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 乡 随 笔

2018-09-28范兆森

支部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导向干部

■ 范兆森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结合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等环节的工作,我下到全县14个乡镇,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去,平时没时间就双休日去,远一点的地方就住上一晚,主要是想和基层的干部坐一坐、聊一聊、谈谈心,看看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困难,看看县委的决策部署传导到“神经末梢”了没有?听听他们的委屈和苦水、听听他们对县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段时间,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笔记了下来,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基层工作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药、方便面、山地鞋

在乡镇干部的办公室,或者宿舍内,经常能看到三样东西:药、方便面和山地鞋。在和大家聊天中,我得知这三样东西对乡镇干部来说是很普遍的。乡镇干部处在第一线,工作杂乱繁忙,大家走村串户、东奔西跑、没日没夜,生活不规律,有一顿没一顿,几年下来,得胃病、腰腿疼痛的人为数不少,药瓶子离不了身;他们既要接待群众、化解纠纷,还要讨论问题、研究发展,加班加点是常态,时常会误了饭点,吃饭就只好用方便面来解决;山地鞋是因为乡镇干部经常入村办事,遇上水灾、火灾等突发性事件,更是冲在第一线。他们的足迹遍布村村庄庄、田间地头,虽然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沁水地域面积大,山大沟深,自然村庄多,人口居住分散,不少道路仍然崎岖狭窄、坑洼不平,皮鞋经常“吃不开”,一双结实的山地鞋更实用。

物无言,却有情。普普通通三样东西,背后凝结着多少基层干部的辛勤与奉献。他们身处公务员的最基层,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条件艰苦,工作辛苦,有的干部一人顶着几个岗位,家里事情常常照顾不到,赶上忙时连亲人生病也回不去。

我们的基层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在用心做事,默默地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对党忠诚,脚踏实地,扎实干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的要求,展现了新时期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他们确实很辛苦,确实不容易。我也是从乡镇的一名普通干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基层干部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们的名字,或许我还不能一个个叫上来,但我知道,是他们直面广大群众,处理复杂矛盾,承担各种压力,是他们有效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支撑了农村的各项建设,拉动着沁水这趟经济发展的列车在加速前进。我想,他们是农村发展的脊梁,是我们沁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砥柱中流。

乡镇干部的时间去哪儿了

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首歌很火,歌的名字就叫《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的时间到底都去哪儿了?乡镇干部长期扎根农村,他们的时间又都去哪儿了?

聊天中,大家普遍反映时间不够用,时间不知道去哪儿了。从大家的谈话中,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一年365天,扣除114个法定节假日,乡镇书记、乡镇长在251个工作日里,平均下来约20%的时间在开会,20%的时间在接待信访,30%的时间用于接受各种工作检查,那么相对于担当的发展任务而言,真正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三分之一。这也难怪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农村发展任务越来越重、矛盾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多数乡镇干部感觉时间不够、精力不够。一次我下乡,晚上住在端氏,早上七点起床,发现该镇的党委书记早已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饭还没顾得上吃。并不是说大家做的这些事情不属于工作范畴,但如果乡镇干部整天忙于开会、检查、接待等事务性工作,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可想而之,怎么能把主要精力放到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2014年4月8日,范兆森(右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嘉峰镇柿沟村调研

我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作风问题,要靠精文简会、规范公务接待、完善信访机制和考核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来解决。我这半年来的下乡调研,就坚持了一条,不给乡镇书记、乡镇长打招呼,走到哪算哪,见到谁算谁。有人传言我在搞“突然袭击”,其实并不是那个意思。领导干部下乡搞调研,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确实没必要兴师动众。乡镇的干部都很忙,我只想给他们减点负。在这里,我也要为我们的乡镇干部们点个赞,希望我们每个人对基层干部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点支持。

让乡镇党委书记给县委中心组上课

乡镇是最基层的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里,上边可以是“冒号”,到乡镇这儿都得画“句号”。我们的基层干部要想把这个“句号”画好、画到人民满意,确实要费不少劲、吃不少苦、流不少汗。

回想自己在乡镇工作的经历,加上近一段和乡镇干部谈心交心,我深切地感受到乡镇工作的苦、累和责任之大。他们既要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又要做好群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得不到群众理解,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苛求和误解,但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只好硬着头皮往前推进,真可谓两头“受气”。然而,这些委屈、这些苦水班子内部不便说,回到家里不想说,憋在心里不但影响工作,对身体也不好。

那么基层干部的委屈向谁诉、苦水往何处倒?今年,我们就在县委中心组学习中增加了一项内容,让14个乡镇党委书记给县委中心组成员上课。没有固定的课题,没有明确的模式,让大家放开讲、敞开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乡镇干部说说基层的困难、诉诉基层的辛苦、道道自己的委屈,就是想让我们县里的领导听听基层的心声和期盼,听听基层的委屈和苦水。这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公开的沟通方式,通过沟通,加强理解,让县级领导更好、更主动地支持乡镇工作。

在今年的三级干部大会上,我们提出要树立干部导向、基层导向、考核导向“三种导向”,其中之一是基层导向,目的就是要唤起大家更多地去关心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带动全县各级干部主动为基层服务,帮助基层排忧解难,让基层干部的委屈和苦水有人听、有回应,感到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有想头,从而形成干部向基层走、政策向基层倾斜的良好氛围。

“零距离”的背后是个宗旨问题

在基层,发现一大批农村干部工作有热情、有干劲,确确实实想干一番事业,想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好事。土沃乡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柳赵杰,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据群众反映,他在上任的六年时间里,一心扑在村子里,总想着怎样把王庄村建设好,怎么能让全村的老百姓过上小康日子。为了圆这个“梦”,他舍小家为大家,手里忙着的始终是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时,村民全部给他投了满意票。

柳赵杰能得到全村人的拥护和认可,是干出来的,做出来的,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他妻子得了一场大病,当时妻子见他一天忙忙碌碌不得闲,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患病一个多月都没有和他说,后来病得实在起不了床了,柳赵杰才知道,到医院一检查,结果是严重肾积液。柳赵杰上任第一年,村里账面的余额只有百余元,信用社贷款近十万元,当时正值年关,群众要靠兑现工资过年,他二话没说自己借了5万块钱,又把女儿的压岁钱取出来,才结算了工资,还了信用社贷款利息。这几年,他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办起了4个养羊专业合作社,还平整了1500多亩土地,正在考察发展种植业。他把村民当亲人,邻里有矛盾,他就亲自去调处;哪家有困难,他就亲自去帮助;对群众的愿望、诉求,他用心去办好。他为村民做的一件件事情,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正是他对群众的“真”和“实”,让村民信赖他、支持他,给他投出满意的一票。

反观我们极个别村干部,从上任开始就没想明白为什么当“官”、怎么当“官”的问题,只打自己的小算盘,不为群众谋事,还与百姓争利,导致村里矛盾凸显,问题不断,难以稳定,更谈不上发展,群众有反响、有意见。同样是村民选出的干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我想,这背后实际上是个宗旨问题。农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只有宗旨意识树得牢,心里装着老百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搞得清、想得明,为群众办事才能心甘情愿、不计付出。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任你、跟你走。否则,即使“零距离”,也会“差千里”。

村长的泪水与菜农的笑容

到沁水工作不久,我收到了一位村长的短信。短信的内容大体是“范县长,你想做一个有作为的县长,我也想做一个有作为的村长,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村看看蔬菜产业发展,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流过很多泪……”这个村长便是龙港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邵双龙。

见到双龙,他和我说,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难!刚起步时,任凭自己磨破嘴皮,吹破大天,村民们就是没人愿意冒这个险。无奈,他东奔西跑四处筹资,把大棚先建起来,分给农民使用,并承诺,赚了钱是农民的,赔了钱是他的。

从2011年开始,围绕打好农民增收这场“硬仗”,政府出台了扶持发展设施蔬菜的一系列配套办法,规定日光温室每栋补贴6000元,连片达到5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10000元;春秋大棚每栋补贴3000元,连片50栋以上的每栋补贴5000元。鼓励支持连片建设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根据情况分别给予200万、400万的奖励,并在种植技术上由县农委统一配备技术人员,菜农只管用,不用付工资,等等。这些优惠政策,我们持续实施,粗略估算,县财政投入设施蔬菜产业的资金已达到3300多万元。

三年来,我几次到青龙村去察看邵双龙和他的大棚蔬菜,也多次和他探讨产业的发展壮大。他的设想在村民的眼中很大,我鼓励他要更大。因为,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形不成市场,小打小闹的投入就会打水漂。他对市场很敏锐,他很想做得更大,他要我支持他。我说,当然要支持,而且是政策内最大的支持。但仅有这个根本不够,我们给你个政策,政府和菜农按1∶1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作为杠杆,撬动农民投资。他说,让农民得钱可以,让农民掏钱太难了。不少干部也认为,此事不可行。我鼓励邵双龙试一试,邵双龙应下了。

2014年9月,当我独自溜达到青龙村时,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大棚,我径直走向棚区,随意和几位菜农交流。我得知,青龙村已建起了303栋蔬菜大棚,户均1.5栋,人均年增加收入3000元上下。往日的“麻协会员”,成了如今的种菜能手。一位姓裴的老汉炫耀地告诉我,邻近乡村知道我们搞大棚赚钱了,都来和我们学习来了,双龙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种大棚的诀窍,一定要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今年,他们也扎堆建起了大棚。我问他,你参加基金了吗?他说去年就参加了,全村老百姓都参加了。我问他基金是干什么用的。他说,记不得了,但我们相信邵双龙,知道政府基金对我们有利,今年大棚的覆膜、化肥、农药都是从基金中统一支付的,我们没拿一分钱。大家正聊得起劲,邵双龙带着陕西韩城的“菜老板”来了。听说今天收购西红柿的价格比昨天涨了一毛,九毛五一斤,菜农高兴地笑了,邵双龙也笑了……

今年,全县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已达3800余亩,每亩年均纯收入2万多元。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孕育不容易,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关键是认定方向以后,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离开这些,我们想一夜之间、一年之间、甚至是几年之间把一个产业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经济规律、遵循市场规律、遵循社会规律”。沁水确立的产业发展也是一样,要遵循“三个规律”,要不断迈过产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孕育好、发展好。

城镇化要以人为本

年初至今,我连续到柳庄社区调研了几次,与龙港镇和社区干部着重讨论了“城中村”改造与社区发展的问题。这里边有两个概念,一是“城中村”改造,二是社区发展。“城中村”改造已成惯例,就是拆旧建新,见效快,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城市市容得到了改观。但这是个“一锤子买卖”。居民以后怎么办?社区以后如何发展?都没有下文。因此,我便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在“城中村”改造的同时,重点考虑社区未来的发展。这是个大课题,更是个新课题。创新真是好词,大家都在说它,但真做起来没那么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柳庄社区改造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它所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以人为本。

随着城市的扩容,一些原本偏僻的地方“地产效益”开始凸显。市场经济就是一个趋利经济,正如两千多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在盯着这块利益。有政府,有商家,有社区,有居民……怎么开发它?这块利益怎么分配?便是当政者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是:当官为什么?在任干什么?离任留什么?但一旦遇到重大利益问题,便常常会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忘记了离任留什么,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次柳庄社区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我一直坚持两点:一是在开发规划时必须优先考虑改造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的发展活力,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活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代表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为了保障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地产蛋糕”的分配上,政府要让出“地产红利”,也就是政府要让利于民,还利于民。有了这份“红利”,柳庄社区就由一个“被开发者”变成了“开发者”,开发商的红利也被他们收入囊中。这样一来,他们的主体地位确立了,腰杆子更硬了,胆子更大了,眼光也放得长远了。粗略估算了一下,柳庄社区在改造完成后,可获得7500平方米商业地产,每年的租金最保守也拿到750万元。不过,他们并不计划这样“一租了之”,而是谋划着引进全国最优秀商业零售集团入驻。商场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了两层,成为县城里首家拥有地下停车场的大型零售企业。这的确是有点发展眼光的。另外,政府让利社区了,社区也让利居民了,柳庄社区出台了居民入股分红制度,每一个居民可免费享有社区集体资产一股,有经济能力的居民最多可购买三股。这样做既兼顾了公平,也刺激了村民投融资。目前,柳庄“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首片拆迁区已全部搬迁。因为老百姓已经明白,他仍是这里的主人。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一个“建筑工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发展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开发之前,更多地考虑社区发展的能力问题。我们不能“城中村”改造完了,政府、开发商得到“红利”了,居民旧房换新房了,房子也多了,但社区两手空了,别说发展,连管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都没有了,时间久了会留下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些城市已经显现出来。

沁水不能走这样的“城中村”改造的路子。我们这一届县委、政府,宁可少收入一点钱,少一些政绩,也要把沁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夯实。“城中村”改造是这个思路,其他各项事业也应该是这个思路。

累、忙、烦与群众路线

在乡镇机关,除了书记、乡镇长外,能见到的干部不多,即使在吃饭时间也见不了几个人,好像都躲起来似的。当然,他们不是躲起来了。

面对“冬防火、夏防汛、一年四季防瓦斯”的安全责任,面对农村复杂的信访稳定问题,面对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党的惠民政策,乡镇要做的工作很多。在这么大压力下,大家普遍都感觉很忙、很累,有时还很烦。出现这种疲惫的心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工作多、任务重、要求高,这是现实,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了群众。以前在农村,只要干部一声令下,老百姓积极响应。现在为什么叫不应了?是因为我们与群众的接触少了,有距离了,有隔膜了,甚至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没有把群众当成依靠的对象、服务的对象,而是当成了管理的对象、领导的对象。思想方法出现大问题了,工作的主体就变了。比如抓森林防火,政府发通告、下禁令,每到防火特险期,乡镇干部全员出动,死看硬守,大家都会感到压力很大、很累。反思为什么这么累,累就累在没有充分地依靠群众,没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政府一家唱“独角戏”,说到底是丢掉了群众路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将党群关系形容为鱼与水、血与肉、种子与大地,无论哪一种比喻,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党与群众理当是没有距离的,党的干部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我想,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我们的基层干部非常有必要每天都问一问自己“我离群众到底有多远”,有没有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有没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零距离”。

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仅仅是一种工作作风的转变,但你去干什么了?怎么干?就有一个观念和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们要把“管理群众”转变为“依靠群众”。要依靠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把自己融入群众中,让群众接受你,把你当作自家人。依靠群众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个“传家宝”丢了,我们的基层干部就永远陷在累、忙、烦之中。这个“传家宝”继承发展了,我们办事情即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本领恐慌”是个大问题

乡镇干部工作很杂也很累,这很让我感到揪心,但最让我担心的还是一些干部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自信,或者说恐慌。这种恐慌和不自信,实质上是能力问题、本领问题。

就像一条短信所说的那样,“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些本领恐慌,不仅仅体现在发展经济上,还切切实实地体现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上。有的地方看到周边地区发展得不错,到人家那里取回经来,想搞个项目,但做不通群众工作,最后只好作罢。有的乡镇连打扫个环境卫生,也召集不起人来,没办法只好花钱请人来干。有的干部在接待信访群众时,对政策吃得不透,给群众解释不清楚。一些干部说,现在的群众要求太高,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还有的说,乡镇干部手中的权力有限,可以调动的资源有限,群众不买干部的账。

站在县委、县政府的角度上思考,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他们对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要求也愈来愈高。另一方面,这几年我们的干部危机意识不强,对自己要求有所降低,放松了学习和锻炼,放松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一些干部工作浮躁、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不会和群众打交道,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不知道怎么接地气,工作处在被动状态,致使一些好政策传达不到群众,一些工作部署落不到实处,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这个层面来讲,干部能力也是农村问题的潜在因素。因此,“本领恐慌”是个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

党建的核心是党要管党

近几年,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信访稳定是基层干部普遍感到比较难做的工作。今年农村支村“两委”要换届,信访问题尤其显得突出。我一直在思考,在找答案。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年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抓得不实在,“抓书记、书记抓”到了基层成了一句空话,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了。

回过头想一想,这些年我们抓基层组织建设,喊得响,抓得虚,把主要精力放在整整资料、建建档案上,到考核时也是查查资料、看看硬件,然后打个分。当然,我们活动要搞、硬件要有、资料要全,这不能说是不对,但如果档案、资料、活动齐全,村里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去解决,群众上访不断,环境脏乱差,能说这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吗?看看一些发展快的村、秩序好的村,这些村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有一个强有力的支部书记。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础,而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关键在于落实“第一责任”,着力培养能够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凸显了“抓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基层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冷功夫、长功夫、真功夫。

今年,县委提出了在党的建设上要打好“三大硬仗”、抓好“两项创建”。 三大硬仗就是要打好干部作风建设硬仗、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硬仗、创优发展环境硬仗,两项创建就是要抓好“德行沁水”创建和“同心沁水”创建。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硬仗,目的就是要解决党要管党的问题。

如何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硬仗,我们要着力办好三件事:一是树正导向。按照县委提出的树立干部导向、基层导向、考核导向的要求,制定落实“三个导向”的具体措施,形成导向鲜明、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二是夯实基础。以第十届农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切入点,把我们的村级班子建设好,把我们的支村两委主干选好,全力整治软弱涣散后进村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号召力。三是提升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引导优秀干部向基层倾斜,着力培养造就思想政治素质好、贯彻执行能力强、推动转型发展能力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重点打造党性坚强、脚踏实地、善谋实干、对群众有感情的优秀村支部书记队伍。

导向的力量

导向,顾名思义就是“引导的方向”,就是一以贯之的思路和要求。只有形成鲜明而正确的导向,才能凝聚起各级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咬定青山,鼓足劲头,为完成既定任务攻坚克难、直达目标。

在年初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委明确提出“转作风、正导向、创大业、争一流,唤起21万人民同心干”的总要求。其中“正导向”就是要在全县树起一个正确的导向,在这一导向的引领下,形成干事创业的发展氛围和人人实干的社会风气,从而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沁水实际,提出要树正“三个导向”:一个是干部导向。就是“三重三看三优先”,三重,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论;三看,看能力、看担当、看历练;三优先,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先,多年在繁重艰苦岗位上工作的优先,特别优秀、贡献突出的优先。第二个是基层导向。基层工作难,基层干部难,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基层、帮助基层、服务基层,优秀干部向基层倾斜、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财力资金向基层倾斜。第三个是考核导向。在不折不扣完成上级考核指标的同时,县里实行分类考核,乡镇根据自然条件、经济总量、产业状况等实际情况,分三个方阵,游泳和游泳的比,田径和田径的比,提高考核的靶向效应。考核重点也有所侧重,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干的好的正激励,工作差的负激励,就是要让大家赢得光荣、输得服气。

导向正确,力量无穷。我们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县委提出的“三个导向”,把目光聚焦到发展上,把精力投入到实干上。我想,只要我们上上下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好一个调,同唱一首歌,就一定能书写好“中国梦”的沁水篇章。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导向干部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干部
请您抽空盖个章!
犬只导向炮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