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小梁切除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9-26邓慧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青光眼临床疗效

邓慧华

【摘要】 目的:对单纯小梁切除术与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高眼压青光眼患者84例(88眼),其中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患者32例(33眼),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52例(55眼),观察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Ⅰ度、Ⅱ度浅前房发生率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631、5.217,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组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明显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滤过泡形成率明显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6.000、5.871,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完全控制率较高,控制失败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444,5.2147,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眼压控制效果优。

【關键词】 单纯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4.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4-00-03

青光眼是一种眼科常见的致盲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机制复杂,主要是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压持续升高,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神经长时间压迫,最终视神经不可逆损伤,是目前致盲率较高的眼科疾病[1-2]。青光眼以高眼压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早期手术治疗降低眼压,解除视神经压迫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来说至关重要。手术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有单纯小梁切除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两种术式,本文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患者84例,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观察,为临床工作中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高眼压青光眼患者84例(88眼)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青光眼;(2)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均>1/2圆周;(3)使用3种或3种以上药物均不能将眼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2)患眼有手术史患者。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其中男50例(53眼),女34例(35眼),术前平均眼压(41.2±3.5)mm Hg,平均年龄(59.3±10.9)岁。将所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复合小梁切除术组,单纯小梁切除术患者32例(33眼),其中男20例(21眼),女12例(12眼);平均年龄(60.42±11.61)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52例(55眼),其中男30例(32眼)、女22例(23眼),平均年龄(57.17±8.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青光眼分型、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 (1)以穹隆部结膜为基底制作合适球结膜瓣,电灼止血,同时制作巩膜瓣(大小约4 mm × 4 mm,厚度约0.5 mm);(2)穿刺放房水,采用15°乳化手术刀对透明角膜前房实施穿刺,放出前房内房水降压;(3)放棉片,将丝裂霉素C棉片(剂量为0.25 g/L)放置在巩膜瓣处3~5 min;(4)冲洗,采用100 ml生理盐水对巩膜瓣实施冲洗;(5)切除小梁组织,切除适当大小的小梁组织 (组织大小为1.5 mm ×1.5 mm),并切除其周边虹膜;(6)缝合巩膜瓣、球结膜,复位巩膜瓣后,缝合巩膜瓣(10-0尼龙线),经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形成前房,调节巩膜瓣缝线的松紧程度至滤过量合适,在巩膜瓣两侧中央留置一根调整缝线,缝合球结膜(8-0缝合线);(7)下方球结膜下注射5 mg/ml地塞米松注射液(生产厂家: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30)0.4 ml+8 U/ml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96)0.5 ml。

1.2.2 单纯小梁切除术组 手术步骤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基本相同,但是手术中不需要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即无步骤(3)。

1.2.3 随访 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术后两种术式患者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及眼压控制情况。

浅前房分级:Ⅰ级中央区前房形成,周边部虹膜与角膜接触;Ⅱ级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但晶体表面与角膜内皮仍有一定间隙;Ⅲ级前房消失或无前房,虹膜层、晶状体前表面与角膜完全内皮粘连。

滤过泡形态分型:共分4型,Ⅰ型为微囊状泡,Ⅱ型为平坦弥漫型,Ⅲ型为瘢痕泡型,Ⅳ型包裹性囊状泡。前两型为功能性滤过泡,后两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

眼压控制标准:完全控制,患者术后未用任何降压药,其眼压≤21 mm Hg;部分控制,患者术后采用1~2种降压药物对眼睛进行降压,使其眼压≤21 mm Hg;控制失败,患者术后使用3种以上的降压药对眼睛进行降压,但眼压仍然>21 mm Hg,需要再行手术[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浅前房发生率比较

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Ⅰ度浅前房发生率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发生Ⅰ度浅前房的4眼经过散瞳、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前房恢复正常,单纯小梁切除术后发生Ⅰ度浅前房的9眼经过同样处理,有2眼恢复正常,有7眼未见明显改变;单纯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后Ⅱ度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处理,无明显改变,见表2。

2.2 两组滤泡形成情况比较

复合式小梁切除组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明显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P<0.05),见表3。

2.3 两组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完全控制率较高,单纯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失败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和难治病之一,多年来,手术治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单纯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常用术式。单纯小梁切除术作为过去常用的传统术式,以手术步骤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深受术者及患者的肯定。但近年来,因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存在较大的争议[4-5]。

本文中,实施单纯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非功能滤过泡形成率及术后眼压控制失败的发生率均高于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患者。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巩膜瓣太薄;(2)小梁切除长度与巩膜瓣等长;(3)结膜瓣渗漏;(4)脉络膜脱离;(5)恶性青光眼[6-8]。与单纯小梁切除术相比,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手术步骤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巩膜瓣处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放置丝裂霉素后,一方面增加了巩膜的厚度,另一方面減少了结膜瓣的渗漏,从而大大降低了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青光眼术后非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主要与纤维组织的增生从而形成通道瘢痕。有研究指出,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能有效抑制纤维细胞增生,从而延缓滤过通道瘢痕的形成,减少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后联合可调节缝线缝合,可以降低早期滤过功能过强引起的浅前房及低眼压等的发生率,是增强对眼压控制控制的有效方法[9-10]。但运用丝裂霉素C棉片时需避免高浓度及放置时间过长。另有研究指出,丝裂霉素C棉片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有持续性低眼压、苍白滤过泡、造成角膜和结膜上皮缺损、伤口渗漏、前房变浅、脉络膜脱离、滤过泡破裂及感染、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白内障加重发展等,但短时间放置及低浓度可以避免这一毒副作用[4,10]。因此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C棉片放置的时间及浓度必须严格把握,不然会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青光眼手术治疗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相比,浅前房的发生率较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较高,对眼压的控制也更优,可以作为临床上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聪慧,向琳,梁丽洪,等.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10):1110-1112.

[2]罗琳,张捷,于海涛.不同疗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9):1295-1297.

[3]潘绍新,赵桂秋.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206-1208.

[4]叶雷,刘志才,完夏冰.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防盲技术,2017,12(2):74-77.

[5]赵思山,陈琛,李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临床处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8):68-69.

[6]吾尔尼沙·喀哈尔.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因素及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39-40.

[7]葛红卫.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处理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6,36(26):85-87.

[8]毕雪梅.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临床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323-324.

[9]欧阳高翔.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48-49.

[10]王灿.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684-685.

(收稿日期:2017-12-01)

猜你喜欢

青光眼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青光眼能治好吗?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