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印象 千年生命,以“农”延续

2018-09-27

甘肃农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敦煌农业

敦煌之盛,当从农耕始。为了解决众多移民和军士的粮食问题,促进敦煌地区农业的发展,汉王朝在河西推行屯田政策。在屯田的名义下,军士们亦农亦兵,一方面守边,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屯田的收获,不仅解决了边防的给养,供应往来丝绸之路的使者和商人,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以资调节。河西的屯田,使封建的生产方式得以在当地推行,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边郡粮库充足,戍边力量加强,遏制了匈奴奴隶主骑兵的掠夺。李广利西征大宛的时候,敦煌郡已是可以安排六万兵士、十万头牛、三万匹马奔赴前线的重要军事基地了。而正是敦煌农业的繁荣,延续了敦煌千年生命,而今,戈壁农业犹如一个灿烂的明珠,再次在敦煌闪耀出农耕之辉。

千年一梦,以“农”为序

敦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代之前,古称“三危”。在《禹贡》、《尚书·舜典》等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三危”这一地名。至今,在敦煌市东南方向仍可看到一座“三危山”。在夏、商、周三代,敦煌被称为“瓜州”,据《左传》的记载,是“允姓之戎”生活居住的地方。《禹贡·山水泽地篇》中记载:“敦煌古瓜州也,州之贡物地出好瓜。”有趣的是,直到今日,敦煌依然盛产西瓜和甜瓜,口感绝佳,远近驰名。

西汉时期,在今甘肃省西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龙勒山上置悬泉置,是为马递为主的邮驿。为了巩固这一军事要地,汉王朝一面迁徙内地的贫民、囚犯来此定居,一面征发大批兵士到此戍守。向河西移民的对象,据《汉书·地理志》载:“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背逆亡道,家属徙焉。”也就是说这些人主要是生活无著的农民、刑事犯罪者和有叛逆罪的政治犯。此外,还有一些是自愿迁徙到河西的,也有的是屯田戍卒在服役期满后自愿留下,也有被强制迁徙到河西的少数民族。

中原人士的迁入,改变了河西地区的民族结构,带来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敦煌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众多移民和军士的粮食问题,汉王朝河西推行屯田政策。屯田是且守且耕,亦农亦兵,军事活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措施。戍边是汉代农民的徭役之一,因此汉政府以戍边名义,征发大批的农民到边疆和新占领区去戍守或田耕。在屯田的名义下,他们一方面守边,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汉代边郡的屯田规模很大,为了便于管理,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系统。屯田的收获,不仅解决了边防的给养,供应往来丝绸之路的使者和商人,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以资调节。当内地发生灾害时,还能调拨屯田积谷用以赈灾。河西的屯田,使封建的生产方式得以在当地推行,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边郡粮库充足,戍边力量加强,遏制了匈奴奴隶主骑兵的掠夺。

齐王嘉平元年(249年),皇甫隆出任敦煌太守,改变了敦煌妇女在穿衣方面的落后习俗,大力推广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敦煌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麟嘉七年(395年),后凉内乱,西奔敦煌、晋昌的武威、张掖以东之人有数千户之多,敦煌又一次输入了大量的人力。此外,后凉的敦煌太守孟敏曾在州城西南主持修建了长二十里的水渠,引甘泉水灌溉农田,人称“孟授渠”,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400年,李暠在敦煌自称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建立了独立于后凉政权的割据政权——西凉。敦煌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独立政权的都城。西凉政权统治时期,建立了县、乡、里三级行政管理机构,实行严密的编户制度,并鼓励生产,敦煌地区出现了五谷丰收,百姓乐业的景象。

我们可以看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使原本闭塞的人们增加交流,往来交融。在中国现有的农作物(主要指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中,葡萄、石榴、黄瓜、西瓜、核桃、大蒜、胡萝卜、玉米、棉花、红薯、土豆等作物都是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它们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巨大了贡献。同时“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后人皆道,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

咽喉要道,农业繁荣

敦煌自汉代设郡以来,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交通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乃“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尤为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从汉魏到隋唐,敦煌就一直以经济繁荣而著称于世。至唐前期,敦煌农业尤为发达。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37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周围尽是大面积戈壁沙漠,只余存零星的小块绿洲,绿洲面积仅占敦煌总面积的4.8%。在这仅有的绿洲上,敦煌百姓以农业及少量畜牧业为生。《诗》言:“敦煌: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藩家。”《沙洲都督府图经》又言:“右沙州者,古瓜州。其地平穿,多沙卤。人以耕稼为业”。由于敦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其农业的发展特别仰赖水利的开发,所以水利事业在敦煌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沙洲都督府图经》中敦煌渠堰的记载看,敦煌甘泉水干流上分水堰四道,都乡干渠上一道,苦水上一道,并由此分出七干渠。事实上,敦煌的人工水渠远不止这些。据李正宇先生统计,敦煌干、支渠一百一十六条,推测人工水渠总长约七百里。由此可见,唐前期敦煌的水利开发规模是很庞大的,并构成了敦煌发达的水利灌溉网系,保证了敦煌农业的有效开发。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水资源的良好使用,唐代敦煌还专门颁布了用水细则,对敦煌地区所有的河流、主干渠、支渠、子渠,分流灌溉,并按地域远近、地势高低依次灌水等。同时,为了有效地行使这些规条,敦煌还特设人员进行管理,如每乡有“渠头”一名或数名,之上有“渠长”、“斗门长”,而地方州县主管水利的机构设有都水官司,上属于中央都水监,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管水体系。

从上可见,唐前期敦煌能充分利用境内水源,全面建设水利事业,规模体系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具有良好的配套管理制度。敦煌水利事业的有效开发,为敦煌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如《沙洲都督府图经》所言敦煌“周成四面水渠侧,流觞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士流,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鸟则无鸮,五谷皆饶”,足见敦煌农业的发达,而这一切都与敦煌水利事业的开发息息相关。

《沙洲都督府图经》中除了反应出唐前期敦煌的水利开发外,还透露出敦煌地区经济作物种植的广泛性,如麻的种植。《沙洲都督府图经》中记载了三所泽,“东西十五里,南北五里,右在州北卌里,中有池水,周回二百步,堪沤麻,众人往还,因里数为号。”沤麻,即对麻杆浸泡加工以剥麻,经过加工的麻就可以捻线织补了。唐代计里之步,每步约等于五尺,文书中用一个周回二百步的大泽沤麻,可见,敦煌地区麻的产量及使用范围是较大的。从敦煌文书看,敦煌麻种植的品种大致有黄麻、麻子、油麻、麻四种,其种植规模都较大。

在唐代以前,中医就已经受到外来医药的影响,尤其是印度,许多印度医学方面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到了唐代,这一影响继续加深。外来的药材可以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进入中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药材主要有曼陀罗、胡黄连等。

据《太平广记》载,“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敦煌农业发达盛况由此可见一斑。唐代前期,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丝路畅通,政府尤为重视敦煌的开发,如移民、设防、屯垦等措施的实施,都促进了敦煌农业的繁荣。

三产融合,“农”放异彩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敦煌长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集散、文化交融、军事储备之所。在当时交通迟缓、通信阻塞、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敦煌成为长途跋涉过程中人畜歇脚避难之所和商品货物交换的中转站,可谓茫茫戈壁之中的一颗“丝绸明珠”,迎接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此汇聚来往,连接古代东方与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交流。

虽然宋元以后,随着海上航道的发现和利用,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加之敦煌地区战乱频繁,几番陨落,到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明政府迁徙沙洲百姓至肃州境内,划嘉峪关而守,敦煌被孤悬关外,旷无建置二百年,田园荒芜,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敦煌从此衰落。如今,凭借着良好的农业根基与震惊世界的艺术价值,敦煌的人文、自然及文物景观又再次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敦煌又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崛起。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敦煌农业迈出四大步,在改革开放时期,敦煌农业经过了由计划分配向市场导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也经历了粮棉并存,棉花主导和产业多元化四个发展阶段,敦煌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业绩。

1978-1988年温饱之梦实现。“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器隆隆打谷忙,人心欢唱地增产、丰收粮食堆满仓”。用这段歌词形容那时的敦煌农村再贴切不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彻底结束了敦煌以队为基础、三级核算的农业经济体制,解决了生产力,敦煌农业也取得了历史性大发展。

1989-1998年棉花产业壮大。粮食种植面积在保证自给的基础上,逐年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以棉花为主的经作物种植面积却稳步增加,由于粮食价格停滞不前,棉花价格却稳步上升,有着保守思想的敦煌农民此时更清醒,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几乎是十亩农田十亩棉,放眼望去全是棉,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大踏步前进,这个时期也是敦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最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高的时期。

1999-2009年,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阳关的葡萄,月牙泉的枣,合水的杏子,大庙的桃”。近年来,敦煌农民用这样的顺口溜,夸耀敦煌的特色优质林果。敦煌不仅是旅游文化名城,也是瓜果之乡,以葡萄、鸣山大枣、李广杏、优质桃为主的经济林果更是名扬国内外,“阳关牌”葡萄已漂洋过海,销往东南亚。这个时期优质林果业为敦煌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2009年至今,敦煌不断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在农村农业上产工作上,重点放在节水、高效上,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优质瓜菜规模养殖、劳务输出、旅游观光等五大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在今天,敦煌这个古老而灿烂的古城将继续承担着各国之间互通往来的历史使命和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家文化博览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深刻阐明“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深刻定义敦煌文博会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刻指出敦煌文博会要担当“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的重要使命,表明中央对敦煌文博会寄予的无限期望和殷殷重托;85个国家、10个国际组织的1500名政要、嘉宾与会,达成了旨在“加强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的《敦煌宣言》,60多个国家的8500余件“宝贝”在西北小城敦煌精彩亮相,国内外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刊发转载相关报道1.2万篇(条),国内外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点击阅读量超过4亿次,各类社交媒体更是不断被敦煌文博会“刷屏”,一度被媒体报道为“世界进入敦煌时间”。

2017年9月20日开幕的第二届敦煌文博会,继续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为主题,不仅成功举办了“论、展、演、创、贸、游”六类主体活动,还先后举办了“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司法合作论坛”,51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582位中外嘉宾以及2100多名参展商、采购商、中外记者、知名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参加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共享文化盛宴,被国内外誉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以“展现丝路风采,促进人文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为主题的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即将盛大举行。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目标原则是办成“四个文博”。即“智慧”文博。围绕“文化+”科技,提升科技含量,增强现代化服务手段,实现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体验个性化。“节俭”文博。压缩财政开支,鼓励地方和企业参与,实现市场运作,突出精品特色活动,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大众”文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感受、共享文化盛会,助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快速发展。“精致”文博。坚持优中选精,集中精力办大事,确保活动少而精。展览展会展品要精致,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要精致,力争文博会给人留下精彩难忘的印象。不难发现,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在延续前两届好的做法的同时,有了许多新的拓展、提升和创新,以及更为贴合我省实际的尝试和探索。

难忘敦煌印象,无论是农业发展、文化交流还是经济交流,如今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依旧生机勃勃,勤劳勇敢的敦煌人将带着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本文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煦明博士,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赵晓星、沙武田,澎湃新闻莫梓、王王悻,中国考古网潘春辉等人研究成果综合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敦煌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敦煌之行
亮丽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