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当慎用物质奖励
2018-09-26季长冰
季长冰
笔者在听公开课时,多次看到有些授课老师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采用物质奖励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物质奖励,在教学中也确实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立德树人的课程功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物质奖励可能使培养“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的核心素养目标落空
采用物质奖励,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金钱关系,学生完成作业、回答问题需要老师用物质来交换,以至于老师不用物质奖励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物质奖励,使学生过于看重获取物质,把学习看成是有物质所得的活动,把获得奖品看成是学习的目标,而且对奖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达不到心中的价码便不愿意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学习、做事成为带有物质色彩的有偿活动而不是自发行为,这让学生变得不愿意关爱社会,认为付出就要得到回报,这样,就不能实现“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人”的德育目标。
二、物质奖励可能使培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核心素养的希望破灭
在有物质奖励的课堂上,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急切地想得到奖品,就会迫不及待地争取“先机”,这就使其不能很好地思考、组织语言,导致思维深度不够,学习效果不佳。当学生拿到奖品后,常常是欣喜并专注于奖赏物,甚至想立刻品尝到手的小零食。其他学生也会把视线和思维集中到获奖学生身上,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
三、物质奖励评价法可能使培养“能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无望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组的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第三组的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德西效应”。实验告诉我们,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让学生感到有兴趣,物质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只专注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物质奖励评价法可能使培养“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核心素养的愿望成空
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集思广益,促进思维发展,促進学生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然而,在奖品的刺激下,有些学生因怕奖品被别人所得,在小组讨论中不再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共享。这使课堂讨论失去意义,使“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影响。观察发现,小组讨论中少了热火朝天的争论,多了欲言又止的表情。在发言时,少有真知灼见的观点,鲜有语惊四座的论述。物质奖励在让学生变得自私、不愿分享、不愿合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物质奖励可能使培养“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核心素养的愿景难成
教师在用物质奖励时,如果奖品只给回答难题的同学,那后进生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如果为了激励后进生而将奖品发给后进生,那就使奖励带有主观性。既然大多数人都能回答,但他们无法得到奖品,那必然会让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不公平。
多次听课中都遇到过老师发放奖品后课堂上马上有了唏嘘声、哀叹声或不满声。得到奖品的乐滋滋,没得奖品的像泄气的皮球。更有甚者还表现出极度的不满,怨老师不公平,在后续教学中,这些学生明显地是带着情绪学习,没有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乱用物质奖励会损害思想品德立德树人的功能,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研究,不要跟风而行,慎用或少用物质奖励,多挖掘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真正乐学、爱学,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绿洲与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