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对NDS评分的影响分析
2018-09-28熊勤之游俊沈绮媚
熊勤之,游俊,沈绮媚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300)
现代临床常见各种脑血管危重疾病[1-3],为脑出血则为其中常见症型之一[4],可占20%~30%[5],脑出血死亡率,尤其是急性期死亡率可高达40%[6],该病不仅多发,而且能诱发形成系列型并发症,可危害到生命健康,而其幸存者中绝大多数却遗留有认知、运动、语言甚至是吞咽功能障碍等各种后遗症,严重影响生命及预后生活质量。故此,临床有必要对其病患加强疾病治疗与并发症有效预防护理,以延长该疾病患者生存期,并改善该病存活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伴随临床探究与实验的不断深入,已知依达拉奉加七叶皂苷钠的二联合疗法于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依达拉奉被临床奉为脑保护剂,既能清除掉氧自由基因子,又能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减轻脑水肿,缓解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保护脑细胞。而七叶皂苷钠则有很好的抗渗出、抗炎症效果,不但对血肿的溶化吸收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于微循环及脑功能恢复也有积极改善作用,是目前脑出血治疗的主要药物。然而,七叶皂苷钠的单用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脑血临床在针对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开始尝试应用七叶皂苷钠和依达拉奉的合并性联合治疗方法,为确定其联合疗效,现以本院近年来接诊的98例脑出血病例为对象,实施分组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98例脑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65.33±2.39)岁;病程0.5~12.0 h,平均病程(5.42±1.51)h;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30例,脑叶出血10例,丘脑出血9例;脑部出血量:<20 ml者16例,20~30 ml者25例,>30 ml者8例。观察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1.93±5.29)岁;病程0.5~11.5 h,平均病程(5.12±1.91)h;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30例,脑叶出血15例,丘脑出血4例;脑部出血量:<20 ml者14例,20~30 ml者29例,>30 ml者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临床及头颅CT扫描核实符合脑血管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40岁;脑部出血量<40 ml;能较好依从治疗;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就诊时病程>72 h;合并严重痴呆、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合并严重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泌尿、消化等系统疾病;对研究所用药物有明显过敏反应,亦或有相关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脑出血病例实时心电监护以及血压调控护理,同时对其实施吸痰、吸氧、预防胃肠道系统应激性溃疡以及脱水降颅压等相关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规格:20 ml:30 mg)单药治疗,其给药方法如下:每次取本品30 mg,将其溶入于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26,规格:5 mg),该药用量用法为:每次取本品10 mg,将其溶入于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组连续治疗2周。两组治疗均配合使用相同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DS评分、治疗前后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安全性。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缺损程度降低率>91%;显效,缺损程度降低率>46%;好转,缺损程度降低率>18%;无效,缺损程度降低率≤18%,亦或缺损程度加剧、病情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NDS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DS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NDS评分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治疗后15.80±7.29b 9.19±5.16ab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49 49治疗前20.57±9.33 20.77±9.8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部水肿及脑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减少变化更显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变化比较(±s,ml)
表3 两组患者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变化比较(±s,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对照组观察组脑水肿治疗后25.14±12.23b 15.39±7.11ab 49 49治疗前21.03±1.65 20.96±1.82脑血肿治疗后16.02±6.86b 9.60±5.36ab治疗前5.95±2.68 6.11±2.89
2.4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在医院神经内科中属于急性重症,其发病原因较多,自由基则是导致脑血管损伤出现的最主要因子,通常情况下,脑出血症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更为常见[7]。据调查,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加快提高,脑出血当前的发病率也呈现出相对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脑出血症患者也多伴各种并发症,且脑出血时在水肿中央部位可观察到紫色葡萄浆状的血肿块或者是血浆,而当水肿较大时,患者颅内压就会出现增高,从而使脑组织协同脑室相继移位,如若病情严重,甚至可形成脑疝等严重不良结局。因此,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的脑出血治疗办法的探索研究具有较大意义[8-9]。因脑血肿可压迫其血块周围组织进而引起脑水肿,血肿、水肿均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影响脑出血者自身的言语吞咽功能和认知、运动能力,故此,临床医疗对脑出血以阻止水肿扩散、促进脑血肿血块吸收和修复神经功能缺损为治疗方针[3]。脑出血症治疗多是借助手术和药物开展的综合治疗,常用药中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对于改善脑出血病症和患者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临床作用,前者属于保护剂药物,有增加脑部酸氧、预防脑水肿及脑梗死发生和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对脑出血临床病死率实现降低有积极作用,而七叶皂苷钠则具有稳定血管、祛除自由基、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增强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并且安全可靠,是临床常用药。上述两种脑出血治疗药的作用机制具体如下。依达拉奉在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同时,还兼有阻止、保护血管内细胞受损的作用,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甚至脑梗死的发展均能有效抑制,促使神经抑制脑梗死区域的局部血流量,切实缓解脑水肿症状,阻止神经元死亡,对脑组织加以有效保护[10-11]。依达拉奉是当前脑出血医疗临床领域的常用药剂,但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在给予依达拉奉的同时,合并使用七叶皂苷钠,不仅可加快血肿、水肿的消失[12],而且还能对脑水肿进行有效控制,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给神经功能造成的损害。七叶皂苷钠的有效成份以三萜皂甙为主[13],该药可抗炎、抗渗出,且能消肿胀,对于缓激肽、磷酸组胺类炎性介质均有抑制作用,因此通过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清除脑出血后由自由基改善所造成的脑损伤,从而促进脑组织加快修复。此外,七叶皂苷钠还能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较明显稳定作用,因此七叶皂苷钠适合应用于脑出血治疗。截至目前,七叶皂苷钠在脑血这一现代常见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实验中已显示出一定疗效,但尽管如此,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效果仍不是十分的令人满意,因此,临床提出在七叶皂苷钠基础上给予脑出血病人依达拉奉药物治疗的方法,并已取得较显著治疗应用效果。如本研究所示,除脑出血基本医疗措施外,单用依达拉奉的49例脑出患者NDS评分、血肿水肿体积以及最终疗效较加用了七叶皂苷钠49例观察组患者明显缺少理想性,并且在与七叶皂苷钠相合用后,脑出血治疗安全程度也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天冬氨及谷氨酸转氨酶轻微升高等相关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疗效性的提升,还是对安全性的提高,或者是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进一步有效修复等方面,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这两种对症药物对于脑出血病的临床联合治疗适用性更强,值得使用。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结合后对脑出血的协同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的优化以及临床安全性的改善均有积极影响,并且该联合疗法的应用效果较依达拉奉单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此二联合用药方法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