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语文课堂复习也要渗透文学味

2018-09-26赵源源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三语文

赵源源

摘 要:语文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一门学科,现在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这足以看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处于高三的学生不仅要把语文的基础知识记牢,还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文学知识的渗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成绩逐步提升。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复习;文学渗透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它不仅在文化素养的培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我们的高考复习中的复习重点。因此,我们平时需要给学生们加入一些文学教育,从而让学生们在一个富有文学知识的海洋中学习。这样才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一、高三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我们深知学生的压力,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一个学生如果只复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显然他们会在考试中的文化知识内容中取得高分,但是语文的最后一个写作大题,却是许多学生的痛处,有些学生就是输在了最后的写作上。写作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文学教育,而且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学生们需要日积月累,反复阅读经典文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学生打造良好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应考中能够从容应对。

高三的语文课为了应对应试教育,为了能获得优异成绩,越来越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更多的像是理工科一样的背答题模式,却没有让学生做到从文学角度上的思考,越是这样的教育,越是无法培养出真正热爱语文,热爱文学的人。语文是对中国千年历史的解读,培养的是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优越感,而不是一群又一群的应试机器。

二、高三语文课堂复习文学教育的现状

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只会让学生们啃课本,却忘了语文的学习是要有强有力的文学素养作为铺垫的。老师们普遍抓学生的课本学习,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语文学习是要以文学素养为基础的。

首先,随着社会的發展,电子产品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让我们的学生把课下时间都留给了电子产品,现在很少会有学生在平常学习之余手捧一本文学书在钻研,大多数都是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电子产品有了兴趣,就连阅读都是通过电子书,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阅读网络小说,这使得许多学生陷入网络小说的热潮,渐渐疏远我们的经典文学,我们作为老师可能不能去完全阻止学生诵读这些网络小说,但是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兴趣转移,网络小说是可以在学习之余娱乐的,但是不可深度阅读,我们需要将学生的精力转移到诵读文学经典上来,毕竟学习、考试才是学生的天职。

其次,在我看来,学校在教学的前提下首先想到的是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毕竟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然而,我们一味的让学生读死书,读课本只会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虽然这样会提高学生的笔试能力,但是却大大的将学生的文化知识给削弱。我们可以用因小失大来形容我们的教学,毕竟课本知识的学习是阶段性的,而文学教育却是永久性的,我们的学生在不同年级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同的,而我们的文学教育却是相同的,都是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学校会举行许许多多的比赛,例如,数学、物理竞赛,而关于语文文化的比赛却很少见,这也表明了个别学校不重视文学的教育,从而让学生没有机会接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加大文学教育渗透力度的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

语文基础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死读课本。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适当的改变教学观念,我们既要重视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也要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文化教育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辅助学习工具。只有这样,学生既能学好语文基础知识也能够打好自身的基础文化素养。我们可以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选取几个好的片段给学生们讲解一下,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经典时,做好积累,老师们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们了解得更多。

2.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

高三语文教师要很好的抓住文学教育的精髓,要及时为学生们灌输一些极好的文学素材,为他们讲解一下经典文学的背景与作者的写作目的。老师们还需要捕捉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不断挖掘经典文学的蕴意,从而让学生对经典文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对语文的学习更加热爱。

3.勤于观察和积累。

我们生来并不都是善于阅读,喜欢阅读的人,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不断地积累,学习,并且将自己所读的文学与我们的生活进行联系,解剖,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学生们在阅读时不仅仅是用眼睛去阅读,更多的是让学生们要用心去阅读,要动脑,要用心灵与书中人物进行沟通。

平时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持之以恒。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多多积累导致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好习惯,多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并且每天都去多读几遍,那都是智慧的结晶,学生们要取其精华,要学习名人的思想,才能够让自己也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学生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思想,只有坚持不懈的做,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文化功底。

4.挖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把学生的文学兴趣带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们灌输一些文化知识,让学生们在无形中对文学产生热爱,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打开书本,品读书中的精彩。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改革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知道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未来,希望看到的不是提笔忘字,不是一年阅读一两本书,而是从这个时候就能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始终保持着对汉语,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这才是语文素养教育带来的好处,而一味的强调成绩,结果,妄图通过捷径达成目的。

在高三教学中融入文学味,依旧注重素质培养,对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的目的也绝不会背道而驰,恰恰相反,只有学生有语感、有热情,才更会使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
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高三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三语文高效早读模式建构的策略探索
如何高效讲评高三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