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工学结合”

2018-09-27栾虔勇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匠精神

栾虔勇

摘要:“工匠精神”是在工作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精神状态,对工作乐在其中的坚持,是高技能人才所特有的重要属性与特质。新的歷史形式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同时在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现在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急切需求。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所特有的重要属性与特质,新的历史形式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其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是在工作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精神状态,对工作乐在其中的坚持。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根本上认清职业教育的价值,要使学生在“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并去坚守这份价值,要坚持价值和乐趣的统一,做到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要勤于挖掘所学知识内容中有乐趣的地方,层层深入,让学生学会一通则百通。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为先,通过生活安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多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去,使之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以此形成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教育环境。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教育,学生学业的成败不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以及是否能升入高一级的学府为评价标准的,而是以是否能达到学校的学业标准、企业的就业标准、国家的技能标准为总的评价标准。由此可见,其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必须营造以“双核培养、工学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达到高技能要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工匠精神”培养的最终目的。目前,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即执行“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理念,以此来彻底打破一直以来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进行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以技能行天下的学习为出发点,以“企业实境耦合教学”为原则,来引进相关专业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并教会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院校要更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独立授课、脱节的问题,增强现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学理念,从而推动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就业所用的“三所对接”,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另外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热情的最直接方法,同时也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增强起到促进作用。也可以使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系统组织教学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个人职业素质发展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相结合,可以引领专业教学得以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机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创造接轨于竞赛的学习机制,使技能竞赛真正融入日常教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使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趋于日常化、常态化。青岛市某学院一直坚持“双核培养、服务社会、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砺志利技、立人立业”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把“知识、技能、素养”的均衡发展作为主体要求;以“双核培养”为主要目标,同时为学生的才华与技能给予充分的展示空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践行“工匠精神”,历年来每年都举办一届校内技能节,安排各个专业与主干课程的竞赛项目,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体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把“工匠精神”引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日常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中,达到在向学生传授技能的同时地逐步把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价值观念根植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促进“德艺双馨”“精益求精”目标的最终实现。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跃而成,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与职业素质教育课、专业知识、专业实训、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紧密有机结合,在强调技能为主位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人格、品格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更要强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融入职业教育整个过程中。其中专业课的教学是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培育“工匠精神”时应以专业课教学为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专业自身特有的特点,将“简单单一的动作练到如火纯情的境界就是工匠精神”的理念渗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融人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中。要完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加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全面普及,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专业实训中。

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坚守也是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新生刚入职业院校的入学教育时,就需要从专业的吸引力上下功夫。笔者所在学院一直以来都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聘请名师、专业带头人给新生讲所学专业的特色、就业的前景;邀请本专业优秀的毕业生进行讲座宣讲本专业如何成就了他的梦想;邀请知名企业专家给新生宣讲自己专业所在行业的与众不同;邀请在校生中的佼佼者为其进行技能操作才艺展示等多方面下手进行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若是在校的几年里努力的学习,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总之,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主要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其“工匠精神”,即是为了夯实中国制造业大国的根基。作为培养者的职业院校只有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坚持遵守国家职业标准,培育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品质精神;坚持按照规范操作,培育一丝不苟、遵守规矩的精神;培养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的职业情怀,培育对工作执着的敬业精神;同时,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氛围中乐于一丝不苟、遵守规矩、善于追求精益求精,以此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定力,让职业教育与“慢的艺术”接轨,真正回归到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上来。如此,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在职业教育中有它生长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单侠芹.工匠精神引导下对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6(8): 30.

[2]周如俊,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20):32-33.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工匠精神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