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瓜果亚克西

2018-09-27刘英智

新疆人文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哈密瓜和田石榴

刘英智

“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从南疆到北疆,从草原牧场到田间地头,从山间河流到苹果树下……这里庞大的土地面积,丰富的地理资源,它的每一寸土壤都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在这片热土上,每一年,每一个春天到秋末,都在努力向新疆、向全国、向这个世界源源不断地奉献着收获的果实。

丰收不曾停息,这些收获的果实也不断地让热爱这片土地的劳动着的各族人民脸颊上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而我作为一名摄影师,也追随着收获的人们,马不停蹄地从莎车丰收的巴旦木树下追到沙漠边缘的阿克图市甜蜜的无花果园;在伊犁河谷追随着牧民的脚步寻找羊儿吃奶前的歌唱;又从和田万亩枣园追随塔吉克人嘹亮的歌声到达帕米尔高原上,迎接青稞的丰收……

春耕秋收,在新疆是每一个民族都要经历的农耕方式,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明白了他们肩上所承担的使命,为孕育他们的这片土地辛劳不息。

这篇文章,是我历时18年时间,足迹踏遍新疆天山南北,从田间到地头,从山峦到巴扎,走过很多路,接触过许多农业专家,对新疆瓜果、农作物以及一些濒危植物生长的真实记录。

遥远的帕米尔开始收获

在中国最西端,遥远的帕米尔高原,昆仑山上的雪花还没有散去,山下的杏花却已经争相盛开,这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春耕的开始。

昆仑山海拔高,山体结构坚硬而少土,土地贫瘠,可以用来耕地的资源并不多。人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山体的缝隙处寻找到可以耕种的土坡,利用一切可以耕作的土地资源。

在距离塔什库尔干县城200多公里的米斯昆村,由于山体狭窄,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山,村民买买提,这位我认识多年的朋友正带着他的女儿努尔古丽在用这种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耕种他家仅有的土地。

4月初,昆仑山的气温逐渐高了起来,贫瘠的土地上也長出了绿油油的青稞,树上粉红色的杏花就是塔吉克人的希望。

到了6月下旬7月初,他们首先收获的就是这些又红又甜的杏子。

等到10月下旬,整个昆仑山谷就变成了金灿灿的希望的田野。

塔吉克人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到来了,他们要收地里的各种庄稼,包括玉米,他们要将玉米棒一点点收集起来,再集中在一起用小机械加工剥离成籽粒,然后在晒场上一点点摊开筛选干净晒干。

塔吉克人每家每户都待粮食如生命,尽管没有足够宽敞的平地供他们使用,但他们依然会用心地将每一粒粮食处理干净,然后入仓。

努尔古丽好像一直没有闲过,那边忙着喂完了家里的40只羊,这边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着收割已经成熟的青稞,她以苦作乐,享受秋季收获所带来的喜悦。

有时候,直到第二年开春她们还要忙碌,村里的女人要赶在来年春耕之前将上一年的杏核砸开,将杏仁留下来或自己吃,或拿到巴扎上卖了换点儿钱花。

最近几年,帕米尔高原还盛产一种农作物——玛咖。玛咖原产地在秘鲁,后来不知道怎么一下子给炒得火热了。因为玛咖属于高寒地带的产物,所以身处高海拔地带的塔吉克人也开始耕种起了玛咖。

秋收过后,村里闲余的农民为了口袋里多增加一些收入,也开始收割起地里的玛咖。

玛咖的收割也是很辛苦的,从地里收回来还要将其自然晾干,然后再根据黑、黄、白等不同品种分类。

但人们仍陶醉在收获所带来的喜悦之中。

甜甜的瓜儿迎宾客

哈密瓜是新疆各族人民都非常喜爱吃的一种水果,当然哈密瓜由于产地不同叫法也多有不同,总的来说就是甜瓜的不同叫法而已,比如喀什伽师县出产的甜瓜叫做伽师瓜,适合老人吃的甜瓜叫“老汉瓜”,根据外形不同的也有叫“炮弹瓜”等。

在距离昆仑山下2 000公里外的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艾丁湖镇,6月初,一批批新鲜的哈密瓜已经提前成熟,来自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的内陆客商也开始赶到万里之遥的新疆收购瓜农的哈密瓜。

托克逊县白天地表温度可以达到七八十摄氏度,夜晚温度就会很快降下来,早晚温差比较大,糖分积累多,这也是为什么吐鲁番地区的哈密瓜比较受欢迎的原因。

如今,国内交通方便,哈密瓜非常畅销,不仅销到了沿海省市,更有东南亚、日本也都可以吃到新鲜的哈密瓜,这样就使得农民种植哈密瓜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每年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农牧民都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

家在托克逊县艾丁湖镇的维吾尔族姑娘古力娜扎大学刚刚毕业,就赶到父亲的瓜园帮着家人一起采摘哈密瓜。

她举起哈密瓜自豪地告诉我:今年天气热,所以自家的哈密瓜特别甜。

古力娜扎的父母把没有运走的一批哈密瓜摆在距离瓜地不远的马路边上开始售卖,丰收的喜悦在他们脸上呈现。

“老汉瓜”是南疆的一个甜瓜品种,之所以叫“老汉瓜”,是因为这种瓜口感松软面甜,含糖量高,适合于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所以叫“老汉瓜”,这种瓜产于喀什、和田等地。

“堅果之王”巴旦木

巴旦木,俗称扁桃仁,也有人叫它美国大杏仁,是一种营养密集型健康零食,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在中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新疆有着丰富的巴旦木产地资源,但真正最有名的当属喀什地区莎车县的巴旦木。

很多人都吃过巴旦木,却少有人知道巴旦木是如何生长,如何采摘收获的。

去年9月初,我亲自去了一趟中国的巴旦木之乡——莎车县的恰热克镇,亲历巴旦木采摘收获的全过程, 从中感受到当地维吾尔族农民采摘巴旦木的不易。

买买提·奥斯曼是莎车县恰热克镇十四村的一位老村民,今年60多岁,他家里有38棵巴旦木树。

采集巴旦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老人将巴旦木树上的巴旦木果实敲打下来,买买提·奥斯曼的两个儿子就赶紧在树下的草丛中把巴旦木果实找出来。

收捡巴旦木其实很辛苦,要将这些巴旦木外皮现场剥离开来,剩下带内壳的巴旦木。因为全都是手工操作效率很低,一个小时也就捡出来不多一点巴旦木。

最后收集起来的巴旦木要统一拉回家在院子里晾晒。买买提·奥斯曼告诉我:有时外面下雨,就得把巴旦木全部再挪到房间里,防止巴旦木受潮发霉。等到完全晾干后,再等着干果商贩过来将这些巴旦木收走。

我从头到尾记录拍摄了整个采摘过程,憨厚朴实的买买提·奥斯曼抓起一大把巴旦木硬是要我装在包里,带在路上吃。我快速端起相机,将这位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维吾尔族农民大叔的形象定格在我的镜头里。

遥远的“糖包子”

很多人吃过了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却很少有人吃过新疆的无花果。无花果又叫“树上的糖包子”,唐朝时期由中东地区传入西域。

我在伊朗、巴基斯坦都见过这种水果。新疆目前只有南疆阿图什大量盛产这种水果,无花果成熟一般分三季,七月为一季,八九月为一季,十月为最后一季。新疆的无花果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据说对一些慢性病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无花果跟南方的杨梅一样娇贵,采摘的新鲜无花果必须做保鲜处理,否则容易腐烂,损耗比较大,所以无花果价格卖得很高。

阿图什水土光热条件较好,日照时间长,特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阿图什发展园艺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阿图什近郊有许多无花果园。

熟透了的无花果色泽鲜艳,油润舒滑,口感极佳,糖分充裕,一看就要流口水。阿图什无花果的特点是含糖量极高,就连蜜蜂都被吸引过来了。

无花果收获的季节,当地农民为保证更多人吃上无花果,会将无花果晒成干,或者做成无花果罐头出售。此时,阿图什当地的无花果罐头加工厂门口,常常会堆满农户送来的刚刚采摘下来的无花果。

这是一项“甜蜜”的事业,虽然只是一个罐头加工作坊,这里的工人干得也格外起劲,她们与当地的农民一样都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世界上最好吃的石榴熟了

石榴原产地在伊朗和阿富汗,最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新疆,使得新疆大地上到处都有了种植石榴的传统。

在叶城县近郊也有很多这样的石榴园,石榴成熟的季节许多人都会来到石榴树下一起欣赏漂亮的石榴,边拍照,边品尝美味的石榴。

在叶城县,几乎每家每户院子里都会种植石榴,每到9月底,石榴成熟的时候,红红的石榴也会为农家小院增色不少。

驱车沿着315国道向东行驶200公里就到了皮山县的皮亚勒玛乡,这里光照资源好,当地土壤也更适合于石榴的生长,所以皮亚勒玛乡也是整个南疆石榴最甜的乡。每年秋收季节,皮亚勒玛村的国道边上就会有很多当地村民将石榴早早地摆在路边的摊位上售卖。

一位叫白克里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捧着他手里红彤彤的大石榴对我说:“皮亚勒玛的石榴是全世界最好吃最好吃的石榴。”当然是不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我也无从求证,不过这里的石榴的确很有名,在乌鲁木齐很多水果批发市场叫的最响的也是皮亚勒玛的石榴。

收获的日子对于生活在南疆的各族人民都是幸福而又欢乐的,许多巴扎上都摆满了成熟的石榴。有的石榴明显成熟之后炸开了,对于当地百姓而言这才是最好吃的石榴。

在南疆,石榴相比较其他水果而言存放的时间更长,这取决于南疆的天气,冬天不会太冷,当地农民会将石榴包裹好放在相对恒温的地窖里,再加上新疆石榴皮相对来说比较厚硬,石榴内的水分不容易挥发,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石榴的新鲜度,有时可以到来年的4月份依然新鲜。

新疆的石榴也有多种吃法,一般当地人都会将石榴榨成汁然后饮用,喀什、和田、库车的夜市或者巴扎上都有这样的石榴汁卖,我每次到喀什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老城夜市花上5元钱喝上一杯石榴汁,那滋味真是爽极了。

新疆红枣很红火

红枣,基本上可以说是新疆最有代表的干果了,新疆就目前而言种植红枣的面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幅。新疆最早代表性的红枣只有哈密五堡大枣,近年来,随着红枣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之红枣在国内市场庞大的占有率,又先后有若羌、和田、阿克苏等多个地区多个不同品牌的红枣出现。

为什么新疆的红枣,特别是最近若羌的红枣这么火热呢?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

若羌红枣生长区域干旱少雨,土地中含沙量较大,加之若羌白天热晚上凉,这种高温差让糖分很容易留存,大大地增加了红枣的含糖量和营养价值。

目前新疆红枣的收获方式也多有不同,大多红枣在成熟之后并不会被及时采摘,而是等红枣在树上经过2个月左右的自然晾干,树叶也会自然脱落,这样剩下半干的红枣会减少腐烂,采摘自然也就方便了许多,还降低了劳动成本。

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在315国道若羌到墨玉段,国道两边晾晒着铺天盖地的红枣。这是和田墨玉县的晾晒基地,红枣采摘完毕后,这里的每户村民基本上都是全家总动员,要对红枣进行细心挑选。

农民对每一颗红枣都非常爱惜,精挑细选,把一些腐烂或者破损的红枣剔除出去,然后装箱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红枣商贩收购。

在和田策勒县红枣种植基地,我遇到了一位叫阿里木的红枣种植户,今年他家里种的大枣获得了大丰收。在我拍摄完毕即将离开的时候,他捧着鸡蛋大的和田大枣硬要往我的包里塞。

红枣现在在新疆已经发展成为规模比较大的产业,同样也是新疆农民特别是南疆农民的重要经济支柱,在若羌、且末的田间地头都可以见到大量红枣收获的影子。

红枣经济大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让他们脸上有了更多的微笑。

甜蜜的阿克苏冰糖心

新疆太大了,166万平方公里,由于地理气候环境多有不同,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县,几乎都有它独特的瓜果。

阿克苏的苹果也是远销海内外,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苹果的的含糖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近几年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更是清脆可口,糖分均匀。

在314国道阿克苏路段的苹果园,果农将苹果直接摆在了高速公路边上的围栏内,供来往的客人选购。

历史悠久的新疆核桃

核桃也是新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坚果之一,目前在和田、喀什、阿克苏都有大量种植,当然,要说核桃的品质,还是要属喀什叶城县还有和田的皮山、墨玉、策勒等地最好。这里的核桃皮薄,果肉饱满,深受大家的喜爱。和田有着数千年的核桃种植历史,在这里每家每户都种植核桃,这里还有着生长千年的核桃王树,足以证明和田核桃悠久的种植历史。

在新疆,一般到了每年的9月初,树上的核桃皮便开始慢慢自动脱落,核桃开始成熟了,此时便可以将它从树上取下来自然晾干。

剥掉最外层的核桃皮,筛选出精品核桃,就可以运送到各地的巴扎上等待客商选购。

秋丽盼是我在叶城偶尔认识的一个漂亮姑娘,她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却没有留在乌鲁木齐而是回到了距离县城100余公里的家乡。她家里种了很多的核桃树,核桃丰收的时候,她特地邀请我去她家里,并且端上已经剥好的核桃仁让我品尝,味道当然好极了。

南北疆都种植玉米

当然,新疆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瓜果和农作物,比如玉米,无论是南疆和北疆同样都有种植,不仅如此,玉米还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

如果这一年农民收成好,这些玉米一部分拿到巴扎上卖了,剩下的就可以留着自己用了。疏勒县巴扎上一位维吾尔族老妇人在与买家商谈玉米价钱的事情,从眼神散发出来的笑容可以看出老人对于价格还是很满意的。

沙漠中的神药——大芸

当然新疆的农作物还有很多,大芸又名肉苁蓉,是一种沙漠戈壁地区伴生在红柳与胡杨植被附近的中草药,它对补肾助阳有一定的功效。在新疆的南北疆荒漠地带都有大芸生长,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由于常年开采对土地会有一定的损坏,所以国家近年来也开始禁止盗挖大芸的活动。不过最近几年,和田地区于田县也开始大量地进行人工种植这种药用植物。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都是大芸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土地相对松软,大芸会随着春天复苏之时破土而出,这也给盗挖大芸制造了可乘之机。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今年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大芸,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也大大缓解了消费者购买野生大芸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当地农民将种植的大芸挖出来后进行自然晾干,再等药材商贩来收购。

北疆丰收的田野

北疆除了杏子还有许多瓜果,比如石河子下野地的西瓜、143团的蟠桃、精河的枸杞、哈巴河的向日葵、北屯的打瓜籽……这些不同地域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瓜果,都极大地丰富了新疆瓜果的种类。

伊犁特克斯县的向日葵在蓝天下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北屯、福海的数十万亩向日葵也在向着太阳露出笑脸。在新疆疾驰在公路上时,不经意间便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田。这是因为气候原因,在北疆一些寒温带地区种植向日葵,更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8月麦子也开始发黄,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快要收割的季节。

这是新疆农牧民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丰收也是对这一年中所有辛苦劳作的祝福。从开春到年末,从白天到黑夜,他们播种着希望,也收获着美好的未来。

他们的辛劳,为人们奉献了更多香甜可口的瓜果,所有这些美味都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辛苦劳作的各族农牧民兄弟姐妹用汗水浇灌并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

所以,新疆的农民是很伟大的,我这些年来拍摄下他们劳作的点点滴滴,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

猜你喜欢

哈密瓜和田石榴
“甜蜜产业”
石榴
石榴
石榴
石榴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新疆第十三届哈密瓜节开幕
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