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析

2018-09-26史敬文

山东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史敬文

摘 要: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毛泽东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经过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就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构想,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世情和国情的变化,相继制定和执行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对今后我国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提供历史经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规定了我国今后三十年的走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目标导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1.1“两步走”战略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两步走”战略作了完整准确的表述:“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大体与国际接轨;第二,全面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特别是工业能走在世界前列。”①这个“两步走”战略,是毛泽东及其其他领导人立足中国的实际,制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进度表,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开端,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2“三步走”战略方针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国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结合对毛泽东“两步走”发展战略的认识和延续,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己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②“三步走”战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下,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发展战略,既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也看到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为中国发展明确了大的发展方向。

1.3“新三步走”战略方针

1997年,我国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戰略目标,党的十五大在内外形势分析的基础上,细化了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③这是江泽民在二十世纪后期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明确了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引导。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4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谋划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清晰擘画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的制定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丰富了我党对发展战略的认识,为中国今后30年的发展提供了发展遵循。

从毛泽东“两步走”发展战略到今天习近平“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即明确任务又指明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不断探索以及认识的深化。今天,我们坚持“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构建了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延续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两个十五年战略步骤是我党正确审视了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作出的正确战略,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它是我党在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提出的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更加全面以及将目标提升到更深层次。

2.1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

十九大上对我国发展战略的设想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我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前十五年,并对那时我们达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⑤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多个领域细致的阐述,创新的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前15年。

2.1.1当前中国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国家稳中求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国际地位也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这样的国内外大形势大环境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更加和谐的环境,使我国具备了提前十五年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可能性。

2.1.2各领域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建设要求。有了目标才有计划性、才能创造效率最大化。十九大上作出的发展战略及基本方略,为我国各方面建设指明了途径和目标,使各个领域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使得各领域发展效率得到提高,速度得以加快。我国各个领域发展速度加快,为提前十五年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目标提供了条件。

2.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升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对那时达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体现进行了预见性阐述:“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⑥从这一目标的设定及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一目标不仅实现了将美丽加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而且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飞跃,丰富和发展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我国发展目标的深化和升华。

2.2.1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目标的丰富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2050年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布局中加入美丽,体现了我国发展更加全面,涉及领域更加宽泛,实现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需要的发展是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生态现代化,才能为人民生活、为社会生产创造更好的环境,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创造条件,更好的促使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2.2.2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强国”的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设定,不仅满足于我国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而是到2050年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更高,跃居现代化强国行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华民族富起来了。在2050年我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中华民族强起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梦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现代化强国的提升,也体现了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到了更高的层次。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制定和落实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经过十五年发展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和发展,相互贯穿,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党在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安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领导集体的长远发展目光和战略思维,对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目标引领

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是在即将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对第二个百年发展战略的细化和丰富,指明了我国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方向。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就有可以沿着方向努力。党的十九大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向第二个百年计划进军的战略安排,即分为两个十五年阶段,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国今后30年的发展目标做了科学规划,成为我们各领域团结奋進的方向,引领我们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2行动指南

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步骤作为奋斗目标,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发展基调,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九大上对“两步走”所达到的社会的多方面表现进行阐述,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明确了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新“两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指南。

3.3精神激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把原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丰富了战略目标的内容以及把目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不仅增加了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而且激发了人们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奋斗激情。对于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华夏儿女来说,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⑦我国针对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以及各领域发展规划,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十五年,增加了人民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我国对第二个阶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设定,激发了人民更大的奋斗热情和使命感,使命在肩,唯有意志进取,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奋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对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对发展战略的深化和丰富是以习近平为核心党综合分析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作出的科学判断,对我国今后30年的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引及行动指南,同时,也激发了群众的奋斗激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①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439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1987:17.

③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69.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23.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23.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23.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9.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