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赤壁和文赤壁
2018-09-28傅林祥
傅林祥
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与孙权结成抗曹联盟,并于十月与周瑜会师夏口(今湖北武汉市),在赤壁与曹操展开遭遇战。曹军因长途跋涉。再加上士兵大多来自北方,一是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很多人得了传染病;二是不习惯水战,刚一交战。曹军失利。曹操就将大本营留在乌林(今湖北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将数千艘舰船停泊在长江北岸。为了防御长江风浪,减少颠簸,就用铁链将舰船首尾相连。周瑜采用黄盖诈降、火烧连营之计,从赤壁西进猛攻曹军。曹军大败,烧死、溺死者无数。孙刘联军水陆并进。追杀曹军至南郡,曹操只得北撤。孙刘联军以5万之兵打败了曹操的80万大军,成为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现存史籍中,南朝宋盛弘之的《荆州记》记载的赤壁位置,在今湖北武昌。唐太宗之子李泰著《括地志》时,记载的赤壁位置在今赤壁市(原蒲圻县)、从此,有关“赤壁”地点的争论,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宋朝苏东坡又主张赤壁在黄州(今湖北黄州市)。从此,关于赤壁地点的争论更加热闹。至今没有平息。
赤壁之战的古赤壁究竟在哪里?探寻史籍,可以找到五种答案,分别指今湖北武汉市蔡甸东临障山、汉川市西赤壁山、黄州市西北赤鼻山、赤壁市(原蒲圻县)西赤壁山、武汉市武昌西南赤矶山。其中位于江北的三处:蔡旬、汉川、黄州,位于江南的二说:蒲圻、武昌。蒲圻(赤壁市)说主要依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的记载: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有赤壁山,北临长江,就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武昌赤壁说主要依据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的记载。
经过长期的研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应该是《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赤壁,也就是位于今赤壁市西北36公里外、长江南岸的赤壁山,隔江与乌林相望。这座赤壁山又名石头山。相传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火攻曹军,当时火光冲天,照得江岸崖壁一片通红,“赤壁”由此得名。而且,在这座赤壁山附近,经常有铁制兵器出土,如刀、剑、戟、箭镞等,累计数量上千。由于历代皆有人来此凭吊,这座赤壁山的人文景观也不少。如摩崖石刻、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错落有致,幽胜诱人。赤壁磯头的石壁上,刻有各种文字、印记、诗赋和画像。相传,周瑜大获全胜后,挥毫题写“赤壁”二字于石岩。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竞透过石岩到了另一边,以致在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长江大水时,即使洪峰滔天,这“赤壁”石刻却绝不会被淹没。
另一些主张武昌赤壁说的,也很有道理,因为一是《荆州记》的记载在时间上要大大早于《元和郡县图志》;二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详细记载了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地物,今天还能一一复原,复原后的情况,也与武昌说相近,与蒲圻说相差甚远。
上述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看来还要争论下去。而黄州赤壁,却是因宋代著名文学大家苏东坡的诗文而闻名天下。北宋神宗元丰三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在黄州的四年多时间里,苏东坡特别喜爱风景宜人的黄州赤壁,经常邀请友人在赤壁矶下泛舟取乐,饮酒咏诗,留下了大量诗篇,尤其是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让黄州闻名天下。
由于苏东坡的名气太大。以致后人往往认为黄州赤壁真的是赤壁之战时的赤壁,也有称之为东坡赤壁的。更有人将蒲圻赤壁与黄州赤壁并称,分别称为武赤壁和文赤壁。今天的黄州赤壁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绿树红墙,如诗如画。二壁堂是景区的主要建筑,面对长江,背倚丛林。酹江亭取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尊还酹江月”之意。亭上可远眺“大江东去”景色,此外,还有坡仙亭、睡仙亭、龟亭、留仙阁、剪刀峰及碑阁等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