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健脾中药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8-09-26贺海花史晓娟姚金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抗结核补气肝功能

贺海花 史晓娟 姚金红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迄今仍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我国的结核病患者总数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需联合用药,药物种类多且疗程较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药物所致肝损伤最为常见且危害性最大[1],部分患者由于药物性肝损伤被迫中断治疗,甚至有极少数患者

因急性肝衰竭而死亡,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的肝损伤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对75例来我院就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补气健脾中药,观察其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肺結核的诊断标准,且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年龄34.3±5.7岁;继发型肺结核67,结核性胸膜炎4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例,结核性腹膜炎3例,均正常接受抗结核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心、肝、肾等严重合并症患者;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史患者;排除哺乳期或孕期女性;排除正在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对本次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患者;排除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表示配合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抗结核治疗均使用统一的方案,即2HRZE/4HR(10HR)方案,常规剂量,共治疗四周,对照组全程服硫普罗宁肠溶片,口服,100-200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气健脾中药。基本方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山楂炒、麦芽炒各10g,甘草5g,山药20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合并煎液,早晚各服用1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ALT、AST水平均用赖氏法检测,正常范围均为0-40IU/L;TBIL水平用改良J-G法检测,正常范围为0-17?mol/L[2]。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有腹痛、腹胀、肝区不适、厌油、纳差、恶心、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可对肝功能随时进行复查,必要时中断抗结核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的形式,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行检验,检验的水准a=0.05,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肝损伤9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治疗后肝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ALT、AST、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采用补气健脾中药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四君子汤源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临床常用的益气健脾基础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证,是补气的基本方,本研究所用方剂即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健脾化湿药物,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白术苦温,有健脾益胃,燥湿和中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能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其水煎液能防治小鼠CCL4所致的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增长,降低升高的ALT水平,;茯苓甘淡,利水湿,增加补脾之功,具有明显扩血管作用,苓术共用,使健脾祛湿之功明显增强;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方中补益中气的药物治疗脾虚,配合祛湿药物以助健脾之功,治疗中随证加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结果表明,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12.00%,对照组为29.0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肝损伤发生率较低,表明补气健脾中药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补气健脾中药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使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肝损伤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改善,在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红艳,张燕,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39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2045-2046.

闫卫彬,卢立国,李秀珍,硫普罗宁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093-4094.

猜你喜欢

抗结核补气肝功能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检测新方法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
SF?6气瓶加热服的研制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