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尿毒症患者上肢感染创伤弧菌后的护理

2018-09-26张鸣陆世颖李海兰曾红莲梁坤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弧菌前臂患肢

张鸣 陆世颖 李海兰 曾红莲 梁坤凤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创伤弧菌,或称为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创伤弧菌感染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感染后首先出现急性畏寒、发热、24~48h 内出现手背或上肢肿痛及蜂窝组织炎,伴渗液、皮肤出血性大疱或溃疡、坏死等,手背病变进行性加重并迅速扩展到整个上肢,而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我科在救治1 例上肢感染创伤弧菌患者时进行了早期外科治疗及有效的创面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救治,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 岁,患者因 “因维持性血液净化6年余,左上肢肿胀3天”于2017年 5 月21 日至我科住院,诊断:1、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2、左上肢肿胀感染(创伤弧菌感染)。入院时血压为74/47 mmHg,体温为38.1℃,伴胸闷、心悸、乏力等不适,左上肢前臂皮肤可见散在淤血伴肿胀,局部皮温升高,肿痛波及左上肢上臂。患者诉4天前血透后清洗海鲜,出现左手背发红、肿胀、疼痛,伴发热、畏寒、寒战,体温最高 38.2℃。在当地经过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本次入我科后,5月21日开始遵医嘱予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同时遵医嘱给予适当三七粉和利多卡因调配后外敷。持续4天后,左前臂敷料可见淡黄色分泌物,可见左前臂泛发新生肉芽,中间有少许白色浓胎覆盖肉芽周边,散在皮肤脱落、左前臂尺侧可见一约4×6cm皮肤坏死,皮肤发黑。继续依次遵医嘱给予派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莫西沙星、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司他丁等抗感染后,左前臂肿胀稍好转,无明显疼痛,泛发水肿性红斑减少,瘀斑、水泡减少,有坏死,水泡破潰,有少许浆液渗出,仍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8.3℃。患者于 2018 年 7 月 03 日转入骨科行左前臂清创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院期间左前臂有新生肉芽,同时合并有坏死、脱落、炎症组织,继续遵医嘱予抗感染、加强换药等对症处理并查血象、肝功能基本正常,于 8月 11 日病情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在当地行血液透析治疗,因左上肢皮肤黏连,现未使用左上肢。患者目前左上肢肢体基本功能正常

2 护理

2.1 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入院前体温已升高,血压下降。入院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予吸氧、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用微量泵泵入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并根据血压及时调整。注意监测体温,做好高热护理,及时降温。

2.2 病情观察 尿毒症患者感染创伤弧菌后可直接损伤各脏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休克、急性呼吸衰竭、血小板减少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后果,进而危及生命。故护理时,应定时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和神经精神症状,预防脑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1]应密切观察患者左上肢皮肤状况:局部是否有肿胀、疼痛、红斑及瘀血、瘀斑、坏死等,注意患肢肢端血供,尤其是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搏动情况。

2.3 患肢护理 据报道,及时、彻底的外科清创术可使创伤弧菌感染死亡率从66%~100%下降至 25%~38%。[2]该患者于2018 年 7月 3 日行左上肢清创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肢护理包括:(1)术后创面用硝酸银+保护膜包扎;(2)抬高患肢,防止创面受压,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水肿;(3)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清洁;(4)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渗出、皮肤温度、肢端血运、内瘘震颤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动态评估及记录;(5)植皮加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关键,负压维持在-40~-60 kPa;(6)创面严密封闭,引流不畅时用 20 mL 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生理盐水 10~20 mL冲洗管道[3],创面引流量连续7天少于5mL时停用负压吸引;(7)每班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

2.4 心理护理 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加上肢体剧烈疼痛和特征性的皮肤病损使患者痛苦不堪,患者面对死亡或截肢的危险,易产生恐惧和死亡心理。这例老年患者因经济条件适中,儿女不在身边,患病后一直规律血透,自从出现手背到上肢溃烂后患者和家属都出现了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首先应积极安抚患者情绪,给予相应心理疏导,适当予镇痛、镇静,保持环境的安静与舒适,用坦诚的态度进行交谈,以取得配合,以免延误治疗。

3 讨论

海水、海鱼、贝壳类是创伤弧菌感染的主要媒介,经常生吃海鲜和身体上的伤口接触海水均可导致感染。该病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故医务人员应该有敏锐的职业嗅觉。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史,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对肿胀肢体进行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等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在护理该患者当中也发现,持续负压引流能刺激组织新生良好的肉芽创面,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组织的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半透生物膜将开放切口闭合,使组织渗出液经 VSD 膜滤过,将无营养的坏死组织废物经硅管引流,保持切口清洁,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引流方式[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路 杨,冯洁惠,等.1 例下肢创伤弧菌所致脓毒血症的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第 16 期(下半月版)

卢中秋,李秉熙,黄唯佳,等.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 学特点[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 5) :378.

王笑笑. 1 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2B):47-48.

孙银梅,王筱霞,段吉霏,等. VSD 负压引流敷料治疗大面积感 染创面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 3( 9) :130.

猜你喜欢

弧菌前臂患肢
注意:这种菌很“要命”
美味海鲜为何会变成致命毒物
小动作缓解肩周炎疼痛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一则病例引发有关弧菌对淡水养殖影响的思考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