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也要在中国市场拼“创新”
2018-09-27
德国企业已将“创新”视为未来在中国市场业务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力”
上海德国商会不久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华东地区的德国企业已将“创新”视为未来在中国市场业务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力”。不少德国企业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把战略重点从“产品”转向“商业模式创新”。
插画/刘俊
这项针对长三角地区德国企业的调查。由上海德国商会、同济大学和Goetzpartners咨询公司联合进行,共收到长三角地区111家德国企业的有效回复。
受访企业来自各个行业,其中机械与工业设备制造和汽车行业的企业最多,占66%。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华经营时间超过10年。
结果表明,只有41%的受访在华德国企业认为自己已经制定了“规划周全的创新战略”。绝大多数(超过80%)德国企业表示,在未来3年肉将增加创新方面的投入。制造业德国企业中。更有67%將“创新”视为未来中国市场业务发展的三大优先战略之一。
在华德企如此着力于创新,是为了在中国市场“满足客户需要”“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以及“吸引新客户”。
不少德国公司表示,当下成功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不再满足于降低成本竞争,而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撼动市场——对它们“非常有启发”。未来3年内,在华德国企业也将把战略重点从“产品”转向“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大部分德国企业仍然采用把德国总部和全球其他公司的研发新品引进中国市场或者直接采用中国本土研发成果的模式。很多德国企业表示,未来将逐步把研发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中国,进而把中国研发的成果向全球市场推广。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德企表示。他们已经在做这个转型。
德国企业眼中,在中国市场进行创新的首要障碍,则是人才和配套的人力资源系统。59%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文化因素也是一个挑战。在华德企需要构建起既具有本土化思维、又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这一点上,它们也需要大胆创新,不能再沿用过去在中国经营数十年的传统经验。
另有大量受访德国企业表示,为进一步驱动创新,他们在未来3年内有意与中国初创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开展合作。
对于传统工业企业占相当大比重的德国企业来说,在中国市场开拓创新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探索除了现有价值链以外的合作机会。在这样一个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云端创业公司快速发展的时代,外部专家甚至是竞争对手都可以成为合作推动创新的有力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