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护理(PDA)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18-09-26宋婷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腕带条码护理人员

宋婷莉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系统合理运用无线网络、二维条码识别、手持移动终端轻便等技术,可达到HIS、电子病历无缝连接的效果,进而能够将护理人员的工作延伸到床边,达到实时和量化护理管理的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102例接受移动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护理服务中应用移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了102例接受移动护理患者。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58:44;年龄区间为6~88岁,中位年龄(47.5±4.4)岁。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接受移动护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加以临床统计处理及分析、处理。

1.2 方法 实施前,实行常规护理。实时后,采用移动信息系统做好护理工作。首先,使用二维条形码腕带、RDID标签,在患者入院后统一发放RFID标签。然后,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条码打印方式制成腕带,通过PDA对腕带二维条码/RFID标签实行识别。然后,通过PDA对患者腕带条码、药物实行识别。若信息保持匹配状态,系统会自动完成核对程序工作。反之,系统会显示不匹配现象,发出声音/振动报警提醒。为保证患者能及时查询检查信息,护理人员可在床旁陪同患者,保证各项检查结果均准确,进而利于护理人员实施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实行针对性指导。同时,系统可设有不同类型的护理记录单、体温单,在床旁采用PDA做好相应的信息录入工作,数据回传采用自动生成记录单方式显示。护理人员可在床旁提取检验信息,抽血前通过PDA对患者腕带条码、试管条码进行扫描。待核实信息无误后,可进行采血操作,避免发生标本采集差错事件。PC端能查询护理人员遵医嘱行为,如:输液、停止输液、巡视等,从而提高输液的整体质量,实时监控数据。PC端系统,利于采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和输液巡视、病房巡视等信息。此外,还应做好开具输血醫嘱、采血样、送血样、血液发出、病区血液接受等核对工作,主要的目的:保证输血的安全、可靠,使得所有流程均能更加清晰。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对实施前、实施移动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判。评判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其中前两者的总和×100%,即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其中,例数方面以“n”的方式表达,组间对比均按照“%”、方式表示,经X?实行统计学检验。这时,组间对比为“P<0.05”,即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实施移动护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实施移动护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结果证实为:85.29%、96.08%,差异性显著,P<0.05

2.2 实施移动护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本次研究选择了48名护理人员,比较护理服务中实施移动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详见下表。

3 讨论

住院患者、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为比较直观、客观。所以,能够直接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移动护理PDA,主要能够借助无线网络技术的作用,经无线网络做好信息系统网络的实时连接工作,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移至病房床旁[2]。这时,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实行输液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实施移动护理,能及时获得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等信息,做好床旁记录工作,防止发生护理差错情况,还可缩短护理人员书写的时间,有更多精力和时间陪伴患者[3-4]。在实施移动护理期间,可为所有患者佩戴条码腕带,条码腕带中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可准确核对患者的信息,从根本上避免发生医疗差错情况。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采用移动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文书合格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开展较快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对自身病症有基本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PDA可按医嘱落实各项工作,明确具体时间的具体任务、给药方法等,且能及时保存具体病情观察时间、观察数据信息,严格按照医嘱操作。可见,床边实行移动护理的过程,运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开展护理工作,能保证护理工作的实效性。

护理服务中,实施移动护理后,可将护理工作在床边执行,自动生成护理文书。如此一来,护理人员在病房提供护理服务时,可完成文书工作,合理分配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5]。床边开展护理工作时,经移动护理查询功能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和患者、患者家属间的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移动护理系统护理工作流程中,各项护理工作在操作前,均需做好信息校对工作,严格按照查对机制落实工作,从而控制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中应用移动护理,可及时实行查询,明确工作人员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帮助护理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此外,移动护理的实施,还能提高护理管理效率,以智能化方式充分发挥护理文书的作用,实现信息共享效果。这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均减轻,能够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指导,使得护理流程更加规范。

总而言之,移动护理在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和责任意识,不断改进、完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李旭.PDA与移动护士站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7):113-115.

王在远,李大严.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移动护理信息系统PDA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9):101-102.

郝二美.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3):57-58.

黎铭.PDA与护士移动站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77-277.

马如慧,薛嵛丹.智慧医院建设中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我院的建设与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2):94-96.

刘喜平,毛秋云,张秀云等.基于移动护理理念下健康宣教模块的构建与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9):42-44.

猜你喜欢

腕带条码护理人员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商品外包装条码符号彩色化设计浅析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电腕带”遏制购物欲
提高烟包条码印刷质量的方法
Misfit×Swarovski
Misfit EKOCUCLE腕带
“电人”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