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2018-09-26刘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科人性化产妇

刘佳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在医院护理体系中产科护理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护理的关键点就在人文关怀上,只有为患者提供更为需要的护理服务,才能为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局限性显著存在,而护理的侧重点一旦集中在常规护理上,而忽视对细节要素的考量,就会导致提供的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产科护理工作应当将眼光放远,通过创建人性化护理环境、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舒缓患者的焦虑及压力,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本院以产妇护理为主导,展开了对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的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到我院生产的产妇中随机选择300例,并将其以一比一的比例划分到对照组及观察组中,以每组150例的人数为主导,首先对产妇年龄及个人生产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4.3)岁,其中产妇人数是89例、经产妇为61例。而对照组产妇的年龄最小的是19岁,最大的是41岁,平均年龄为(32.6±4.7)岁;其中产妇人数为85例,经产妇65例。通过对两组产妇的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具有统计学价值,因此作为参照数据进行研究。

2.护理方式 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下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以人性化护理为主导,实际护理中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产妇的实际需求为核心,为其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服务,通过语言及行为引导,创设出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促使流程化项目中人性化始终贯穿其中,促使其服务品牌及口碑得到完美塑造。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工作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及沟通,精准把控产妇的实际需求;重点强化与家属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密切配合为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基础,维护产妇的知情权;真正做到了解产妇心情,内化其感受,从而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其次,对于产妇来说,从怀孕到生产都始终被幸福所笼罩,但是生产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初次生产的产妇更是如此,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及教育工作,潜移默化的引导及帮助产妇进行更为强大的心理建设,从而不断适应接受母亲的新身份。产妇在进入产科等待生产的前期,周边环境及护理人员都是较为陌生的,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知识为孕妇讲解生产、后期哺乳及婴儿护理等知识,在获得孕妇信任的基础上,舒缓孕妇临产前的紧张感及不适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给孕妇分析顺产及剖腹产的优势及劣势,以孕妇的身体情况为基准,帮助孕妇选择适合、风险最小的分娩方案。第三,人性化护理的工作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护理前后,不可或缺的是给予孕妇以贴心的陪伴及保护。在孕妇生产前期,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孕妇足够的心理疏导,并以一对一的形式与孕妇进行专业交流,帮助孕妇调整分娩心态,以更加从容及坚定的信念克服对分娩的恐惧,从而合理缩减分娩阶段的安全隐患。在孕妇分娩时,护理人员应当对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并在发生非常规问题时及时将其解决。尤其是在孕妇分娩以后的两个小时内,护理人员应当时刻陪伴在孕妇的身边,给予他们更加周到、专业的照顾,以心理护理为主导,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改善。最后,在孕妇完成分娩并恢复体力后,护理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为母婴创设接触机会,激发产妇的母爱,并真正体会到作为母亲的喜悦。运用专业知识,指导产妇用母乳对婴儿进行喂养,将婴儿护理技巧传授给患者。在产妇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往往较为虚弱,作为保养身体的关键时期,孕妇需要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尤其是个人卫生,应当时刻保持清洁,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不良问题。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引导孕妇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并分享初为人母的喜悦,避免出现产后抑郁并发症。在产妇出院的前期阶段,应当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將后续婴儿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要点传授给孕妇。

3.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生产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并在获得患者满意度结果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及对比组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的衡量指标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环境的创设质量等,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导,将产科护理质量划分到满意及不满意的理论范畴中。应用相应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及研究,判断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对本院300例患者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小组中,呈现出的数值存在较大差距。以孕妇生产后的并发症为主导,观察组总共出现3例,占总数的2%;对照组一共出现了18例,发生几率为12%,因此不难发现,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二者的对比差异小于0.05,这就说明研究价值较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患者满意度为主导,观察组患者大多较为满意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满意度指数为99.3%,而对照组应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相应缺陷,这就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有所下降(77.4%),在150例患者中满意的有112例,通过差异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小结

产科护理以一般的护理工作相比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孕妇在怀孕到生产、乃至分娩后期的心理变化较大,并且产妇在生产前需要面对的问题较多,而医院环境往往为较为陌生、冰冷,一旦产妇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再加之缺少积极有效的心理引导,就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因此,产妇需要在分娩前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以更加舒缓的心态去面对生产,进一步提高分娩效率及安全性。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给予孕妇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应当从产妇的角度去看待及思考问题,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优化,让产妇在住院阶段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关心及爱护,便于产妇后续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

本院为住院分娩的150例产妇应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其结果和常规的护理相比呈现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9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提升产妇的舒适度及安全性。由于孕妇分娩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因此,其生产前期及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心理压力,一旦孕妇保持这一紧张情绪进行分娩,或者是护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产妇生产后的抑郁程度不断加剧,这就需要以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为核心,为孕妇待产及生产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以更高品质的护理帮助孕妇从孕期到哺乳期的过渡。因此,人性化护理应当在产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产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景成芬.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家庭医药, 2016(8).

李志敏.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探究[J]. 中外医疗, 2013, 32(26):175-176.

猜你喜欢

产科人性化产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