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难事“敢攻”
——履行“职责要求、从政本分”的使命

2018-09-28

当代陕西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张军敬老院贫困户

◎王 雅(本刊记者)

难事着力、细事入手、长事谋篇,商州区干部的担当既体现在平常,也表现在对大事难事的态度上

龙山之上,原本700亩光秃秃的山脊,如今披上了一层深蓝色的“外衣”。一块块太阳能电板整整齐齐排列在山坡上,承接太阳的能量。

此时,大荆龙山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进入并网最后阶段,1万多户群众将因此直接获利。

如此重大的项目,能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商州区顺利推进,源自于干部的敢担当、能实干。这里的生态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

难事用劲

在商州,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脱贫攻坚。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秦岭深处,9.26万深度贫困人口的长远致富之路,拷问着各级干部担当的“成色”。

“商州区探索出一条长效脱贫途径,利用太阳光照进行光伏发电,符合绿色、环保、生态主题,又让贫困户能靠产业脱贫。”作为光伏项目的“总策划师”,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说,“实施精准扶贫,关键是要产业转型,发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变资本,以最低投入获得最高回报。”

贫困户在家门口学天麻有性繁殖人工授粉 阮世喜/摄

转变了思路,等于找到了出路。区上专门成立志诚扶贫开发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接受各建档立卡贫困村委托,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运维、管理、收益结算及分红兑现。

李斌虎从区扶贫开发局局长的位子上,来到了大荆龙山的工地里,任志诚扶贫开发公司负责人。

光伏扶贫项目投资近5亿元,5个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商州区近两年的财政收入。

项目上马之初,群众莫衷一是,一些持观望态度的群众,等着看结果。

一连串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激发了贫困户的信任和信心。区级财政资金全额配套建设,为每户贫困户配套光伏扶贫产业资金1万元,贫困户每户自筹1.4万元自愿入股参与,四年共收益10500元,第三年到期后退还贫困户入股1.4万元股金。

为了让群众了解政策、共享红利,每一个干部都投身到宣传引导中。“刚开始大家都担心发多少电,卖多少钱,贫困户蒙在鼓里,只有干部知道。”腰市镇副镇长屈金亮说,“通过公司化运行,发电并网后都有输入数据,电力局将电款转到公司账户上,减去管理和维护费用,直接将钱打到贫困户在信用社开的一折通上,账目公开,一分不差,彻底打消了贫困户的顾虑。”

与此同时,李斌虎也在积极搭班子、选地址,恨不得天天睡在工地上。在申请审批110千伏变电站时,得知按照以往程序,变电站从设计到报建整个过程需要近两年的时间。

李斌虎当时就傻眼了,“那岂不是等项目建成,全国都脱贫了?”此时,大荆龙山的电站已经投进去近1个亿。

为了推动光伏项目加速进行,李斌虎和区上领导一次又一次到省上多个部门接洽、争取。商州区的执著感动了省委领导,也打动了审批部门。2017年10月,110千伏变电站特事特办正式落地商州。

实干带来了实实在在成效。2017年,商州区光伏发电695万度,上网电价收益246.38万元,扣除电站运维费用后全部兑付给了贫困户。

“预计光伏扶贫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发电6300万度,实现收入5355万元,贫困户户均年稳定增收2500-3000元 , 2019年 实 现 脱 贫 摘帽。”商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旭光说。

细事细做

2018年1月2日,60多岁的北宽坪镇宽坪村村民于军宪正在香菇大棚基地上伐核桃树,眼看快要锯断的核桃树就要倒向他,而他却没有一点躲避的反应。

刚好路过的“第一书记”张建平一个箭步冲过去,将核桃树推向另一边。于军宪手中的油锯被倒下的树桩弹起,直冲张建平飞去,在他膝盖上生生锯出一条12厘米长的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

于军宪安然无恙,张建平疼得晕了过去。

“这几天村上的香菇合作社即将打菌末,正是关键时刻我却躺下了……”在医院从昏迷中醒来的张建平,第一时间想起的还是村里撂不开的工作。

细微处见精神,小事里显担当。

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有没有担当,在对待群众的一件件小事的态度上就能见分晓。

入夜,村民张军刚吃过晚饭,就听见一阵敲门声。

邢俊带领村干部、包扶干部站在张军门前,发现屋里黑洞洞的。刚要离开,张军打开了门。知道又是来劝自己去敬老院,他没等大家开口就说到:“屋里好着呢,一个人弄得美美的,我才不去敬老院。”

由于眼睛不好,张军已经半个月没有开灯了,吃的是面水糊汤,房子也存在安全隐患,但他就是不肯搬进养老院。这一次,邢俊没有直接提敬老院的事,而是说:“老伯,我们今天是带您逛街,给您买新衣服呢。”一听不是劝自己去敬老院,张军跟村干部一起上了街。

看张军换上了新衣新鞋,心情十分高兴,邢俊才凑上去又说:“您不想住敬老院,那总可以去看看吧?”这一看,张军不肯走了。

邢俊是商州南秦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现在担任吴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他对村干部说:“其实老人是担心敬老院会虐待他,这一看他就放心了。农村的事说得再好也没有用,必须找到村民的心结。”

安顿好张军后,邢俊心里又开始琢磨起另外16名老人进敬老院的事。但是这些老人,情况却有些特殊。按目前的政策和条件,他们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尚有280元的低保费,不符合入住敬老院的标准。

可看着这些生活不便的独居老人,邢俊急在心上,经常和村干部坐在一起为钱发愁。

为了挣够这些“养老钱”,看到网上低价批发蔬菜的消息时,村里便派老支书张新民带队去澄城拉了一车蔬菜回来。十天下来,这些蔬菜卖光了,1万多元纯收入也到手了。

有了钱,村集体对照“五保户”补助标准,为这些老人补齐剩余的320元。今年9月底,那16名原本被“隔离”在门外的老人,也将进入敬老院安度晚年。

长事谋篇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担当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长远眼光,也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

沿川一条路,两边九道沟。环顾吴庄,57.8%的贫困发生率,让这个距城区仅20公里的小山村“相隔一道山、贫富两重天”。

穷家难当!今年,李卫红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委会主任张栓民说:“不怕穷,就怕穷惯了。咱们先要转变思路,把信心士气提起来。”

多年以来,吴庄产业品种一箩筐,产品却一袋装,主导产业不明晰,单单中药材就有20多种。抓住这个问题,李卫红决定将原来种植的20多种中药材淘汰掉大部分,重点引导群众发展菊芋、丹参、土荆芥3个品种。

补“短板”、提质效,发展才更有后劲、更有前途、更能持久。吴庄村编制出综合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为核心,以中药材产业带、农光互补产业园和石龙湾移民新村三大片区为重点,以食用菌、土荆芥等六个基地为支撑的“一核心三片区六基地”发展布局。

当然,不干的话,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纸空文。

2017年11月,吴庄村第一批种植的菊芋成熟迎来丰收,村民需要把菊芋送到收购企业。李卫红主导成立的吴庄村实业公司,就为群众解决了眼前的急事。公司补贴人工费、运费,主动上门收购药材,统一拉到60公里外的森弗健康养生产业园。“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信心才能增强。”他说。从2017年至今,吴庄村菊芋种植的面积就增长了500多亩。

今年,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200万元资金,李卫红又把目光对准农家豆腐加工,每月将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还能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为了让光伏发电项目可持续发展,商州区借助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光伏项目和一、三产结合,探索农光互补发展模式,通过电力和农产品获得双重盈利。

电池板下的富余空间建设养菌大棚,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也使群众多了一份稳定的增收项目,食用菌大棚与太阳能发电“牵手”,迸发出奇妙的共赢。

“香菇喜阴,大棚建在光伏板下面,再合适不过了。”杨峪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铂说,香菇在生长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只需要少量散射光,还需保持良好通风环境。两者优势互补,是一次性投入、长年见效的好项目。

现在的大荆龙山上,除了一块块光伏板夺人眼球,还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夏日竞相开放。沿着蜿蜒的小路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光伏扶贫电站的全貌。

未来,这里将是一座集光伏发电、农业种植、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太阳能小镇。

阮世喜///摄

猜你喜欢

张军敬老院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老人摔伤未告知家属 养老院担责
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
张军的牙
男子吃“霸王餐”逃跑摔伤索赔未果
敬老院的微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火场救人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