質。高中地理教学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有效策略及方法实践研究,需做大量的实践,有待同仁继续探索下去。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因素情感
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究
情感
台上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