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
2018-09-26杨菊
杨菊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又被称Bell麻痹,实质上就是指面神经管的内面神经发生了异常变化,导致非特异性炎症发生,从而导致周围性瘫痪发生,临床症状包括口眼歪斜、难以闭眼等,具有发病率高、发病人群范围广等特点,影响到了患者健康生活,故加强周围性面瘫治疗及护理是必要的,而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则能够提高周围性面瘫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对此,本文选择9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周围性面瘫95例,分为对照组(47例)和实验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面瘫诊断标准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照组47例患者中有27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年龄为10~60岁,平均年龄为(35.3±13.2)岁;病变部位:左侧面瘫患者25例,右侧面瘫患者22例;病程为5天~3个月,平均病程为(1.7±0.8)个月。实验组48例患者中有26例为男性,有22例为女性;年龄为8~58岁,平均年龄为(32.8±12.7)岁;病变部位:左侧面瘫患者28例,右侧面瘫患者20例;病程为6天~3个月,平均病程为(1.8±1.1)个月。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针灸护理(同实验组的常规针灸护理方法);实验组: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即在常规针灸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穴位按摩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常规针灸护理①确定主要穴位:包括攒竹穴、阳白穴、四白腧穴、合谷配穴等,然后根据《中医针灸》要求,使用正确的方法对这些穴位进行针刺;②对舌麻面瘫患者则需要在廉泉穴进行针灸治疗,以缓解患者面瘫的同时刺激患者味觉,从而恢复患者味觉;③主穴的针灸方法主要采用滞针手法,合谷配穴则采用平补平泄刺激手法进行针灸治疗,对于急性期面瘫患者,则需要控制好面瘫部穴的手法力度,避免因针刺过重而增加患者疼痛感;④针刺后的留针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的范围内(1d/次),一个疗程为10d[1]。
1.2.2 面部穴位按摩护理①先帮助患者取仰卧,以保证患者面部穴位按摩过程中的舒适度,然后按摩这将四指并拢,并将双手掌与患者的面部紧贴,对患者的迎香穴进行以由下往上用力推的按摩,待用力推到阳白穴后将两手分开并从患者的耳前轻轻滑下;②待患者的面部穴位按摩完成后,便用双手大拇指指腹对患者的太阳穴、丝竹穴、瞳子、承泣等进行轮刮;③太阳穴等按摩完成后将四指重新并拢,然后从下颌沿地仓用力向耳前方推;④食指、无名指在鼻翼两旁按揉迎香穴;⑤对头颈部则需要用双手大拇指指腹对准风池穴反复按揉; ⑥对于合谷穴则需要一手大拇指的第一关节横纹线,与另一只手的虎口条纹对准,然后按下,并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用两手的拇指指腹对前端的合谷穴进行按揉(2次/d,30min/次)[2]。
1.3 观察指标(1)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治療效果:①痊愈:患者面部两侧的对称且各区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患者能够轻度用力进行各种面部表情及活动;③有效:在用力的情况下能够将不对称两擦面肌矫正;④无效:面部两侧不对称情况完全没有改善且各区功能没有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并分别使用和t检验计数及计量资料,表示为(%)和(),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8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做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原因很多,诸如受寒、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自主神经功能退化或不稳等,均会导致患者面部神经营养血管出现痉挛,致使患者面神经缺血,甚至发生严重水肿,最终形成周围性面瘫,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了患者的健康水平,严重者还会因为面神经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到严重的压迫,最终导致可轴突变性,是患者面瘫无法恢复。
中医学则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劳作过度,导致患者的机体正气不足,使风寒风热很容易就进入到了患者的面部筋脉,致使患者出现气血痹阻和气机不调等不良症状,最终导致经筋功能退化失控,进而导致周围性面瘫发生”。中医学还认为“对患者足太阳、足阳明经筋、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等部位进行针灸和按摩,能够促进这些经筋功能恢复,从而缓解周围性面瘫”,所以在周围性面瘫护理中使用针灸配合穴位按摩能够促进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提升。针灸法不仅能够祛风通络,还能够调舒筋脉和调和气血,从而缓解面瘫;而手法按摩则能够对患者面部穴位进行刺激,以促进气血畅行和经络贯通,所以将针灸配合穴位按摩能够弥补单一针灸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
本研究显示,接受针灸配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只接受常规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优于针灸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高禹.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4):87.
刘嵬,赵志恒.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0):213-216.
李喆.穴位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575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