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2018-09-26黄筱菊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图书课外阅读读书

黄筱菊

阅读是一个人的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最伟大的教育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让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永恒的追求。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快乐阅读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已成为阅读的基本要求。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一、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如果一开始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的语文知识。多读课外书,培养阅读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的老师;一份好报,就是一位好的朋友。引导孩子勤于阅读好书好报,从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儿童爱美的情趣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情操,发展孩子的智能。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孩子们博览群书,从而开拓视野,启发思路,让他们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书海中欢快地采蜜,一定会酿造甜美的蜜糖。这是老师最喜欢看到的场面。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妨做一下尝试: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得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一课时,我出示图片:松鼠、松果。询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而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孩子们被我一激,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又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在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里静悄悄地──(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生观看)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边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童话剧,是什么呢?听!(师动情地朗读,讲述童话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进入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来有情有趣。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柳树醒了》一课,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在学习第一段,体验小路的美丽之后,教师引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美丽的小路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瞧,现在的小路变成了──(多媒体出示“苍蝇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学生的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如果你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在这情感基础上,让学生读读课文,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的“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等3句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学生又怎会不乐学呢?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教师传授学业要授之以渔,首先必须让学生识别何为鱼。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的限制又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很多家长也是以为看的书越多越好,贪多求量。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要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多读书。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粗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讀”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杂志,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之后,以上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的内容可略读,浏览精彩的部分可精读。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列宁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碰到学生喜欢的好词好句、妙语佳段,就要学会做笔记了。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好词好句,仿写句子;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先让学生读一读、圈一圈。圈出读书中的生字、新词;再利用工具书弄懂这样的生字新词;再让他们划一划、想一想。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然后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四、营造氛围,快乐阅读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下读书。

1.调查本班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

2.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读书活动提供优良的条件,拓展读书活动空间。

3.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4.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并做好阅读读书笔记(定时检查)。

5.成立读书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记载小组成员的读书情况,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阅读计划。

6.重视环境的布置,营造书香氛围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充溢着浓烈的书香。在教室雪白的墙壁上贴一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等。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

7.设计班级读书宣言、行动口号。每位学生都要会背诵班级读书宣言与行动口号。

8.图书角建设:积极发动学生将家中的藏书有选择性地带到班级里来。图书以每位同学自由捐赠为原则,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读物的落实,由专门班委负责登记。

9.制定图书借阅制度,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所有书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保持书本清洁整齐,表现班级同学对书本的热爱和尊敬。开展“图书交换站”、“好书大家看”活动。

五、及时鼓励,坚持阅读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学校领导每学期对各班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还有阅读成果展评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讀,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远。

“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让童年伴随书香成长”“读书吧,让好书伴随我们快乐地成长!”朱永新教授曾指出:“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而我们可以坚定地说:“我们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倾情用一身书卷味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正用一路书香温润儿童精神成长。”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享受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猜你喜欢

图书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