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出口 精彩可期
——贵州茶叶出口分析与展望
2018-09-28吴雪原李万胡晖
文-吴雪原 李万 胡晖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贵州茶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踏出国门,走向世界,其“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茶缘友谊。
据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出口茶叶347批、2852.6吨、货值7730.8万美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了230%、173%、107%,出口量自2012年起连续六年持续增加,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天然的生态优势、政府对品质严格检控和有利的市场导向、企业的不懈努力,造就了如今黔茶出口数据不断攀升的良好势头。贵州茶叶出口正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贵茶公司生产的欧标抹茶
机遇与挑战并存
黔茶具有良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生态、安全、健康的茶品质。以茶为文化载体,对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巩固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随着中国围绕“一带一路”不断推出措施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开展茶叶贸易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区域涵盖全球44亿人口,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品牌竞争力逐渐提升,茶叶正成为引领贵州食品农产品出口的一股新势力,其优势正不断凸显。
一是产业规模优势。2016年全省茶园面696万亩、采摘面积499.1万亩,增长到2017年的717.6万亩、525万亩,增幅分别为3.1%、5.2%。产量由2016年的28.4吨增长到2017年的32.7万吨,增幅15.2%。总产值、综合产值由2016年的299.8亿、502.2亿元元增长到2017年的361.9亿元、567.8亿元,分别增长21%、13%。全省茶园总面积和总产值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按照省政府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将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6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5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40万吨, 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产业规模效应将逐步释放。
贵州绿茶引起了外国友人浓厚的兴趣
二是质量安全优势。对于贵州茶人而言,“干净”是一种态度,“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的理念,是贵州茶人数年来的坚守,是贵州茶产业坚持“以质量赢得市场”所需的认同。茶叶出口迅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人们提得最多就是贵州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坚持。目前,全省已建成17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出口茶叶70%产于示范区。其中有国家级示范区9个,省级示范区8个。目前全省国家级示范区比例占全国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25%,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各级政府和各研究机构多措并举构建绿色防控体系,“以草治草、以虫治虫”,将生态与农艺相结合;坚持高标准、立足高端茶、有机茶,走品质茶叶之路。为进一步提升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提出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首先要确保贵州700万亩茶山的茶叶,农残在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同时,还需要符合地方标准。大家都知道,欧盟的标准十分严格,其农残的标准有470多项。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茶叶大面积欧标,让外国人和国内老百姓都能按照统一的高标准,享用贵州的山清水秀。”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
三是政策优势。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2017年,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发展,多次发布文件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重点实施质量安全保障工程、茶园提质增效工程、加工升级工程、渠道建设工程、出口提速工程、品牌建设工程,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008年,贵州投资400多万元把未来规划种植茶叶的400多万亩茶园用GPS定位,检测土样的pH值和7种重金属元素,确保今天种植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安全的底线之内。2012年,贵州重拳打击了一些主产区滥施催芽素的行为,在茶园全面禁用催芽素。2014年,贵州提出“宁要草,不要草甘膦”,茶园全面禁用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仅全面禁用草甘膦一项,贵州每年就要付出50亿元的代价。茶园农药的禁用在国标16种的基础上提高到63种,并从源头上强化对农药等投入品监管。2015年,贵州颁布《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为10个茶叶品牌制定27项省级地方标准,把标准的确定作为打造贵州制造、贵州品牌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最终实现拼配数据化的方向。由此创造了中国茶叶走向标准化的全新路径,这是改变中国茶叶业态的重大举措。
余庆干净茶推介会
黔茶走出国门
贵州具有出产优质茶叶的天然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历史上曾先后有20余种茶叶作为贡品进贡皇室。陆羽《茶经》记载,早在唐代,贵州所产茶叶便与丝绸、瓷器一起通过茶马古道远销欧亚。进入现代,贵州茶叶也始终没有停止销往海外的步伐,1915年,贵州都匀毛尖和贵州茅台酒同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奠定了贵州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特殊的历史地位。
由于“不沿边,不靠海”,贵州茶叶出口是通过原料供应或者代加工等方式开始的,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贵州茶叶出口的发展进程。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贵州茶产业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贵州茶叶逐渐从间接出口转为直接出口。
近年来,贵州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产业市场需求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生产加工能力,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拓展营销渠道,茶产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又一张靓丽名片,贵州正在从茶叶大省迈向茶叶强省。贵州茶业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做“干净茶、放心茶”,以对“农残”零容忍态度,为“贵州茶叶”出大山,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说,“我们不能一边宣传喝茶健康,一边让人喝不健康的茶,所以一定要保证茶叶的干净安全,而在这一点上,贵州已经做到了!”
2001至2010年,贵州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13批,9.8吨,9.7万美元;2011至2015年,贵州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逐年递增,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347批,1150.5吨,6565.1万美元;2016年至2017年更是高速增长。从出口茶叶种类看,贵州近年出口茶叶以红茶和绿茶为主,分别占总出口量的50.8%和45.3%。从贸易国家和地区看,贵州茶叶主要出口香港地区,占比超过1/4,达25.3%;此外,占比超过10%的还有三个国家,分别为越南15.4%、缅甸11.4%、德国10.8%;其次为中国台湾8.9%、美国8.5%;其他还包括贝宁、摩洛哥、保加利亚和泰国等国家。
截至2017年底,全省出口茶叶备案种植基地16.3万亩,出口茶叶备案生产企业62家,占全省出口食品备案生产企业总数的47%,其中有实际出口的38家,占出口茶叶备案生产企业总数的61%。
清晰认识砥砺前行
从我国茶叶出口贸易趋势上看,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口量价逐年增长,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较2016年的32.87万吨、14.85亿美元分别增长8.1%、8.7%,较2015年的32.5万吨、13.8亿美元分别增长了9.2%、16.7%,外销市场稳健提升;二是绿茶出口在国际市场长期排名第一,保持绝对优势;三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增长迅速,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2016年、2017年稳步增加。对比贵州茶产业的三个优势不难看出,贵州茶叶出口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贵州茶叶出口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出口占比小,外向度低。2017年,贵州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5%,但出口量仅占全国的0.8%,出口占比小,外向度较低。二是加工分散,生产规模小。2017年,全省茶叶产量32.7万吨,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4149家,年均产量不足100吨,茶叶加工集中度不够,生产规模偏小。三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贵州茶叶虽品质上佳,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外销公司和人才,始终难以扩大出口市场,同时受国内出口茶叶贸易形势影响,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低价竞销现象时有发生,茶叶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四是品牌营销力度不够。以“贵州绿茶”为引领,“三绿一红”等核心区域品牌为代表的贵州茶叶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就全省出口茶叶而言,仍然存在品牌集中度较弱、带动力不足和缺乏引导性支柱品牌等问题。五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愈加严苛。欧盟、美国、日本、摩洛哥等主要目的国家和地区频频对农药残留法规进行修订,农残限量日渐趋严,项目不断增加,导致其他省份出口茶叶多次在国外因农残超标被通报、扣留或退运。
提质增效精彩可期
2017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35.5万吨,出口金额16.1亿美元,贵州茶叶出口量占全国比例不足1%,出口金额占4.8%;全省已备案的16.3万亩出口茶叶基地占全省茶园面积的2%,已备案出口茶叶生产企业62家仅占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的1.6%,可见贵州茶叶出口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扩大贵州茶叶出口,不仅要破除阻碍,更要修炼内功,注重创新驱动和平衡发展。
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省,打造贵州茶叶质量安全高地。质量安全是茶叶发展的根本,必须多方齐力抓好茶叶生产的质量关。继续发挥现有出口茶叶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各茶叶主产区政府全面建立健全区域内组织保障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宣传培训诚信管理体系等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使全省茶叶示范区数量占茶叶出口县(市、区)的4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争取通过2-3年时间,将贵州建成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省,用溯源体系提升茶叶质量、用标准化管理引领品牌成长、用示范省名片打开市场渠道,达到“一个标准、两个市场、以外促内、统筹发展”,将推动贵州茶叶整体质量提升,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扩大出口,让贵州茶叶品牌叫响全国、叫响国际市场。
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市场定位。要稳定绿茶生产。鼓励支持茶叶企业收购兼并、联合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绿茶生产向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贵州绿茶”知名度;要鼓励出口企业扩大夏秋茶生产,升级精制加工,适应增加生产红茶、抹茶等国际市场的大宗茶类,快速扩大出口规模;要推进各茶类多元化发展,研究生产茶饮品、茶化妆保健品等,延长茶产业加工链,丰富产业业态。
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学习先进标准,对标生产。标准决定质量,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国外技术壁垒的高标准倒逼国内生产,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有效发挥我省已经建立的全国首个“绿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作用,打破贸易壁垒,同时积极发挥贵州茶产业绿色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绿色防控。
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要大力支持企业按欧美、日韩、中东等国际市场消费标准生产加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迅速抢占沿线国家新兴茶叶市场;要加快推进贵州茶叶由原料供货到贴牌生产,最终走向自主品牌进程,支持茶企参加国内外跨行业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主动对接国外消费者,以茶为平台,以中国文化为突破口,通过“走出去”宣传推广、“请进来”参观体验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努力开拓高端定制市场,实现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采购定制的“新出口”。
加快推进茶叶生产智能化进程。加快茶叶生产技术创新步伐,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茶叶生产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以提升和稳定茶叶品质,降低劳动力成本,尽早解决茶叶标准化和规模化问题。
搭建茶产业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茶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发布国内国际茶叶市场动态和风险预警信息,解决生产和市场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加快建设贵州茶叶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开设电商销售店,建立国际茶叶产销交流平台,直接向国际市场介绍、销售贵州茶叶。
贵州茶叶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在全国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随着全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和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措施的逐步推进,贵州茶叶必将实现风行海外的目标。
贵阳市综保区茶叶出口基地的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