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实践思考
2018-09-28任俏
任俏
(辽宁省锦州市解放军第205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临床中,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当两种疾病合并发生时,损害心、脑、肾等脏器程度要远远高于单一疾病[1]。所以就要对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缓解脏器损害程度[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的疗效,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乙组与甲组,每组45例。其中甲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8.15±4.13)岁;乙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8.22±4.0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经替米沙坦治疗:给与患者替米沙坦片(商品名:邦坦,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15,药品特性:化学药品,40 mg)口服,每次80 mg,每天1次。乙组经氨氯地平治疗:给与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277,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 mg(按氨氯地平计)]口服,每次2.5 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在口服4周后,早晨坐位时的舒张压>90 mmHg时,药物剂量加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重量以及临床相关指标(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平均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左室重量、心脏形态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甲乙两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重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重量比较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左室重量、心脏形态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左室重量、心脏形态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甲组乙组t值P值例数45 45室间隔厚度(cm) 左室后壁厚度(cm)治疗前1.27±0.28 1.26±0.11 0.223 0.824治疗后1.09±0.26 1.13±0.21 0.803 0.424 t值3.160 3.679 P值0.002 0.000治疗前1.28±0.26 1.25±0.16 0.659 0.511治疗后1.08±0.25 1.12±0.13 0.952 0.344 t值3.720 4.230 P值0.000 0.000
续表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平均压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甲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甲组的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比较常见,疾病危险分层比较高。现如今,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机体脂联素水平变化起到很大作用[3]。临床研究发现,替沙米坦药物对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属于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一种,临床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达峰快,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以及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在高血压糖尿病疾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替沙米坦药物的分子结构与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相似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PPARγ全激动剂对心脏产生的负担,以及体重突增等症状[5]。相关研究显示,ARB类药物因PPARγ活性较高,其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更高,对于糖脂代谢的改善有一定效果[6]。PPARγ阻滞剂GW9662特异性能够对PPARγ受体进行阻隔,有效降低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7]。与此同时,替米沙坦对于脂联素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GW9662出现时,就会直接抑制替米沙坦上调脂联素的表达作用[8]。相关学者研究指出,在给予SD大鼠脂肪较高的饮食诱导IR动物模型后,替沙米坦药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具有上调效果,TNF-α的表达也同时降低,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随之增加。此次研究的结果说明: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均可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还能对左心室肥厚进行逆转;但替米沙坦降低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程度要大于氨氯地平。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甲组乙组t值P值例数45 45平均压(mmHg)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126.14±12.61 128.42±12.55 0.860 0.392治疗后103.42±10.08 105.11±8.22 0.872 0.386 t值9.441 10.423 P值0.000 0.000治疗前8.31±0.79 8.15±0.82 0.943 0.348治疗后7.15±0.42 8.06±0.61 8.243 0.000 t值8.697 0.591 P值0.000 0.556
续表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均能很高的控制血压,并逆转机体左心室肥厚,但对于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来说,替米沙坦的改善作用比较明显,所以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替米沙坦的效果比氨氯地平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