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智慧视角探析潮汕传统村落建筑人居环境
2018-09-28刘怿
刘怿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09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今天,当我们建设美丽乡村,追求宜居环境,开始对自身所处人居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审视和思考时,很有必要来重新认识和学习古人在环境营造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的生态方法。他们在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物料配资远不如今,且没有任何高科技手段辅助的情况下,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然资源和条件,运用自身的聪明智慧和务实的精神,创造出了与自然共生,堪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潮汕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北连兴梅地区,西与惠阳地区接壤,东接闽南地区,南临南海,整体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东北和西北多高山,东南临海,形成了一个内陆比较封闭,海岸线漫长的地理小区域。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属典型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一方面日照足、夏长冬暖、气候宜人,另一方面雨量充沛、台风频繁、炎热潮湿、潮水侵蚀。这诸多因素叠加,造成了潮汕传统村落在体现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独特的美学和人文取向之余,也蕴含着非常鲜明的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可持续生态智慧。
1 “风水”先行,因地制宜的村落选址观
潮汕传统村落历史悠久,祖辈对族群居住地的选址极其考究,要审“势”观“气”,通常会认为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山丘,是风水理论中的宝地之相。这种“风水常识”虽然存在一些迷信成分,但其法天而建追求和谐的理念,其实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包含不少科学成分,也契合了人的健康居住和可持续环境发展观点。我们所见的潮汕村落所选定位置往往按照负阴抱阳,依山面水的基本原则,根据山脉、水流、地势的位置和走向进行布局。许多大型聚落都分布在江河沿两岸,中小型村落也基本分布在溪流与池塘边,沿坡而建,前低后高。如果无法满足近水、近田、近交通的要求,人们就会引溪流,挖池塘,做成“风水池”。水体在潮汕地区既是一种聚财生财的象征,它更是与村民的农耕养殖以及日常生活用度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村前的水塘,还有村内及宅内所挖的水井,都可以使地下水位降低,这样有利于地面上部的防潮干燥。另外,在村落的村口、路旁、溪边、池旁还常常种有榕树。榕树在潮汕被称之为“神树”、“风水树”、“成树”,榕树树冠阔大、绿叶婆娑,四季常青且生命力顽强,一方面传递了潮汕人落叶归根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写照。而日常所见,榕树下更成为了村民休憩驻足的集结点,大人纳凉闲聊、弹奏潮乐、品功夫茶,小孩嬉笑打闹、朗诵猜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柄柄舒张的巨伞下收获了多少欢声笑语,倾听了多少世间俗事,也见证着乡间乡情的其乐融融,祥和温馨(图 1)。
如澄海程洋岗村,是一个扼于韩江干流之江海交汇处,东有南峙山,北有凤岭,西有象山、观音山的古老村落。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的“凤岭古港”(又称岐岭港)就已经是一个货运贸易繁荣的港口,是宋代粤东的一处重要口岸,也是后来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处佐证。程洋岗村寨前和一些祠堂前面都挖掘有较大的池塘,村民都热衷于“村前种榕屋后种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使其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四季如春,生活环境优美。后来随着冲积平原的浮聚,港口逐渐南移以至消失,现在村口路走到头在原来港口的位置,三五人方能合抱的大榕树仍矗立眼前。在树旁,有一座晏侯庙飘散着浓重的香火味。近处,是连绵的荷塘、鱼池和新建的文化广场,远处则是阡陌纵横的田野。程洋岗村落景观、建筑布局,从座向的讲究、明暗、风水、对称等,至建筑物上的装饰细部和工艺技术等,都是传统人居生态文化在这里得到承续的佐证。
图1 依山傍水的村落全貌(揭阳桃山)
2 推崇族群认同,尊本溯源的建筑聚落布局
潮汕乡村聚落继承了我国中原汉式合院式的建筑传统,同时结合当地气候与地理实际情况,整体建筑聚落平面格局多采用南北朝向,通常由矩形或长方形院落式(也称天井式)建筑组群和街巷进行密集式排列。
由于潮汕人具有崇尚追溯报本,光宗耀祖,精诚团结,群体认同的浓厚宗族观念,宗族血缘不可避免地成为维系乡土社会和乡土秩序的重要纽带,因此祠堂对于宗族性村落的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朱子家礼》载:“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於正寝之东。”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潮汕地区有“建屋先建祠”之说法。潮汕村落的建筑组群布局由此多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聚族而居的形式。宗族祠堂或位居村落中央位置,或被置于村落的最高处,也有置于道路交通枢纽地位的,四周再围以潮汕典型民居样式如“下山虎”、“四点金”等基本单元,村前有溪流或池塘,溪边、池前有阳埕,村里交通靠巷道,村外出入口在两旁。整个村落呈现出高度向心的空间结构,布局严整,重视群体建筑尺度适当,水平发展,融于环境。居住部分由基本单位“院落”连成片,由片形成街巷组群,最后合而成聚落。潮汕村居的典型形象往往就是靠这一群体系统上的每一个元素才能得到完整的反映。它们相互毗邻,排列齐整,宅院对内封闭而四周街巷围绕,这个特征既符合了村民的日常行为尺度,邻里亲情联系的心理尺度,也与农耕形态的生活方式吻合,展示着一种融洽、祥和的乡居环境。
同时,村落的密集式系统空间组织也能够适应潮汕炎热潮湿和多台风的气候特点。首先建筑物之间相互毗邻,可增加抗风能力。由于潮汕村落建筑大多采用南北向布局,而台风登陆时风向为北向,登陆后风向会转为南向,因此它与台风主要风向形成的角度很小,由院落、围墙所组成的多进式民居布局对台风的阻挡是非常有利的[1]。潮汕民居的建筑外墙材料是坚固厚实的灰砂土夯墙,本身具有保温隔热的特点。而山墙一般采用人字形,且通常略高于屋面。当有火灾发生时,厚实而封闭的山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的蔓延,达到防火的目的,所以村落巷道通常被称为“火巷”,它在建筑间起到了划分防火区的作用,不仅能够隔离相邻单元之间的火势蔓延,而且方便人员进行快速疏散。同时,火巷还是一个解决通风问题的媒介。由于火巷十分狭长,宽度往往只有1~2m,空间小而两边建筑物高,这样一来,大的高深比使空气在火巷内流速很快,能迅速带走热量,巷道便成为了潮汕民居聚落中一个很重要的起穿堂风作用的凉爽空间,所以其又被称为“冷巷”。特别到了夏日骄阳当头无风的时候,火巷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很小,而民居建筑内部的院落空间大,阳光猛烈的时候温度上升得很快,当其中的热空气上升时,巷道的冷空气就补充而入,构成了热压通风,从而提供了良好舒适的人居微气候环境。
除了地面建筑,前人对于村落地下水道系统的考虑也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潮州市龙湖古寨,在“风水”观念的指导下,此地的排水就处理得相当巧妙。借助于地势特点,龙湖古寨的总体格局由中央直街和三街六巷形成。仔细观察街道地面我们会发现道路中央石块和两边石块的铺设方式就犹如人的脊椎和肋骨一般,中间长条石块组成“龙脊”而两边石块打横摆放,且路面中间高,两侧低,这样就使积水能从两侧排到下水道,并且在总体上做到了北水南流和东西出水。
3 务实重效,技艺精巧的民居营造手法
3.1 建筑外观与防风挡雨
由于潮汕地区夏季台风频繁,潮汕民居多采用硬山式屋顶且出檐较少。“硬山顶”之所以在潮汕地区大量出现是因为它的造型决定了其比“悬山顶”或其它屋顶形式更加抗风,防火性能也更好,而且出椽较短,不易受到雨水的淋蚀而腐烂。
硬山屋顶即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两坡屋面呈“人”字形,两坡交界处以片瓦或砖砌成房屋正脊,而两侧山墙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在风雨来临的季节,对于屋面结合部的正脊防漏要求很高,所以潮汕民居的正脊基本采用直线形,且做得比较高大,在最为突出的屋脊处还常常饰以表现潮汕传统精湛工艺的嵌瓷、灰塑、彩画等。比如大户人家的大宅和讲究装饰的祠堂,房屋正脊会有通花陶瓷压顶,有的还采用通花嵌瓷,浮肚嵌瓷,这些工艺手法既可以透风,又可以压顶防风,还大大增强了屋顶的装饰性。潮汕硬山顶的另一特色是山墙形象突出,建造者会沿着墙头和山墙两边斜向设置垂脊,潮汕人称墙头为“厝角头”,垂脊为“垂带”。一进入潮汕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比屋连瓦,突起而醒目的“厝角头”。巨大的“厝角头”是潮人认家的标志之一。垂脊左右各二,一般做成深灰色,讲究的会使用传统嵌瓷灰塑,同时用凹凸起伏的线条突出建筑物的立体轮廓。这样一来,垂脊和正脊上面这些生动的装饰艺术表现就使得潮汕民居建筑原本比较简单的外观有了鲜明的线条、明暗和色彩变化,丰富了它们的立面艺术效果和层次,使其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图2)。
图2 轮廓生动、嵌瓷饰面的山墙垂脊(摄于汕头沟南世祜许公祠)
图3 “直而低缓”的硬山式屋顶(摄于澄海前美村)
潮汕民居硬山顶的屋面都是呈直线“人”字坡,外观硬朗而少有凹曲。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因排水不畅而漏雨。为预防风灾,潮汕民居的高度都会有所限制,它们相对低矮而且坡度平缓。如果厝身过于低矮就会影响建筑室内日常功能的使用,会造成人的心理尺度的不适,同时也不利于通风散热,所以我们所见的潮汕民居都是在屋顶的高度上做文章。屋顶降太低会使屋面排水成问题,如果再有凹曲,更会导致因排水不畅而漏雨或者积水腐蚀。在这种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下,潮汕民居的屋面即选择了“直而低缓”的形式。比如妈屿岛位于汕头港出海口,是一个大海环抱每年风灾非常严重的地方,上面的村落房屋就很好体现了适应气候的特点,大部分民居的屋檐最高点都不高于2.3m(图3)。
潮汕的屋面瓦片一般铺双层,上层压七留三,底层压三留七,明清之后开始在两瓦之间夹着少量的灰沙作为粘结物,既是为了瓦片之间更好地粘结,也是为了室内的潮气能通过瓦缝散发出去,保持室内通气干燥。另外,硬山顶的屋面出檐不长,有时斜风细雨能直接打在檐梁上。因而常在檐梁外面加贴一块檐板,称封檐板。由于檐板位于檐口位置的檐梁外部,位置显眼,因而常做雕饰,在保护檐梁不受风雨冲击的同时又给建筑外观增添了装饰效果。
3.2 宜居宜聚的民居平面布局
潮汕传统村居建筑的平面类型很多,从最基本的单位“下山虎”和“四点金”,到可根据需要扩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二落二从厝”、“三落四从厝”(即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百间厝)等,都可以从中看到潮汕人住居的形态和内涵。
“下山虎”又叫“三间二伸手”,是潮汕民居的最基本构成单位。它是一种三合院的形式,主座三开间,中间为正厅,左右两侧为房间,开间较小。正厅作为祭祀祖先,也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家人的聚会和用餐场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功能厅”。正厅前面设有天井,天井两侧即为单间的“伸手”,俗称“厝手”,一般作为厨房和贮物间。“下山虎”规模很小,这种稳定而安宁的院落格局很适合小户人家生活居住,是潮汕兴建数量最多的村落民居。
而“四点金”则是一种四合院的形式,它最具有潮汕民居的特色。平面格局是以方形为基础的九宫格形式。天井为中心,上下左右四厅相向,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建筑有前、后两进,前进为凹斗式门楼和前厅,左右各一房。后进正中为主厅,左右也各为房间。“四点金”就是因前厅和主厅两旁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天井两边的“伸手”连着前、后房,也称“南北厅”。“下山虎”和“四点金”一样,在“伸手”和房间之间往往会有小过道,俗称“八尺”,也称“格仔”。“格仔”设置有旁门(即“子孙门”)可通到外面的厝巷,既方便家人的出入又加强了邻里的联系,在紧急情况下又增加了疏散出口。另外,建筑的主厅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这些门可开可闭亦可拆。每逢喜庆祭祀节日,拆下后就可以和天井及前厅形成一个开敞的大空间,满足使用的需要。另外在阳光猛烈的时节,还可根据太阳照射情况选择不同的开合组合,遮阳效果好而且简单易行。
以“四点金”为基础,纵向可扩展为“三院落”,横向可扩展为“五间过”,即左右加两条厝巷和从厝便成“二落二从厝”(图4)。以主厅堂为中轴线的这种基本型制继续纵向横向发展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平面形式。比如,“驷马拖车”(“三落四从厝”),是一种多院落、多天井、规模宏大的宅院。它是以一座“三进落”的建筑为主体,左右各有两条厝巷和从厝拱卫,前有阳埕,后带厝包和后天井,周围用围厝或围埕围合而成的。
图4 潮汕民居建筑三种典型平面布局
在上面所提及的这些院落式主座建筑前面,往往设有“外埕”,也称“前埕”,而主座则称“后厝”,这样就有了潮汕民居“前埕后厝”的说法。“前埕”通常取主座建筑的宽度为长度,深度较浅。一般设有三面围墙,主座建筑大门对面围墙一般采用加高作为“照壁”,左右设有二座门楼,俗称“龙虎门”,也有在正面设一座门楼的。有的前埕没有设围墙,单独做成一个阳埕,这样便形成了建筑的前奏部分。前埕的作用可以用来晒谷物,晒衣物,作为村民自家的日常活动用地,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节点还可以成为露天的宴客场所(图5)。这种建筑布局大型的如澄海隆都前美“永宁寨”上北村七落、樟林“南盛里”,较小的如澄海莲下程洋岗“蔡氏宗祠”、潮安沙溪“大夫第”等。
3.3 屋座高度与通风遮阳
在建筑内部分区的高度控制方面,无论是单座的“四点金”还是“驷马拖车”,都要符合屋顶后高前低的势态。一般都是门厅低于中厅,中厅低于主厅,厢房和下房比主房要低,整座民居前后屋檐具有高差上的变化,这样做的原因有二:①主厅堂作为祭天祭祀和喜庆宴聚的场所,也为了体现老幼尊卑的等级秩序,其建筑型制一般要按照宅院内规格最高的要求来设置。即最高的高度,最大的进深,最宽的面阔;②从通风采光的实际效用来考虑,前低后高避免了前进遮住后进,这样就保证了后进的采光,也有利于前后通风,可以适应当地夏日炎热的气候。
由于主厅采用了宅院最高高度且整体前低后高,那么在空间视觉上,就出现了“过白”的效果。“过白”即是当人站在主厅神案香炉位置看向前厅时,厅堂封檐板下皮与前厅屋脊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空间可望到天空,一般留有1.8~2.2尺的高差。“过白”的要求与厅堂进深,天井大小、屋脊高低、封檐高低,都有非常关键的直接关系,具体要求在冬至节季期间,坐北朝南的宅院厅堂正午要有太阳光直接照到厅堂中央。所以根据潮汕地区的气候特点,这样就保证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图6)。
图5 “前埕后厝”格局(澄海程洋岗)
图6 从主厅看向前厅,高度落差产生“过白”(潮州甲第巷资政第)
3.4 天井空间与通风采光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潮汕村落民居都具有“外封闭、内开敞”的特点。“外封闭”即向外的围厝,围墙基本封闭,外墙不开窗,或开少数的小窗,使之与外环境分隔,外界热量不易进入室内,且在梅雨季节可以有效防止湿空气入屋。“内开敞”则体现在单体建筑中,院落内部都以天井为中心,结合开敞的厅堂和畅通的通道,构成通透的内部布局,以此来解决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而在大型宅落中,主座的采光、通风靠中间的大天井来解决,两侧的从厝和后包,则通过从厝和后包与主座的山墙和后墙之间形成的窄长的侧、后天井来解决,这些贯穿全宅前后、左右窄长的空间也能有效减少夏季烈日的暴晒,同时又为采光通风提供了条件。所以潮汕讲究风水中的“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而从建筑气候的角度来看,气流从大门或建筑上方积聚于天井后,可以通过各房对内所开的门窗进入室内,起到通风纳凉的作用。
由于潮汕地处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区,全年太阳高度角均较高,如果天井太大太宽敞,则必将受到过多的太阳直射辐射,温度骤升而无异于室外露天环境。所以这里的民居天井面积都不大,平面进深与宽度之比通常在1:1与1:45之间,较大者达到1:2,一般都是二、三十平方米,大的也极少有超过几十平方米。潮汕人家通常会在天井摆放莲缸、花盆,种上莲花、兰草、石榴等,一些人还放置上金鱼缸,另有叽喳喳各色鸟雀和其它动物,这些花鸟鱼禽既营造了一方雅致而富有生气的小天地,更重要的是同时也调节了院落内的小气候,使村民生活更加惬意,其乐融融。
为了避免雨水进入厅堂,天井的地面高度一般低于周围厅房檐廊的标高,天井四周设有明沟,以收雨水之用。比如潮州许驸马府,主体建筑为三落二天井一后包的四座落格局,在府第设置了6个天井来解决通风、采光以及排水问题。其原设置在地下的排水暗沟系统,是通过天面收雨水至后天井,再由后天井经中厅西侧的暗沟排向前天井,汇聚了前天井的天面雨水再由暗沟排出。这样的设置既能排水又能满足风水的讲究,一般天井在向外排水时不能直泄而去的,而是屈曲绕行,以表明家财聚而不散。
讲究儒雅与精巧的潮汕人,通过天井这小小空间就达成了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他们通过模拟自然进而改造自然,这也充分体现出潮汕村落建筑的环境可持续人居哲理。
3.5 建筑材料选择与防潮防蛀
由于地土关系,潮汕村落建筑的墙体普遍采用夯土墙,极少象周边的闽南和广府一样用砖砌墙。一是因为烧砖要用上好的泥土,会与农业争地。更重要原因是潮汕地区土坡地盛产灰沙,地下又蕴藏丰富的贝灰原料——蚌壳和蚝壳。所以因地制宜,建筑材料用贝灰、灰沙土、稻草、纤维进行混合然后加少量水拌和,有的还在里面加红糖糯米水。潮汕民居的墙体都砌得很厚实,一般在60cm厚左右,有的在墙体转角处加上弯竹和木条做布筋加固,转角每高1m放相互垂直的两块长形条石。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非常坚固,可以有效抵抗当地频发的台风而几百年不坍。
为了防止海风常年侵蚀而对房屋造成破坏,潮汕当地储存丰富的花岗石材逐渐取代了木材在一些民居构件中的使用,比如门框、台阶、梁柱等部位。它不仅与木材保持了统一性,而且起着类似榫卯构架的横向连接的作用,使民居建筑更加坚实。而其它依然使用木材料的建筑构件也尽量让它们外露,表面涂油漆,以防白蚁和防潮腐朽。潮汕林木资源充足,杉树和樟树经常被用来作为建筑木构件的原材料。杉树的材质强度大,具有受潮后不易腐烂、变形的优点,因而适用于梁枋等。而樟树质重而硬,树木本身散发出的强烈樟脑香气是天然的防虫蛀材料,加之木质软、纹理细,因而适宜精细雕刻装饰建筑物。心思细腻手艺精湛的潮汕匠人在将木构件雕饰完成后往往还要经过涂金漆、贴金箔等工序,这样处理过的构件更不易变形,而且防虫蛀效果更加突出优点。
4 结语
潮汕人在营造自己的村居环境时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既植根于生活层面的实际需求,又深深植根于地域环境、宗族伦理、风俗文化以及乡邻情感等体现本地传统的精神所需,体现了潮汕祖祖辈辈民众对世俗生活以及家乡文化的热爱。他们本着尊重自然、应自然而变的态度,努力追求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为顺应环境特性而做出的种种务实而灵活的选择,以及备受后人推崇的富有智慧的营造手法,使他们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好生活图景。对这些珍贵的建造经验进行重新的审视和研究,把其中符合当代生产生活的部分加以借鉴和传承,对于缓解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种种人居环境难题,发展可持续人居环境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