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澄海蜈蚣舞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2018-09-26蔡佳蓉
[摘 要]澄海蜈蚣舞是清末广东澄海民间艺人陈成锦等受蜈蚣肢体动作的启发而创作的动物舞蹈,包括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美,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间舞蹈的重要形式之一。澄海蜈蚣舞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神奇瑰丽的色彩,焕发出现代民俗艺术的独特光彩。2008年6月15日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关键词]澄海;蜈蚣;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广东澄海,每逢社日或重大的喜庆活动,总要组织举行民间锣鼓队、涂戏、标旗队的游行演出,其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形式,而压轴表演的一定是西门大型动物舞蹈——蜈蚣舞。
在中国民间动物舞蹈中,蜈蚣舞是最具独创性的。在全国林林总总的动物舞蹈中,澄海蜈蚣舞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它既不是从外地引进,也没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澄海本土创新作品。
一、澄海蜈蚣舞的历史渊源
(一)动物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的理论家、艺术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的共同观点认为舞蹈起源于原始人类共同的社会劳动生产。具体地说有起源于巫术宗教的,是为了祭祀和娱神媚神的需要;起源于游戏,是为了满足自娱愿望等等。最初的舞蹈除了出于信仰崇尚因素的摹仿动物图腾之外,有的是为了重温狩猎的欢乐和引诱猎获对象上当、使狩猎成功才衍化出摹仿动物的舞蹈。《尚书·益稷》里有“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的记载。摹仿动物形体行为习性的舞蹈在民族民间舞中较多,例如傣族的“大鹏鸟舞”、“马鹿舞”、“鱼舞”、“鹭鸶舞”、“鸡舞”,鄂温克、鄂伦春族的“野猪搏斗舞”,鄂温克族的“跳虎”,白族的“禽鸟类舞”,拉祜族、独龙族的“猴捉虱舞”、“喜鹊舞”,佤族的“狩猎舞”,藏族的“孔雀吸水舞”等。
2、潮汕地区动物舞蹈的形式
具体到潮汕地区来说,已知的动物舞蹈有蜈蚣舞、鳌鱼舞、孔雀舞、双咬鹅舞、麒麟舞、龙灯舞、鲤鱼舞、醒狮舞、舞九鳄、舞龙、布马舞、啄鹤舞、水族舞等十余种之多。可以说,所有的动物舞蹈题材,都来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或传说中带有象征吉祥的动物,都有温顺美丽、可爱可亲的共性,这是因人类固有的审美特点形成的。即便有“野猪”和“鳄鱼”等凶猛动物渗杂其间,也无不是表现人类降服凶顽,显示力量的激情与美的张扬的。在众多的动物舞蹈中,很多是共有的,只是不同的地区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狮舞全国各地都有,但南北有分,具体表现在北狮的粗犷威壮和南狮的矫健灵巧。但以动物蜈蚣出现的,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异类。
3、澄海蜈蚣舞的起源
蜈蚣属节肢动物门唇足纲 (Chilopoda)种类,俗称百足虫。体细长,背腹扁平,胸部及腹部结合為躯干部。躯干部除最后二或三体节外,每一体节具有一对足,适于快速爬行。蜈蚣体内蓄有毒液,附于毒爪,并利用毒爪攫捕猎物,可使被咬者中毒。蜈蚣喜生于潮湿阴暗角落,潮汕地区多见,可算得是恐怖可怕的百足毒虫。将蜈蚣作为动物舞蹈题材创作蜈蚣舞,可以说是对审美经验的颠覆。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蜈蚣舞”词条载:蜈蚣舞的创始人是西门民间坎瓷艺人陈成锦因偶然看见蜈蚣而创作的。其时全县各乡、社的游神赛会风俗十分盛行,每逢社日,便要请神游行、塑金身、换袍服、演大戏、打清醮,礼仪十分隆重,其中还少不了各式各样民间文艺活动的参与。各乡社都互为竞赛,以谁能推出最能吸引群众的活动内容为荣。动物舞蹈由于场面壮观,新颖谐趣而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便互相效仿,各出奇招争占上风。据传他正在构思以何种动物为舞蹈造型时,偶然发现有一条活蜈蚣在地上蠕动,萌发了创作灵感。此时的蜈蚣只有“蠕动之美”,它多足的爪子及婉转的身段成为舞蹈美的词汇。我们知道,动物舞蹈重在摹仿和艺术再现动物形体行为习性,很大程度受到主体的限制,一些动物的形体和习性缺少舞蹈因子,很难编舞也很难表演,因此可创作的“题材”几乎被发掘殆尽,蜈蚣舞的出现,是澄海艺人颠覆审美经验,是在“审丑”上发现了美,而把它作为一种美呈现出来,更需要创新和勇气。
二、澄海蜈蚣舞的艺术特色
1、澄海蜈蚣舞的表现形式
在澄海蜈蚣舞的表演过程中,通常我们会看到,一条长约22米的硕大蜈蚣,通体红黄相间,绿爪红趾,头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银色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会发光的绿灯,由20多个壮汉子半蹲着托举,在舞彩球者的引导下,慢慢地蠕动蜿蜒而出。此时蜈蚣无数长长锋利的爪子,踏着潮汕大锣鼓的节拍,随着形体的行进,如滚动的铁钩,不停地绕爬着。潮汕大锣鼓的热烈欢快,让硕大的蜈蚣变得柔软而婉转,似乎吐着热气。舞者以“双下堂”、“丁字马”、“单弓”、“双弓”、“单恰”、“双恰”、“观音坐莲”等动作,使蜈蚣起起落落,蜿蜒穿梭,构成了3字、6字、8字、9字、水波纹、蟠四柱、蟠梅花点等优美舞姿;同时还有快速咬尾、翻肚、吐珠等高难解数,煞是好看。若在夜间,蜈蚣则通体发亮,从高处俯瞰,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至高潮處,蜈蚣嘴里不时喷出火焰,两条尾巴高高翘起,上下摆动翻滚,加上焰火助威,彩珠飞舞,霞光满天,蔚为壮观。表演时,常用“龙摆尾”、“出闸”、“飞凤衔书”、“柳青娘”、“水底鱼”、“白字吹鼓”以及民间小调作为伴奏乐曲。
2、澄海蜈蚣舞的艺术特色
蜈蚣舞的创作忠实于生活真实,又不拘泥于生活真实,它采用了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一条只有几寸长的蜈蚣夸大至10余公尺(以后再伸展至22公尺),通体也作了艺术的装饰,其舞蹈动作的设计则是模仿蜈蚣的神态和习性,进行取舍、提炼,因而促使这一舞蹈有更多的艺术美与感染力。一般的动物舞蹈,它的舞蹈词汇多是摹仿动物的动作形态,如布马舞是马的奔跑跳跃;鳌鱼舞是鳌鱼在波浪中的游动,而蜈蚣舞的“水波纹”、“蟠四柱”、“蟠梅花点”、“咬尾”、“翻肚”、“吐珠”更是大胆的创新,因为现实中的蜈蚣是不存在这些习性的,但它又是符合情感的逻辑,可以说它是超越生活真实的艺术升华。在大气磅礴的锣鼓声和优美悠扬的潮州音乐中,其雄浑热烈与粗犷威壮配合,互为衬托,舞蹈中的蜈蚣是美的,已不是一条“百足毒虫”,而是瑞气吉祥、威风壮美的精灵。又因为它的标新立异,更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击和惊叹,这是颠覆审美经验带来的愉悦感。
3、澄海蜈蚣舞的演变历程
艺术贵在创新,蜈蚣舞形成至今,历经几大演变。一是外型彩绘变化。以前蜈蚣道具躯壳一直沿用水粉色涂绘,存在怕受湿、易褪色弱点。现在改用荧光油色漆涂,色泽鲜艳耐久,且具质感,更加悦目。二是内部照明变化。历来袭用特制蜡烛作为蜈蚣全身透亮的传统技法,现改用现代光电技术处理,使蜈蚣躯壳的身、脚、尾、眼都能发光透亮。夜里表演时在灯光暗转下,整条蜈蚣的造型轮廓显得十分完整清晰,能见赤身、青脚、红尾、闪眼,色彩斑斓夺目,栩栩如生,甚为逗人。三是表演设计变化。原来由于受燃烛透光的局限,蜈蚣起舞时总要首尾对拉,严防引燃,整条蜈蚣的躯壳便常常处于笔直形态,有僵硬呆板之嫌。现改为光电技术处理后,起舞时便可伸缩自如,俯仰随意,灵活多姿。由是再对整个舞蹈队形作了适当的调整,构成出洞、伸腰、捕食、盘柱、咬尾、翻肚6个舞段,表现蜈蚣的生活习性更为真切生动。同时删节了部份繁琐、拖沓、重复的传统表演技法,规范放焰火的程序,区分小高潮与大高潮,使整个舞蹈收到了精练、明快、整齐、热烈的效果,技艺更上一层楼。它的每一次改进都伴随着不断的创新,也不断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
三、澄海蜈蚣舞带给我们的启示
颠覆审美经验带来的愉悦感,在生活中也并不陌生。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形象,生活中肮脏可恶的老鼠,变成一只调皮可爱的米老鼠,我们一点也不感到别扭,因为主体的艺术夸张和细节的塑造,已经完成了我们从审丑到审美的转换。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颠覆审美经验可以扩展艺术创作的题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艺术的通则是,既要符合生活逻辑的理,又要有感染力的情,还要有可观赏性的趣。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和发现美。蜈蚣舞师法自然,几经变革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既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形态、习性,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稳健、磅礴的气概。
四、澄海蜈蚣舞的传承与保护
蜈蚣舞甫一出现,成为游神赛会必不可少的压轴节目。1926年应当时的汕头市政府邀请,在汕头市审判厅前演出。1937年,西门蜈蚣舞队应香港潮商八邑会馆的邀请,赴港参加祝贺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的活动,轰动香江,港督亲自为蜈蚣开灯点目,以示敬意,并赠送匾额留念。近年来,蜈蚣舞在省内外更是出尽风头,1987年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2000年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同年12月,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获铜奖。尔后参加汕头市暨当地的金秋联欢、旅游节、乡庆社日等活动也较为频繁。2006年5月,西门蜈蚣舞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15日公布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结语
澄海蜈蚣舞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不断演化完善,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观赏性强,场面壮观。在研究潮汕传统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澄海蜈蚣舞有着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必须加以珍视和爱惜,培养传承梯队,加大保护力度,让这一艺术奇葩永远屹立于民族舞蹈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6(12);
[2]陈史,周英炜.澄海民间艺人:变革西门蜈蚣.潮汕新聞信息网,2014年1月12日;
[3]广东汕头澄海蜈蚣舞.360百科。
作者简介:蔡佳蓉(1976--),女,本科,三级编导,研究方向:民间舞蹈;从事舞蹈专业26年,编导了舞蹈《青莲颂》获广东省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银奖;《潮戏乐》获广东文学艺术节联合会、省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岭南舞蹈大赛铜奖;《送别》、《英姿飒爽阿嬷舞英歌》、《绣娘忆那时》荣获由广东省文联和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首届、第二届第四届中老年舞蹈大赛编导铜奖和优秀奖,《阿嬷“搓”圆乐》、《花葵扇》均获广东省第四届、第三届老年文艺调演金奖和银奖并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选定为晚会演出节目。曾获得汕头市金平区优秀拔尖人才称号。现任汕头市艺术研究室创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