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探析
2018-09-27金映
金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強调,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本文以教学《绿色蝈蝈》为例,从“情景探究、发现式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不完全探究”五个方面阐述“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情境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意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初中教师面对的正是一群“激情勃发”的学生,当我们用心去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创造出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时,就更容易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深入探究,发展思维。
在《绿色蝈蝈》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一条通往森林深处小路的画面,并配上各种昆虫的鸣叫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觉自己正走向森林。当画面中出现绿色蝈蝈时,学生开始小声议论:“这是蟋蟀吧?”“是吗?”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森林中的蝈蝈外形怎样?与画面中的一样吗?学生带着疑问,兴致勃勃地开始探究这个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地进行阅读与思考,还能培养学生关注、思考、探究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和行为能力。
二、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在教学《绿色蝈蝈》时,我要求学生自读一遍,探究蝈蝈的外形;第二遍自读,则探究蝈蝈的习性。每一遍自读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予学生阅读和探究思考的充足时间。对蝈蝈外形的探究,学生做得较好,但对于蝈蝈习性的探究,却不是很理想。这时,我让学生多读课文几遍。在交流时,很多学生积极举手,甚至连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提出了问题:“蝈蝈的食性算不算它的习性?”我肯定了他的探究精神,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探究,确定“食性”也是蝈蝈的习性。这样的做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
三、发现式探究
《绿色蝈蝈》作者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来写蝈蝈,使蝈蝈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生动传神的语言呢?对此,我运用了“发现式探究”方法。
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再自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交流心得时,学生找出了不少生动的语句,例如“窃窃私语”“津津有味”“毫不犹豫地接受”“蝈蝈们彼此十分和睦地同居在一起,它们之间从不争吵”。此时,我顺势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作者写得这么好呢?”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发现,这些语句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语句生动传神。总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用发现的眼光,多方位地审视、探究文章的立意、题材、语言和结构,能够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四、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知识。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和自由发表言论,让他们在交流、探究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促进共同进步。
写作是语文教学重难点,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的写作。我习惯于在课前分小组,小组内搭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优生带动待进生。在教学《绿色蝈蝈》的尾声,我设置了“课文拓展”环节:“这篇课文是写昆虫的,如果你也要写一篇关于昆虫的小作文(150字左右),你会怎么写呢?”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写法。之后,让学生来谈谈写法。这时,有一个很怕写作文的男生举手了,他说:“我准备写竹蝉,因为小时候在乡下总能看到,我打算从竹蝉的声音、外形特点和习性来写。”我肯定了他的思路,并在班上予以表扬。这位学生对竹蝉很熟悉,却不知从何写起。小组合作探究,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练笔中,他的文章条例清晰多了。
五、不完全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不完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或材料,分阶段、螺旋式地开展延伸性探究。例如,在教学《绿色蝈蝈》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在乡下写《昆虫记》的,那么他是农民吗?他又是怎样写出这部作品的?”学生提完问题,刚好到了下课时间,我顺势围绕这个问题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学生查找作者资料。通过探究,学生了解到法布尔不是农民,而是自然科学博士。1875年,他为了更好地整理旧资料,开展新研究,决定到乡下去。在那里,他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
笔者认为,对一部作品的探究往往需要“回头看”,需要反复思考和解读,才能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总之,适当运用“不完全探究”方法,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