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简论*
2018-09-27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合作747000)
当前教育技术装备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与蓬勃发展的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相比,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只有首都师范大学胡又农、李慧等为教育装备学理论编著了系列教材,包括2008年12月出版的《教育装备评价简明教程》、2010年3月出版的《教育装备运筹规划》,和2011年9月出版的《教育装备学导论》,国内可供发表教育技术装备理论研究论文的专业性期刊主要有《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实验教学与仪器》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等。
一、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内涵
许多学者在提到教育技术装备的内涵时,通常与教育装备的概念相混淆,甚至有研究者并不区分两者的差别,并认为教育装备与教育技术装备在概念上看不出来明显的区别,甚至在广大学者的研究中也并未体现出明显区别[1]。所以笔者从装备、教育装备的概念出发,试着解读教育技术装备。
(一)装备
“装备”一词多用于军事领域,既可以当做名词,也可以当做动词,做名词时意为用于作战和作战保障的武器、弹药、车辆、器材、装具等的统称,做动词时意为用必要的物资、设备、武器、技术力量等配备。
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装备”做名词时泛指配备给特定个人或者组织的一切产品,做动词时泛指围绕配备给特定个人或组织的产品所展开的一切活动,包括产品从需求论证到终止使用的全寿命过程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即装备工作[2]。
装备具有以下特征:①针对特定对象,比如教学人员或军事卫生防疫人员等;②帮助功能,能够帮助对象实施某些活动,比如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③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了技术、设备、印刷品、电子文档等;④持续使用性,易耗品不属于装备;⑤标准化;⑥包含了配置管理的行为和过程;⑦属于资源,属于整个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等同于资源;⑧环境功能,装备提供了一个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开展各种工作;⑨功能性,每一个装备都具备完成特定功能,解决特定任务的能力[3]。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装备理解为:配备给特定个人或组织的用以解决特定任务的可持续使用的标准化产品及其过程。
(二)教育装备
1.国外观点
阿根廷远程教育专家Beatriz Fainholc教授、美国教育学家Lctogden.Burleys、德国科学协会主席Ott.H.Giesy、英国教育顾问Michael Clark等关于教育装备内涵的界定的共同特点是突出了其帮助功能,即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
2.国内观点
国内关于教育装备的内涵界定,如薛鹏[4]、胡又农[5]、殷常鸿[6]等,突出其功能性,即完成教育任务、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装备的概念,笔者将教育装备理解为:配备给特定师生或学校的用以完成教育任务的可持续使用的标准化产品及其过程。
(三)教育技术装备
如前所述,多数学者把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装备等同起来,认为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装备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所以,专门界定教育技术装备的较少,笔者查找到刘爱香[7]、程智[8]、马如宇[9]、吴靖[10]、曹惠芳[11]、徐军[12]、刘茂顿[13]等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教育技术装备界定的如下问题。
1.范畴泛化
上述界定或其后的解释说明,将教育技术装备的范畴泛化到教育产品的管理、使用、培训、督导和研究等行为和过程。但从装备的内涵可以看出,装备即配备的产品或产品的配备行为和过程,所以有关产品的使用、培训并不在装备的范畴之内,尽管它们是息息相关的。
2.内容扩大化
上述界定或其后的解释说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切“辅助手段和物质条件”,甚至“教育智慧经验、教育方法技能”都包含在教育技术装备之中,涵盖黑板、粉笔、卡片、直尺或教鞭、专门设计制作的模型、仪器、仪表、中小学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各种器材、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电子类教学仪器、各学科的仪器、药品等配备,“教育智慧经验、教育方法技能”无法配备,实验室、图书馆等在学界更不能称之为教育技术,所以实验室、图书馆等只能称为教育装备,而非教育技术装备。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装备和教育技术装备是有区别的。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教育技术装备理解为:配备给特定师生或学校的用以完成教育任务的可持续使用的标准化教育媒体产品及其过程。
(四)教育技术装备产业
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教育技术装备的文摘有850多篇,但只找到了2篇关于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文章,尚未发现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定义。根据对产业、装备、教育技术装备的理解,笔者将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理解为:配备给特定师生或学校的用以完成教育任务的可持续使用的标准化教育媒体产品的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
二、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类型
(一)按产品的类型划分
既然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生产、经营的是“教育媒体产品”,那么按教育媒体产品的类型教育技术装备产业可以分为:
1.视觉媒体产业
生产、经营的产品包括黑板+粉笔、图片与图示、模型、实物展览、幻灯机、投影机、照相机、视频展示台、扫描仪、投影仪+屏幕、电子白板等。
2.听觉媒体产业
生产、经营的产品包括广播、收音机、录音机、话筒、功放、调音台、CD机、MP3播放机、录音笔等。
3.视听媒体产业
生产、经营的产品包括电影、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与DVD、MP4播放机等。
4.交互媒体产业
生产、经营的产品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教育游戏、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5.综合媒体产业
生产、经营的产品包括有声幻灯系统、电视机+DVD(教学光盘播放系统)、语言实验室、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学系统、校园网等。
(二)按教育需求划分
立足满足教育需求,是教育技术装备的第一要务,教育需求大致可分为3类:教育管理的需求、教学过程的需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求,由此按教育需求划分教育技术装备产业可以分为:
1.面向教育管理的产业
主要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实现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的产品。
2.面向教学过程的产业
主要产品有:Web教学平台、学科知识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库、课堂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备课平台、虚拟现实系统(实验模拟、现场模拟)等。
3.面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的产业
主要开发、经营各种培训系统、学习支持系统(专家系统)、Web学习社区等产品。
(三)按产业的功能划分[15]
1.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信息化的产业
包括教材信息化的产业(视听教材产业、网络化教材产业、电子书包产业)、讲台信息化的产业(多媒体讲台)、黑板信息化的产业(视频展示台、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实验室信息化的产业(数字式语言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图书馆信息化的产业(视听展览室、电子图书)等。
2.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的产业
包括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的产业(多媒体组合教学讲台)、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产业(情境教学软件)、远程教育模式的产业(广播教育、电视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协同教育模式的产业(家——校通道产业、校——社通道产业、社——家通道产业)等。
3.协助教学评价与训练的产业
包括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分析系统、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等。
三、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结构
作为一种产业,教育技术装备产业有投资有产出,有需求方有供给方,笔者借用刘倩倩等提出的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产业加强型产业结构模型来分析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结构(如图1)[16]。
图1 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结构模型
(一)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需求
从历年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政府采购体系中各类教育装备交易项目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出,信息化设备(即教育技术装备)占据最大份额,所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推进,未来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需求较大。
(二)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投资
教育技术是一种产业,也是一项事业,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仍是国家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教育技术事业亦在其中,所以教育技术装备产业投资的主要来源还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正如图1所示,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国家教育投资、地方政府和学校。
在国家教育投资方面,我国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占GDP比重的4%(超2万亿),如果以教育装备产业投资占全国教育经费支出以10%计算,教育装备产业在国家教育中的经费将达2000亿。
在地方政府投资方面,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政府在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投资方面差距显著。
在学校投资方面,国家统计局在统计学校教育经费时,将其分为五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很大比重。所以教育技术装备产业投资或经费投入还应开拓更广阔的渠道。
(三)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企业生产
旺盛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进入教育技术装备生产领域,在2013年举办的第6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家企业[17],其中教育技术装备方兴未艾。
(四)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竞争[18]
1.潜在替代产品或服务
中小学教育是很稳定的一种教育体制,虽然课程改革导致对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发生变化,但是其变化幅度不大。这一特点导致了现有产品比较稳定,潜在产品替代性威胁比较小。
2.来自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教育技术装备要求的技术和资金进入门槛并不高,因此企业在这个行业里进出比较自由。由于现有企业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研发技术创新机制,因此对技术性要求高的产品,许多企业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例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电脑的配置、局域网的建设等直接诉求于IT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更为经济和可靠。
3.供应商议价能力
对于大多数教育技术装备,其产品功能是非常简单的,原材料的获得也可以在自由市场上非常方便的获得,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并不高。
4.业内竞争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装备的企业门槛低,大批企业进入教育技术装备产业链导致业内竞争加剧。但由于市场监管和政府采购存在漏洞,有伪劣产品进入学校,损害了企业形象。目前比较缺乏生产精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