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综合种养技术
2018-09-28孙德祥
文/孙德祥
小龙虾因其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又因其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欢迎。本文介绍了稻田养虾的优势,并从开挖虾沟、幼虾放养密度与规格、投饲、日常管理、稻田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施工及技术规程,并提出了病害防治方法为稻田养虾提供参考。
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因其肉味鲜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又因其食性杂、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近年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重要经济养殖品种。最新的消费报告显示小龙虾的消费市场在持续不断的扩大,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高品质小龙虾将供不应求。
一、稻田养虾历史
(一)稻田养虾简介
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利用稻田水面养虾,既可获得虾产品,又可利用虾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发展
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稻田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雏形。1964年~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汉中县,发掘一东汉时期的墓群,先后出土了土陂池和陂池稻田模型各一具,池内塑有鲤鱼6条、鳖1只、蛙3只和菱角5个。
随着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稻田以种稻、养鱼为主体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已经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面前。国内外对稻田立体开发利用有一些研究,但一般都比较分散、零碎,不利于系统地指导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稻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因而有必要对稻田的立体开发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二、稻田养虾模式
3月中下旬每亩稻田投放规格160尾/kg~200尾/kg的幼虾40kg~50kg。经40天~45天生长后,开始捕捞,前期捕大留小,6月份后,捕小留大。7月初种植水稻,将留下的大规格龙虾与水稻共作,实现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第二年收获一茬苗。
三、稻田工程
(一)养虾稻田的选择
选择的条件除保证常规性的要求(水质、水量、排灌、交通、电力等)外,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稻田养虾面积在百亩以下并在大面积水稻种植区的,选择自流灌溉的用水方式。(2)选择种植一季中稻或小麦产量不高的低湖田,采取连作、轮作连片的养殖方式,有利于统一管理,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3)选择在小麦、水稻病虫害高发地区进行稻虾养殖。(4)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这是养殖龙虾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在4月~5月份要灌得进排得出。
(二)田间工程建设
考虑到小龙虾的生活习性跟水稻种植之间的协调,扬长避短,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1.环沟:在稻田离田埂1.5m~2m开挖环沟(形成食台),环沟可沿田埂内侧三边或四周开挖,环沟沟宽2m~3m左右,深1m~1.2m,环形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田间沟:稻田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开挖环形沟要留有机械插秧、收割等通道。
2.防逃: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应为20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可用彩钢瓦、防逃塑料膜制作,防逃网高50cm,底部20cm~30cm埋入泥土中。
3.筑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田埂面的宽度应不小于1.5m。
4.进排水: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排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网袋长度为2m~3m成弧形向稻田内摆开,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5.防鸟设施:塘埂上用混凝土固定水泥桩,水泥桩之间用铁丝连接,在铁丝上每隔1m拉线防鸟。也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
6.繁殖沟:除按一般开沟、筑埂、防逃等外,开挖环形沟时在稻田的一边或一头留有龙虾繁殖沟,沟宽按4m~7m设计,并在沟中间留埂。面积按每20亩左右配备1亩苗种繁育池,这样既可以解决龙虾苗种外购伤亡率高的问题,又能控制苗种投放量的问题。通过架设塑料大棚还可延长生长期一个月左右。
四、种植水草
2月底前种植伊乐藻。伊乐藻移栽前用福乐灵杀灭青苔,用茶皂素杀灭水草上的鱼卵。人工栽种,每隔1m~2m栽种一把,水草面积在环形沟面积的40%~50%。
五、小龙虾养殖
(一)虾苗放养
1.放养量:3月中下旬每亩稻田投放规格160尾/kg~200尾/kg的幼虾30kg~40kg。如新开挖稻田底质、水草条件差,建议减量投放,投放量为10kg/亩~20kg/亩。
2.消毒:苗种下塘前需3%~5%盐水消毒3分钟~5分钟。
3.试放:在投放前2天,用少量虾苗试水,经过24小时后虾苗无异常情况,再正式投放虾苗。
4.虾苗来源:以本地培育虾苗为宜;如从外地进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小时,且确定虾苗用地笼从养殖水体直接捕捞起水装筐。
5.放养:投放应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温差不能超过2℃。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2次~3次,每次l分钟~2分钟,沿田四周均匀投放在环沟水草上。
(二)亲虾放养
1.放养量:8月~9月份每亩投放规格30g/尾~40g/尾亲虾15kg~20kg,雌雄比3∶1。
2.亲虾来源及消毒:亲虾来源于天然湖泊或正规苗种场,下塘前需3%~5%盐水消毒3分钟~5分钟。
3.运输:挑选好的亲虾用塑料虾筐分装,每筐装10kg~15kg,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8h(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4.放养: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2次~3次,每次l分钟~2分钟,沿田四周均匀投放在食台上或缓坡上。
(三)投喂
8、9月份(亲虾投放后)鱼糜、饼粕、麸皮、米糠、玉米,豆渣等混合配合饲料投喂,日投饲率2%~3%;也可选用颗粒饲料,粗蛋白在30%以上,粒径3mm左右,日投饲率1%~2%。
10月份至翌年2月份龙虾入穴冬眠,无需投饵。翌年3、4月份,利用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肥培育天然饵料,少量投喂,日投饲率1%~2%左右,同时轮捕越冬亲虾上市。
5月份,进入龙虾快速生长期,需加强投喂,日投饲率2%~3%。5月中下旬,开始轮捕达到上市规格的龙虾。
6月份,进入稻虾共作期,稻田及虾沟中水草丰富,小龙虾以稻田水草为主食,但仍需投喂少量人工饲料,日投饲率1%~2%。轮捕达到上市规格的龙虾。
7月份,进入高温季节,小龙虾性成熟加快,进入交配高峰期,控制好稻田生态环境,虾沟加深水至1.2m以上,投喂颗粒饲料,日投饲率1%~2%。
投喂方法:定时、定点投喂,投喂在食料台或者浅滩上,便于检测龙虾吃食情况,掌握投喂量。
六、病害防治
由于小龙虾患病初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情就已经严重,用药治疗作用较小,疾病不能及时治愈,导致大批死亡而使养殖者陷入困境。所以防治小龙虾疾病要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等措施,控制虾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病害原因
1.自身因素:体质不好。
2.环境因素:(1)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龙虾的生长,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有水体的酸碱度(pH)、溶氧(DO)、透明度、氨氮含量及微生物等理化指标。(2)小龙虾的体温随外界环境尤其是水温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水温发生急剧变化时,机体由于适应能力不强而发生病理变化乃至死亡。(3)底质不好。
3.外界因素:(1)敌害生物因素:这里的敌害生物是指直接吞食或直接危害小龙虾的,如池塘内的青蛙会吞食软壳小龙虾,池塘里如果有乌鳢生存,对小龙虾的危害也极大。(2)人为因素:操作不慎、外部带入病原体、饲喂不当、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进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
(二)常见疾病治疗
在小龙虾疾病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用药使用准则》(NY5071)操作。
1.甲壳溃烂病
甲壳溃烂病是由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之后斑点边缘溃烂、空洞,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1)在小龙虾的运输和投放时,严禁堆积和损伤虾体;(2)投喂量要足量而且均匀,防止小龙虾之间因饵料不足而自相残杀。
2.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聚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上面,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其缺氧而窒息死亡。该病对幼虾危害较严重,成虾多在低温时大量寄生。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虾苗下塘前,可采用食盐水浸洗,3min~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