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歌吟舞蹈
2018-09-27张明晶
张明晶
摘 要:运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多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王君;语言赏读;教学方法
“只要对生命保持敏感,题材就不会匮乏;只要对语言保持敏锐,文字就不会粗糙。”去年刚刚去世的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这样说。作家是这样,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这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就是一位对生命保持高度敏感、对语言保持高度敏锐的优秀教师,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她将这种敏感和敏锐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带动了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悟课时,王君老师最喜欢引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她“呕心沥血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带领学生在文字中去出生入死,去走火入魔……”在她的课上,学生个个都成了语文的能手、高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就王君老师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做法作一初步梳理,以期自己的思路更加明朗,同时也就正于王君老师及各位方家。
一、揣摩关键词,如切如磋赏美文
关键词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找准并利用好关键词可以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君老师极为擅长发现并利用关键词,她说:“关键词,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起飞高度和角度。发现关键词是阅读的技巧,利用关键词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则是教学的艺术形式,教师借助这种形式,创造了语文课堂的美感——唤醒,去蔽,学会观看。学生原来不会观看和思考,借助教师给予的形式,找到了观看的方式,这就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1]
在教学《老王》时,一开始王君老师就引导学生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中找出关键词“活命”二字,板书在黑板上,并以此支撑全课,激发波澜。“活命”就是“仅仅活着,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什么幸福和尊严可讲”,这让老王的生存状态一下子就有了定位。不管是老王被“组织”抛弃、孤苦伶仃没有亲人,还是旁人的指指点点、住的塌败的小屋等等,都是在描绘老王的“活命”的状态。在这些描绘里哪些词语更能体现老王的艰辛呢?还是找关键词。她先是展示了一组句子:
①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他只有一只眼。
③他只好把那辆三轮车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④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他只说:我不吃。
然后,她让学生找这些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令人心酸?学生很敏锐地发现,是这些句子中共有的“只”。在学生揣摩诵读后,王君老师动情地讲解:“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无选择,这就叫作——‘活命。”一个虚词竟然可以这样讲!“只”相对于“活命”是更隐蔽的关键词,要“抠”出來着实不容易,何况还要“授人以渔”。王君老师在归类整合后交给学生去发现、去揣摩。在切磋琢磨中,学生的理解往深处又前进了一步。
不仅如此,王君老师更是将“活命”二字延伸到杨绛身上。在《老王》一文中,杨绛的语言平淡朴素,无阴无晴,但若对杨绛夫妇在“文革”中的遭遇有所了解,就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沉痛难言。学生初读肯定读不透,但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他们便能明白高贵的知识分子杨绛其实也正和老王一样在“活命”,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而正是同处不幸中的杨绛和老王,尽力用有限的力量去帮助对方,这是在荒寒贫瘠的年代中的一点点极为难得的温暖,也是人性中高贵的亮色。王君老师总结: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最后在板书上添加几字,使其成为“活出高贵的生命”。借用王君老师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解读这一课:“活着”是起飞的高度,“只”是飞翔的角度,“活出高贵的生命”则是最后的落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文字唤醒,找到了观看的方式。
二、发现“冷门”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对关键词的揣摩固然重要,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如果能从文本“冷门”的句子去寻求突破,有时反而能收到新鲜奇崛的效果,王君老师就经常从“冷门”处进行开掘。
在教学《背影》时,王君老师在“读子”环节的教学中,就是从一个非常像闲笔的句子“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切入的。王君老师故意跟学生说:“老师觉得这些交代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完全可以省去。请联系前后文想想是不是如此呢?”在深读讨论之后,一学生发言:“不能省去,因为父亲忙,可是‘我却挺清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学生又接着深入解释:“当时祖母死了,父亲又失业了,家境非常惨淡。可是丧事完毕之后,‘我就轻轻松松地和朋友一起去‘游逛‘勾留一日,可见‘我并不紧张难过。可是父亲的状态却跟‘我完全不一样,他是在‘忙。”这个句子虽然初看平凡普通,但是经王君老师一点拨,学生便立刻明白了父子二人当时一“闲”一“忙”、一“轻松”一“烦乱”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理解了此,下面的讲解便水到渠成了。王君老师说,在这种情形下,“父亲送‘我可送可不送”,并引导学生用“……可……不可”说话。学生纷纷说出“叮嘱茶房可叮嘱可不叮嘱”“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讲价钱可讲可不讲”“选位置可选可不选”“铺大衣可铺可不铺”……最后,王君老师总结:“所有这些有一万个理由不去做的,父亲都做了,做了,儿子还不高兴,这些都显示出父亲在颓唐伤痛之际所表现出的爱的艰辛,爱的困窘,爱的努力……”
王君老师有时甚至从更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入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解读小弗朗士的形象时就是关注了两个分号。课文第三段是这样的: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用寻常的观点来看,这并不是强有力的表现人物的句子。但是王君老师在引导时先指出,这是两个句子,每个句子中间都用了分号,再对此进行分析:第一句写画眉鸟在树林边婉转歌唱,这是欢快的场景,而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用外人的眼光看,应该感到屈辱愤怒,但在小弗朗士看来,它们是可以并列的场景,这更说明小弗朗士的天真、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第二句写小弗朗士一边觉得“这些景象有趣”,一边“管住自己”“向学校跑去”,这说明他虽然贪玩、淘气,但并不顽劣,还是比较懂事的,这是他改变的起点,也潜藏着改变的原因。
三、创设“真”情境,驱赶学生“下水”游
黄厚江老师说:“品味语言最常见的做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生得到的只是结论,缺少自我感受、自我赏析和自我揣摩的过程。有的教师就是读一读而已,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感受力,但学生的理解往往没有深度。”[2]如何让学生的理解有深度呢?王君老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激活汉语言文字的方法——不断地把学生推到文字的“悬崖峭壁”面前,让他们不断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断地设置两难处境,让阅读介入学生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在王君老师的课例中几乎俯拾即是。
比如萧乾的《枣核》的教学,文中写“我”为身在异国的老友捎去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王君老师抓住动词“托”,让学生做做“托”的动作。学生纷纷“托”起后,王老师顺势点拨,问“比之‘拿,效果有何不同”。学生纷纷说“‘托显得慎重,有分量”,而且还想象出友人在认真观赏。
又如《一面》的教学,文中写阿累买不起书又不舍得放下:“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不买。”王君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拿起你的书,如果那是你最最心爱的一本书,世界上唯有这样一本,请做摩挲的动作。”学生在做了“摩挲”的动作之后就感受到了其中的爱、依恋、不舍,从而体会到这个青年是一个很上进的、视读书为生命的青年。
再如《安恩与奶牛》的教学,针对第一个和第二个买奶牛的人的动作描写是“用手指摸摸”和“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王君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用左手拿起你的笔,如果你的这支笔价值连城且是你的家传珍宝,你尝试着用右手摸和用右手指摸,比较一下效果。”学生一下子就悟到了:“用手指摸”显得特珍贵特爱惜,这个动作能显示出这个买牛人有涵养,懂怜惜;而“用手摸”的人是屠夫,就显得轻率多了,完全没有对牛的怜惜之情。
除了用动作去“触摸”,王君老师还有更多的方法去激活词语,这在教学《老王》时用得最多,也最精彩。对初中学生来说,《老王》不好看,他们读不懂其中的含蓄深沉的意蕴,领略不到文字背后的欲说还休。对此,王君老师“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场景,把学生先驱赶进去,然后让他们欲出不能,欲罢不休。让他们成为老王,成为杨绛,去亲身体验”。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了这些训练:让学生化身老王倾诉身世,师生共同演读杨绛和老王的对话,创造性“演说”看客。我们来看一段精彩的師生问答:
师:来,我们配合一下。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我们来对话,一人一句,你要根据文中的意思来跟老师对话啊。
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生:还好……
[其他学生表示反对。]
师:结合前后文想想。
生:哎,我没有老伴……
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生:哪有孩子啊……
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生:唉,有个哥哥。
师:哎哟,有哥哥真好啊。
生:可是死啦。
师:哎!那还有什么亲人吗?
生:还有两个侄儿。
师:那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动帮衬帮衬你吧?
生:这俩孩子都没出息啊。
师:那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
生: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学生的表达入情入境,其他学生热烈鼓掌。]
在王君老师的追问下,学生真正到老王的内心走了一遭,然后让自己成为老王把处境讲述出来;在语言面前,他们就不再只是隔靴搔痒,而是有了切肤之痛。王君老师在悟课时这样比喻:“把文本还原为一个个语言的微型战场,让他们在游戏中去实战,在实战中去游戏!我坚决不准他们绕过一个个语言的陷阱,他们必须要掉下去,然后苦苦寻找出口。”这个比喻极为精彩,笔者也想用另一个比喻来说说自己的感受:“面对语言这方池塘,学生如果只在岸边练习动作要领或看别人在水中游,这样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教师要把他们‘驱赶下去扑腾一番,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水温,感受波澜,在浮浮沉沉中,他们不仅能学会游泳,而且还能渐渐体会到嬉水的快乐。”
四、关注形式美,排列组合求新意
同一篇文章,如果换一种方式排列组合,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节奏神韵。王君老师在授课时就常常对句式进行调整排列、归类整合,充分开掘文句的形式作用。她说:“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且看两例她对形式的运用:
在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时,王君老师用了“整容诵读法”。《谈生命》虽是散文的形式,但意象鲜明,语言凝练,更具有诗的浓郁与韵致。在课前,王君老师将文章前半部分裁剪划分,化整为散,变成了一首疏朗错落、灵动活泼的现代诗。在课上,她对自己的“整容”办法略加讲解,让学生也给课文“动手术”,改造后半部分。学生表现得热情极高,都积极参与到这一个文本形式创造工程中去,只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改造。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对行列、标点的剪裁安放,更有对层次大意、文字特点的斟酌安排,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文意的过程。改造后的文本章句疏朗,极便诵读,而且断句跨行后的“豆腐块”意思相对独立完整,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安排提供了便利。
且看两段改造后的文字: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险阻,
他愤怒地奔腾了起来,
怒吼着,回旋着,
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
直到他冲倒了这危崖,
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
斜阳芳草里,
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
他快乐而又羞怯,
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
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这是一次新奇的尝试,如此“整容诵读”,便于读,便于教,便于学,真是一举数得。如果效果更好,谁说散文不能当诗教呢?
除了这样大刀阔斧的变革,更多的时候王君老师是小作调整,使原来平淡的句子变成有意味的形式,带领学生去观看。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是初中的经典名篇。文章写一家三代四口到田野中去散步,展现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温馨和谐。篇末写道: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王君老师重点想让学生感受这种“慢慢”“稳稳”的步调和情怀,她是通过让学生感知句式来实现的。她先展示如下一个句子,让学生琢磨这个句子的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学生纷纷回答“前后对应”“像对偶句”“特别整齐”“意思相对”等。她又让学生去找类似的句子,学生又找出来这些句子:
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王君老师问:“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学生纷纷答“特别和谐,跟作者一家人一样团结”“读起来有一种安全感”“它们好像支撑在一起,构成一个温暖的家”“这些句子也是慢慢的,稳稳的”……最后王君老师总结说:“这就是‘慢慢的‘稳稳的语言,‘慢慢的‘稳稳的散步,‘慢慢的‘稳稳的情怀。现在,也请你慢慢地、稳稳地读出,背诵出你最爱的句子吧。”
王君老师用这些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告诉我们,文章内容固然是由一个个词语和句子承载的,但形式也绝非些微小事,如果善于观看,就会发现有时候形式对文章的表达和塑造也非常重要。
五、常用填空题,留白艺术巧填补
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意指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是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也就是文章的意蕴是潜藏于海面之下的冰体。如同绘画和书法中的留白一样,这种隐藏于文字之后的内容,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审美空间和想象空间。利用有限的文字去探寻无尽的言外之意,是读透文章走进作者心灵的过程。但对缺少文字欣赏经验和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只能看到冰山,而看不到背后巨大的“冰体”。这就需要教师的多方引导和扶助,让他们从眼前的文字走向文本的深处。王君老师常用的填空题,就是帮助学生填补空白的扶手和拐杖。
在教学《背影》时,王君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完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爱的误解、爱的艰难之后,展示了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并据此引导:“‘不相见三个字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欲说还休。”接着,投影“我与父亲不 相见已两年余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感悟,说说应该填什么。有的学生说是“不敢相见,矛盾太深了”,有的说“不愿相见,过去的伤害太多了”,有的说“不能相见,没有相见的勇气了”,最后大家还是都认为“不相见”三个字最好,因为最能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
在全部的讲授悟读之后,王君老师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从《背影》中,我还读出了 。学生给出了“读出了爱是艰难的”“读出了人生的苦痛”“读出了男人的不容易”“读出了爱是一种忍耐”“读出了爱的无言”等回答。在学生发言之后,王君老师投影自己的感悟:“读出了身处乱世的凄惶,家道中落的伤感,母亲离世的悲凉,事业衰頹的辛酸,父子生隙的隐痛,送子远行的牵挂,无涯代沟的尴尬,年事渐高的颓唐,死期将至的惶恐……一个时代的风雨飘摇,一个家庭的凋零没落,一对父子的情感战争,一个男人的事业败退……”读到这里,学生也一定会惊叹这冰山背后的深沉厚重。
填空题不仅是填补空白的方法,也是给学生搭建的迈向语言更高阶段的阶梯。在教学《纸船》时,王君老师说最后一句“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以有形承载无形,说明了语言的创造性,但这还是不够美、不够形象,于是鼓励同学们改写:万水千山,求它载着 归去。
学生诗情勃发,于是有了这些创作: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其实,全班学生共做一道填空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在这里,集思广益,众志成城,于是课堂丰富了,深化了,扩充了,圆满了……
当然,在王君老师的课上,除了上面的这些做法,其他精妙的创意也是俯拾即是,如演讲比赛、对比探究、仿写句子等。她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静默无语的文字苏醒过来,直立起来,活跃起来,驱动学生与文字一起“歌之、吟之、舞之、蹈之”,让他们在歌吟舞蹈中深深爱上文字,并以文字作桨,向思想的深处漫溯。正如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一样,对教育智慧与教学境界的追求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王君老师说:“你如何带领着他们,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让人人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甚至有所创,这真的是一个永恒的难题!”这也是一切为师者永恒的难题和永恒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序.
[2]黄厚江.文本改造和变形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