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夸张辞的美感特征

2018-09-27周国瑞

文学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美感李白

周国瑞

笔者之前已对夸张辞的心理基础和逻辑基础分别进行了专题论述(详见刊发在《江汉论坛》1999年第9期上的《试论夸张辞的心理基础》和《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上的《试论夸张辞的逻辑基础》),下面继续对夸张辞的美感特征展开研究和论述。

根据有关解说:“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属于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百度百科》“美感”词条)可知,“客观现实美”和“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是引起人的“美感”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的前提与基础——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一种唯物主义反映论。列宁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是引起读者或听者的“美感”,并使读者或听者产生“快乐感觉”的前提与基础。

大家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作品主要靠语言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塑造典型、表现主题;散文作品和诗歌作品主要靠语言来描绘意象、营造意境、表露心曲、抒发情感。而夸张辞作为众多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格中的重要一种,最能为文学作品中故事的讲述、人物的刻画、典型的塑造、主题的强化、意象的描绘、意境的营造、心曲的表露、情感的抒发等增色添彩。笔者已在前面发表过的专题论文中,总结并赏析了夸张辞的各种不同用法,即夸张辞既可以往高、大、深、重、远、长、响等的极致方面去夸张,也可以朝微、小、细、轻、薄、柔、静等的极致方面去夸张,还可以从爱、恨、悲、愁、苦、痛、喜等的极致方面去夸张,从而使读者或听者产生不同的审美快感和精神愉悦。下面笔者就选取夸张辞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来论述夸张辞都具有哪些鲜明而独特的美感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夸张辞的最突出的美感特征——壮美

壮美,也称阳刚之美,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雄浑等特性。壮美既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又具有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像无穷无尽的江河大川、高耸入云的峻岭峰巅、广袤无垠的沙漠、连绵起伏的群山,等等,这些自然界的辽阔宏伟景色最容易激起创作主体的壮美情怀,而运用夸张辞来对这些物象进行描绘,则能使艺术境界显得愈加雄浑博大。因此,最能让读者和听者充分感受夸张辞的壮美的美感特征的,是在古今的大量诗歌创作中。下面仅从古代李白的诗歌中和现代毛泽东的诗词中就能略见一斑。如——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云。(李白《蜀道难》)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12]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李白《公无渡河》)

[1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1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水(其二)》)

[16]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18]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李白《古风(其十九)》)

[19]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

[20]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八)》

[21]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22]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2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24]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李白《登太白峰》)

[25]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6]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李白《草书歌行》

[27]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李白《从军行》)

[28]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9]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毛泽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春)

[30]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毛泽东《虞美人·赠杨开慧》1921 年》)

[31]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毛泽东《贺新郎·赠杨开慧》1923年)

[32]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

[33]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周国瑞近照

[34]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春)

[35]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36]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3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38]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3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1936年2月)

[40]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毛泽东《临江仙·赠丁玲》1936年12月)

[41]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1947年秋)

[42]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43]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44]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45]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其一)1958年7月1日》

[4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1958年7月1日》

[47]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毛泽东《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48]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毛泽东《七律·答友人》1961年)

[49]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文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七绝·屈原》1961年秋)

[50]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

[51]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52]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毛泽东《五律·西行》1965年7月)

[53]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54]山河咽,拭泪无语心欲裂。心欲裂,顿摧栋梁,痛失人杰。(毛泽东《忆秦娥·悼念周恩来同志》1976年1月)

除上面所罗列的李白和毛泽东的诗例之外,其实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浪漫主义诗人、豪放派诗人,以及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爱国志士、领袖人物等,也都不仅善于用夸张辞来描绘壮丽山河,而且善于用夸张辞来抒发壮志豪情。请看下面的实例——

[55]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他的《三门峡——梳妆台》一诗中用夸张辞“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激情讴歌了当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利用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56]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共产党人韩英身陷囹圄,面对彭霸天的威胁,韩英视死如归,用夸张辞发出了“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的豪迈之言。

[57]在小说《红岩》中,有一位以烈士陈然为原型的革命者形象——成岗,他被捕后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其中用夸张辞“……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表现了对无耻叛徒的蔑视和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8]红军从井冈山撤出后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因伤不能跟随大军行进的陈毅被中央决定留下来,让他率领红军游击队在南方坚持作战。有一次在被敌人重重包围的危急困境中,面对死神的临近,陈毅将军以夸张辞“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抒发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9]面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上的反华气焰嚣张和霸权主义横行,叶剑英元帅用夸张辞“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叶剑英《七律·远望》),来激励和振奋非洲人民的斗争精神。

[60]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用夸张辞“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表达了老百姓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深切缅怀之情。

凡此佳例,不胜枚举。由上述夸张辞的语言实践应用来看,夸张辞往往会以比喻、比拟(包含拟人与拟物)等修辞形式为载体来凸现“壮美”的美感特征。总之,能使读者或听者产生“壮美”的美感,既可以是一种雄浑的气象、奇丽的景象等意象或意境,又可以是一种壮烈的情怀、豪迈的气势等思想或精神。

其次,我们再看夸张辞的另一个美感特征——幽默

幽默,本是艺术美中喜剧的具体形态之一,通常是以某种荒谬、荒唐、滑稽的夸张形象出现,既令人发笑,又耐人回味。一般来说,夸张辞的幽默美感特征,既能从一般的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而更多的则是从小说、戏剧(戏曲)创作中体现出来。

我们可先看一些在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幽默美感——

民间传说中有一个讲苏东坡同苏小妹互相以相貌作诗取乐的故事: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用夸张辞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也用夸张辞对哥哥的络腮胡须反唇相讥道:“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于是喜滋滋地再用夸张辞挖苦哥哥:“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故事中的苏家兄妹相互戏谑,可说百无禁忌,所用夸张辞也全都语带双关,任你想象,给读者和听者以满满的幽默、风趣、诙谐之美感。用夸张辞来体现幽默美感的并不只是上面的一个故事传说,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用夸张辞来表现幽默美感的诗例也俯拾皆是,例如——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元·王实甫《西厢记》)

[3]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5]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元·徐再思《双调·清江引·相思》)

[6]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元·张可久《凭栏人·江夜》)

[7]回头看: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凌烟阁,一层一道鬼门关!险啊险!哪胜俺,日出三竿我未起,功名利禄不如闲!一口一块臭豆腐,味道鲜!(元·查德卿《寄生草·感叹》)

[8]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元·王实甫《长亭送别·滚绣球》)

[9]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元·无名氏《梧叶儿·嘲谎人》)

[11]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元·卫立中《殿前欢》)

[12]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3]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元·马致远《赏花时·掬水月在手》)

[1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元·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15]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元·王实甫《西厢记》)

[16]挣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元·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17]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元·周德清《双调·蟾宫曲·别友》)

[18]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离亭宴煞》)

[19]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宋·苏轼《无题诗》)

[20]游鱼儿见食不见钩,都只为半纸功名一笔勾,急回头两鬓秋。(元·不忽木《仙吕·点绛唇》)

[21]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元·马谦斋《双调·沉醉东风》)

[22]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元·乔吉《双调·卖花声·悟世》)

[23]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元·无名氏《醉太平·夺泥燕口》)

[24]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现代·张宗昌《咏雪》)

[25]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现代·张宗昌《咏闪电》)

从上面所摘录诗词曲中,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所有夸张辞的运用,大都是借助于比喻、比拟(包含拟物和拟人)的形式,来对客观形象或客观事物进行或放大、或缩小的变形处理,使其呈现出一种荒谬、荒唐、滑稽的夸张形象,从而引人发笑,引人品味,引人思考。

有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等诸多头衔的林语堂先生曾对“幽默”这样论述道:“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这三四种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不过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缓,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林语堂——论读书,论幽默》,当代世界出版社)可见,幽默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读听者有时能从一些具有幽默感的夸张辞中,明显感觉到写说者对他们所描述的人物或事物的辛辣讽刺之情。这也就是夸张辞“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闻者不惬于心”(汉·王充《论衡·艺增》)的一种特有艺术效果。如上面的[19][20][21][22][23]等诗例,以及随后将要列举的 [27][28][30]等诗例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使用的 [46][47][48][49][50][51][52][53][54][55][56][57]等歇后语,就都是在给人以幽默感的同时,又能感到有种强烈而辛辣的讽刺意味蕴含在其中。

善于运用夸张辞来表现幽默感的,不只是那些普通的诗人与文人,而且就连伟大的政治领袖也不时地运用夸张辞来表现其幽默感,通过一种意味深长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引发读者或听者的会心微笑与深刻思考。例如下面毛泽东的这几首诗词,就是在具有磅礴大气的同时,又具有幽默诙谐的美感——

[26]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七绝·咏蛙》1910年秋)

[27]托洛斯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峰。(毛泽东《七律·读报》1959年12月)

[28]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2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毛泽东》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

[30]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我们除了在诗歌创作中能看到、听到大量具有幽默美感的夸张辞,在小说创作、戏剧(戏曲)创作中也能随处看到、听到具有幽默美感的夸张辞。例如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小说中,在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红酋长的赎金》等小说中,在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小说中,在中国作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和剧本《茶馆》中,在中国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等小说中,在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喜剧中,在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戏剧中,还有在《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中国古典小说中——读者或听者都能读到或听到不少显示幽默与诙谐美感的夸张辞佳句。由于受篇幅所限,因而不便在此把在上述小说、戏剧(戏曲)中最能体现幽默美感的夸张辞部分精选出来供大家欣赏,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原著去亲身体验和感受什么是夸张辞的幽默美感。

当然,我们除能从文学作品中看到、听到大量具有幽默美感特征的夸张辞以外,其实在人们现实中所运用的生活语言里,也不乏许多具有幽默美感特征的夸张辞。例如——

[31]听人唱歌是要钱,听你唱歌是要命。

[32]学校的操场就只巴掌那么大。

[33]那个巷子里的酒,香得十里外都可以闻得到。

[34]新修建的马路可真宽,就是千军万马也能顺利通过。

[35]看他身单体弱的,只怕一阵风来就要被吹倒。

[36]这块巴掌大的地方还能开宴会?

[37]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38]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39]我渴得嗓子直冒烟,这时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40]他的肚量大得可以装下一头大象。

[41]瞅瞅你这头发,烫的跟鸡窝似的。

[42]他馋得像才从饿牢里放出来的。

[43]他这个吝啬之人,恨不得抠了自己的屁眼还要吮一下自己的指甲。

[44]他是个节俭之人,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45]他的花言巧语,简直能把水说得点着灯。

如果上面的夸张辞过于口语化而感觉不到幽默美感的话,那么,经过提炼和加工,并已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一种熟语——歇后语中的夸张辞,则一定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一种幽默的美感。例如——

[46]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47]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48]洗脚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49]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50]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1]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52]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53]乌鸦站在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54]裹脚布做鞭子——文(闻)也不能文(闻),武(舞)又不能武(舞)。

[55]水仙不开花——装算(蒜)。

[56]狗头上长角——装佯(羊)。

[57]猪鼻子插葱——装象。

[58]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9]瞎子点灯——白费蜡。

[60]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2]八仙聚会——神聊。

[63]草把子做灯笼——粗心(芯)。

[64]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65]老鼠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

[66]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6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68]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69]桌子下面放风筝——出手就不高。

[70]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71]聋子的耳朵——摆设。

[72]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73]打雷当作天裂缝——异(一)想(响)天开。

[7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5]屎壳郎搬新家——只会找死(屎)。

[76]酱缸裏泡石头——一言(盐)难尽(进)。

[77]一只狗三张嘴——不成器。

[78]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79]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子。

[80]厕所里装烟囱——臭气冲天。

综上所述,笔者对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最为生动形象、最具艺术表现力、最富思想情感内涵的夸张辞,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明确了夸张辞的心理基础是联想与想象,夸张辞的逻辑基础是真与度,夸张辞的美感特征是壮美与幽默。至此,我们在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如何巧妙而恰当地运用夸张辞来进行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那就要看各人的匠心与智慧啰。一言以蔽之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猜你喜欢

美感李白
万紫千红总是春
李白搁笔
李白: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