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作用下社会创业机会识别
2018-09-27刘艳萍
【摘 要】 社会网络是以个体间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相互联系,注重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影响的独特体系。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探讨社会网络对社会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社会网络社会创业机会机会识别
社会网络作为个体发展所依赖社会关系的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创业者的社会创业动机,增强社会创业警觉,丰富创业者创业所需的资源和信息。[1]因此,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社会创业的特点与主流社会网络的分类将社会网络划分为情感性网络、政府支持性网络以及商业网络。由于社会创业机会类型和识别难易度的不同,所需社会网络支持的类型也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社会网络的划分
(一)情感性网络
情感性网络是创业者个体层面形成的社会网络,也就是说,创业者个体以血缘、地缘、亲缘为基础,形成的网络关系彼此信任,互相帮助。[2]因此,社会创业者的个人特质、个人价值观、知识经验以及其個人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等,都会影响社会创业机会的机会识别和开发。情感性社会网络。
(二)政府支持性网络
社会创业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补充政府的功能,因此,政府会在一定范围之内给予社会创业相关的政府性行为的支持。政府支持性网络由此产生,主要包括的机构有政府相关部门、银行以及非营利组织等,这些机构无偿为社会创业企业提供相关资源以及一些政策优惠。[3]
(三)商业性网络
商业性网络是社会创业组织与供应商、中间商、竞争对手、员工以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社会创业不仅仅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效益,同时要以经济利益的创造为基础。以盈利为基础建立的商业网络可以为社会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模式等,促进社会创业企业规范运营的形成。
二、社会网络对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的影响分析
(一)激发机会搜索所需创业特质
社会创业的动机融合了社会创业者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利他主义精神的存在,是社会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特质。Shook等关于创业动机与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创业行为始于动机,只有有动机产生,社会创业者才会去探索和挖掘机会。在社会网络的作用下,社会创业者与社会网络中其他成员的交流和接触,会促使其关注社会问题,进而激发其进行社会创业的动机。此外,Kirzner在探讨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中,首次提出创业警觉的概念,创业警觉是指创业者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或者外部环境出现新的创业机会时的敏感程度。郭红东研究发现识别创业是创业的前提条件,但创业警觉是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4]社会网络的存在,会进一步触发社会创业者的创业警觉特质,引导其搜索发现社会创业机会。
(二)输送机会感知所需信息
社会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离不开信息的支撑,然而社会网络可以为社会创业者提供大量的信息,帮助社会创业者感知并识别创业机会。Kontinen研究表明,信息的充分程度有助于创业机会的感知,但信息主要来自社会网络。Aldrich研究指出,处于拥有密切成员关系和规模较大的社会网络中的创业者拥有较强的号召力,能够获得大量的及时信息,帮助社会创业者感知创业机会。[5]
(三)提供机会评价所需资源
社会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评价依赖于大量的资源。黄细里在探究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指出社会网络所提供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评价的效率。其中人力资源最主要来自情感性社会网络,情感性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越能为机会评价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四)给予机会利用多角度支持
社会创业的机会利用阶段,需要结合机会评价阶段的评价结果,结合对现有环境的分析,综合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条件,进而实现社会创业项目的运营。那么,社会网络可以为社会创业企业提供所需充足的资金、适宜的企业场所、专业的管理团队、专业的技术设备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等资源。有学者也指出,资源的丰足程度与机会的利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6]
三、结论与展望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的存在为社会创业进行机会识别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但当前对社会创业机会的研究还存在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首先,对社会创业机会缺乏准确描述;其次,社会创业机会的来源及其动态演化机理还不清楚;此外,影响社会创业机会识别开发因素还未系统研究。这些都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
[2] 马光荣,杨恩艳.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J].经济研究,2011,46(03):83-94.
[3] 张闯.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范式: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12个管理学顶级期刊(2001~2010)文献研究[J].管理世界,2011,(07):154-163+168.
[4]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02:77-89+206.
[5] 邹成,周育红.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7,13:105-106.
[6] 傅颖,斯晓夫,陈卉.基于中国情境的社会创业:前沿理论与问题思考[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03:40-50.
基金项目:甘肃政法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031
作者简介:刘艳萍(1993年)女汉山西代县人甘肃政法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