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2018-09-28陈俊昌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课题习作作文

陈俊昌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重视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练,作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只强调内容具体,主题突出,却忽视学生的感受体会,忽视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据作文网调查,害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原因:56%的学生是因为不知道应该写什么,10%的小时是因为写作文没有方法。这一问题的现实表现:作文内容虚假空洞,假话套话空话连篇,模式化文章大行其道。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大量研究统计数据说明:不少学生畏惧写作甚至厌恶作文,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习作也有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述方式写作。”并在每一学段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因此,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等诸多关于作文教学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课题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他们动笔的欲望。

2、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借助多种辅助途径教会学生为写作打基础。

3、进行大量的练习,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

4、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5、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写作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写作产生需要,从而有要写的欲望。这也是本课题首要研究的一个方面。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实行“两放一降”制度,即:放宽标准、放松要求、降低评价制度。学生在最初写作时要放松习作要求,。鼓励他们多写、大胆写。对于着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 因此 , 我在教学写作初期更注重习作内容是否真实自然 , 而不是篇幅的长短或词句是否精美等。这样一来,学生写作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受任何局限。宽松的“政策”使学生对写作并不畏惧,久而久之有不少学生还喜欢上写作。

2、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还研究了习作讲评方法,每写一篇习作便要及时讲评,而且还要格外注意讲评方法,既要发现本次习作的问题所在,还要保证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尤其对自己的写作水平缺乏信心的学生的习作更要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对激发他们的兴趣极为有利。

(二)、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大量的词汇、精美的造句、完美的构思……都与课外阅读分不开,因此,我很注意帮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以备写作时用。除了每周的读书课外,我还增加了课外读书时间,要求学生遇到好的内容要摘抄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将每学期的优秀习作装订成集。

(三)、进行了大量的习作练习。

1、学生写日记已养成习惯,除平时的随笔外,每周大约还要写 3 — 4 篇日记、两篇随文小练笔、每单元一篇习作……粗略计算,每学期的练笔量达 20000 字左右。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得多了学生对习作就有了兴趣,遇到相似的作文题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米下锅”。在大量练笔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习作及时修改和评价,教给学生学会互相修改、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小到修改错别字,大到修改语句、文章结构,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在相互修改中得到提高。我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只要学生尽力去写了,就不加以大的改动。尊重学生的创造,他才会有更大的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班的学生在作文都有了大的提高,发表欲望很强烈,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写作的信心。

2、练笔的形式还要多样,除了记日记、随文练笔、写习作、读后感外,还要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其他形式,如:成语接龙、口头作文、讲故事、演讲、續写故事、改写故事、自编故事……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大有好处。

(四)、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多提醒多注意,为此,我常开展一些活动,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的能力。如:带学生去游中山公园、马安山水库……回来后可以设计一些观察题“中山公园有几个凉亭、多少台阶梯”、“马安山水库附近有几个餐饮店,店名分别叫什么”等。再如:请同学观察自己的同桌有何变化……这样的活动进行多了,学生就自然会注意到身边事物。

五、探究结果及成效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求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到:科研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的工作,不但需要辛苦实践,而且还要将点滴收获及时记载下来。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不少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的作文比赛中获奖,并发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收获,但也发现许多的不足,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去研究解决,但我相信,只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更加努力,勤于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就一定能把教学研究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猜你喜欢

课题习作作文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习作展示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