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8-09-28王水连卢珍友

当代医学 2018年25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王水连,卢珍友

(1.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胃肠外科,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龙岩 364000)

结肠癌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极大。目前对结肠癌唯一科学有效可以根治的方法即为手术切除,随着CME标准化手术理念的更新与完善,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可使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加,对局部复发率进行改善,同时可使患者预后明显增强,特别是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今天,其已经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备受信赖和肯定[1]。本文选择在本院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实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病理确诊。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7.5±8.4)岁;肿瘤具体位置:结肠肝曲15例,升结肠18例,回盲部13例。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8.2±8.3)岁;肿瘤具体位置:结肠肝曲13例,升结肠17例,回盲部1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属于原发性右半结肠癌,既往不存在任何腹部手术病史;②首次进行原发灶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标本质量分级结果显示≥C级;③对腹腔镜手术可耐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肠梗阻,属于急诊手术范畴;②存在其它恶性肿瘤,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治疗;③确诊为IV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相关操作难度较大,缺乏完整的病历资料。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使用纱布扎紧癌肿处肠管的远近端,防止发生癌细胞扩散或种植,切断肿瘤支配着的血管,尽可能使血运转移减少,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并彻底切除相应结肠。研究组实施CME新概念下腹腔镜手术,即借助CME指导作用,实施LS辅助RCC根治术,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头低脚高位,左倾化拿着身体。将小肠向左上腹拨动,显露出升结肠系膜,辨认右侧分支和肠系膜上静脉(SMA),牵引回结肠血管蒂,将血管鞘和SMV表面系膜切开,促使鞘头向内,顺着SMA的走向予以解剖。待绕到胰颈部后对解剖中结肠血管右支、回结肠血管及右结肠血管进行根部解剖和离断,将SMA分布着的淋巴阻滞彻底清除,保证其右侧和前面呈现裸化妆台。切开右结肠系膜,顺着SMA右缘切开,待进入到肾前筋膜和结肠系膜后叶间的融合筋膜间隙后实施锐性分离操作,离断根部右侧半的横结肠系膜,并向网膜囊内转入,向尾侧进行分离,直到肠系膜根部下缘处,部分分离回肠系膜。对体位进行调整,促使横结肠移向左下,小肠向左下腹移向,在胃网膜血管弓下方向右侧切断胃结肠韧带,将右半大网膜切除,再切断右膈结肠韧带和肝结肠韧带,切开升结肠右侧腹膜,对右半结肠和系膜进行游离。完成腔外回结肠吻合和标本切除的相关操作。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临床治疗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并对其切口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高于研究组,其淋巴结清扫个数少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癌患者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CME主要指的是锐性游离结肠脏层与壁层间存在的筋膜间隙,确保脏层筋膜处于完整状态下的同时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最大程度的清扫,并在系膜根部结扎相应的血管,使腹腔肿瘤播散明显减少,防止和减少局部复发危险[3]。相关研究发现[4],CME可使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增加,对结肠癌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且不会使术后并发症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CME概念指导下对患者进行LS辅助RCC根治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更具有安全可靠性,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有效清除淋巴结的过程中使切除系膜完整性得到维持,并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5]。并且该术式在手术过程中选择的中间入路与肿瘤根治的不接触原则更为符合,在实际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分离结肠血管后再分离肠段,可避免手术操作挤压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播散,进而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6-7]。本组实验发现,除手术时间外,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s)

组别研究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肛门排气时间(min)3.2±1.0 4.9±1.4 6.701 6 0.000 0手术时间(min)210.2±40.0 220.3±74.2 0.812 6 0.418 6术中出血量(ml)138.3±110.0 193.2±130.4 2.194 5 0.030 8淋巴结清扫数(个)22.3±7.8 18.7±4.1 2.770 8 0.006 8住院时间(d)10.7±1.6 15.9±4.6 7.241 4 0.000 0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综上所述,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安全可行,可实现最大化的切除系膜和淋巴组织,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