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与人培养改革思考
2018-09-27房容
房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已形成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教学改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目前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等方面思考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使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又长期受西方传统设计教育观念影响,加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要求提升,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好教学改革,坚持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坚持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导向”,坚持服务文创产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起步较晚,脱胎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又长期受西方早期设计教学理念影响,导致在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过于重视技能,忽略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有悖于设计教学以“创意为中心”的本质,也不能满足目前人才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
1.2 课程体系急需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多为“基础造型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导向性”没有得以体现,严重缺乏系统性创新能力培养课程。
1.3 教学模式固化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多数还是传统课堂讲授,师生课堂身份固定,难以激发学生研究型学习动力,割裂了专业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为此必须创新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将技能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意能力,才能符合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
1.4 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逐步普及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求的提升,高职院校中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设计专业人才,但是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但如何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教学成果,有待广泛地做好教科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5 学生素质需提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生源中不少学生为上大学而参加艺术高考,对专业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缺乏学习主动性,把艺术设计专业当成应试教育下的一门学科去对待,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
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思考
2.1 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高职院校已有的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教学应主动对接社会需要,更新艺术设计教学理念。首先是要转变“重技术轻创意”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全面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课程、教学模式、实训手段,完善学生创意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同时要坚持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导向性”,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行为,是对文化理解的艺术表达,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既要强调动手能力,更要强化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尤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运用,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性与创意性,以适应社会需求。
2.2 丰富课程体系
已有的课程体系过多强调专业化,弱化了艺术设计专业宽平台的人才培养优势,制约了学生多元化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为适应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急需建立起“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创意能力+职业认知”的新课程体系。强化创意能力与职业认知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应该学什么,需要怎么学”的问题,并可以依托地方区域文化,重点做好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合力丰富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2.3 创新教学模式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设计教学既是对专业技能的教学,也是对文化形态的思考与表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应该是思维互相碰撞的过程,目前我们普遍实行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符合设计教学的本质,滞后于现代人才培养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简单接收教学内容,缺乏思考、探索、研究的过程,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互不关注,无法交叉与融合,分裂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改的目标是促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基于此传统课堂模式应该向研究型课堂转变,推进“翻转课堂”,将课堂的主角交还给学生,强化教师指导者角色,弱化评判角色。同时还需优化“项目化教学”“工作室教学”,这是因为“工作室制”更为开放、包容、多样,能更为全面系统进行学科学习,能直接接触社会,直接了解市场对专业的实际需求, “项目化”教学更有利于树立研究式学习导向,综合运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
2.4融入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某一区域内人们约定俗成的共同认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涉及面极为广泛,如方言、区域信仰、习俗、建筑、饮食等。地域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艺术特色,古往今來众多艺术流派都以地域命名,设计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同样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在教学中融入地域特色,有利于坚持设计教育的文化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艺术理念的有机结合。
2.5 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升,高校课堂上教师不但是施教者还是沟通者、引导者、组织者,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更需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为此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设计能力,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人本主义的教学态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最先进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提高创作能力与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
2.6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中生源素质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制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有责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特性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着力营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环境:一是要做好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及各项社会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人文教育,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三是以创意教育为中心,做好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项目化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2.7 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创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社会评价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更是推进专业发展的动力。为此高职院校设计专业要构建起完善的创新导向机制。首先要营造创新环境,利用好第二课堂广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设计竞赛,参观各种艺术展,在学生中明确设计创新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营造良好的创新导向环境。第二要开设专门的创意课程,让学生学会创意,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研究式、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表现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提升创造能力。第三是要提供高平台实践的机会。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高职院校在教学上要深入优化“工作室教学”“项目化教学”,要以重大文创项目(竞赛)为依托,以创新能力养成为重点,积极参与重大文创设计项目,要与文创设计企业、市场相衔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在项目中了解社会对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2.8 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一方面学校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原创能力提升、前沿市场分析等实际问题,以高校的技术水平、原创能力服务企业。另一方面学校要借助校企深度融合,完善高校文创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深化“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依托企业项目资源积极参与到具有影响力的设计项目中去,带着“项目”“市场”进课堂,实现课堂与企业的融合,人才技术资本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高校、企业人才共同培养,技术共融,资源共享,重点项目联合攻关的交互式新型研发机制。合力为企业、高校培養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实现合作共赢。
2.9 积极服务地方“文创产业”发展
文创设计产业具有能耗小、涉及面广、高附加值、带动性强的特点,是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各地对“文创产业”发展都高度重视,高校设计专业在文创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文创产业”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
首先,文创设计产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建立政、企、学深度融合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集群”优势,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创设计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中去。运用“专业权威”优势,广泛调研地方文创设计产业现状,深度挖掘已有有利资源,分析短板对策,释放潜能,规划地方文创设计产业发展定位为产业发展做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做好“智力参谋”,引导地方“文创产业”合理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争取政策支持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文创设计企业、市场相衔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为地方文创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同时,构建校内原创设计成果与校外市场化联通机制,运用好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向企业推介校内原创成果,与企业建立良好互动机制,广泛参与行业活动,多层次常态化地构建原创成果展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创产业”建设及自身创新能力发展。
3 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在继承重视技术这一传统的同时,以创新教育为核心,重视与地方“文创”产业的联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服务地方能力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服务文化创意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慧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经验与目标模式[J]学术论坛,201 4,5.
[2]陈红玉,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