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平县气象灾情查询共享平台设计

2018-09-26朱冬梅卢海深吴才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

朱冬梅 卢海深 吴才香

摘要:对武平县实时、历史灾害灾情信息进行整理、规范各类灾情数据,利用WEB技术构建武平县历史气象灾情数据库,实现历史灾情数据的在线检索查询以及统计汇总。本文从功能设计、数据结构上阐述如何构建该平台,最终实现数据共享访问,达到更好的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气象灾情;气象业务;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5-0152-02

1 引言

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全球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6%,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福建省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受灾面积达5000多万公顷,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福建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决定了福建气候特征,也决定了福建气象灾害种类多、时空范围广、活动频率高等特点。为及时掌握气象灾害损失情况,准确提供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气象部门积极研究气象灾害灾情信息化技术,开展气象灾害灾情调查工作。

目前,我省对收集的灾情信息也进行了整理、入库,向上级部门发送灾情信息,但气象灾害灾情信息化技术研究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首先,多种来源的实时、历史灾害灾情收集技术有待进一步整理、规范,缺乏以乡镇为行政区的的灾情数据;其次,气象灾害灾情数据采集的多数是直接损失,缺乏对灾情发生的背景信息关联;三是目前查询功能有限,不够灵活,无法实现类比查询。

因此,设计和研制武平县气象灾害灾情共享系统,实现气象灾害灾情的统一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对于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和服务和相关综合分析与风险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的气象灾害灾情共享系统的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为同级气象部门构建本地化的气象灾害灾情共享系统提供依據和参考。

2 平台概述

武平县气象灾情查询共享平台,针对暴雨、台风、强对流、高温、干旱、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灾情,实现相关实时和历史灾情数据的采集、数据录入、分类入库、检索分析等功能。平台由灾情录入客户端、灾情综合数据库和灾情分类、查询系统3部分组成。灾情录入客户端是值班人员将实时和历史灾情数据录入、上传操作;对灾情数据对进行格式检查、质量控制后建立灾情综合数据库;入库后的灾情数据通过Web方式提供灾情统计查询等应用服务。

武平县气象灾情查询共享平台从系统结构上分为采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采集层主要是负责灾情数据文件的录入填报,最终以文件方式提供数据层处理。数据层实现灾情数据的格式检查、质量控制,以数据库检索接口方式提供给应用层。应用层提供灾情查询、检索共享服务。

3 数据库设计

灾情综合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武平县灾情数据,在收集基本的灾情损失基础上,侧重记录气象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天气过程、气象要素实况等特征信息。根据气象灾情数据库的应用特点,将其属性划分为灾害类型、灾害起止时间、灾害天气过程描述、损失级别和人员伤亡等。

3.1 数据库平台

为了保障数据资源的稳定运行以及历史数据的安全管理,对数据库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通过目前对市场上主流数据库的性能对比、后期运维成本综合考虑采用MYSQL数据库作为历史灾情信息系统平台的数据库平台。

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灾情数据是构建系统平台的数据核心。本系统将把灾情信息分为灾情基本信息表以及灾情详情表,对于每次的灾害信息数据通用信息作为基础保存在灾情信息基本信息表中,再根据每次的灾情受灾详情信息提取到灾情详情表中。两张表在数据结构关系上处于一对多的关系,为后期平台设计可配置提供基础。(图1)

4 平台功能设计

通过建立系统的灾情资源数据库,将陆续完成武平县历史灾情数据的归档,包括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天气过程信息的归档管理,利用数据调用接口,进行快速、准确历史灾害天气详情的在线查询和信息共享,实现数据资源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该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2。

(1)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实现通过对各类历史灾害天气数据的梳理,构建灾害数据集,存储在专用服务器和专用存储设备中。(2)信息统计汇总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历史信息常见统计的预统计,以便提高用户查询检索的时间效率。(3)数据检索查询。该模块依据数据库内不同的气象灾害信息,提供检索服务接口,通过内网建立气象图表资料检索网站,建立一套功能强大、查询便利的检索平台。检索结果将以不同方式展现,便于预览满足查询条件的各类信息。(4)系统权限管理。为加强历史信息的安全管理,根据用户的级别和访问权限对用户操作和资料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5)留言板。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有助于系统的功能完善。

5 结语

“武平县气象灾情查询共享平台”通过对灾情库的设计、气象灾情信息的采集录入、灾情信息检索与报表生成,为武平县气象局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今后将通过与其他相关的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从长远来看,灾情数据库还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也必将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S].

[2]程鹏.气象灾情收集与影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湖北气象,2005,(4):39-40.

[3]王雪臣,王世恩,郑江平,等.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J].气象软科学,2006,(2):124-126.

[4]王建源,徐法彬,刘欣.山东省市县级气象情报灾情收集上报查询系统[J].气象科技,2002,30(2):122-124.

[5]吴亚玲,李辉.深圳市2000年以来气象灾害及其风险评估[J].广东气象,2009,31(3):43-45.

[6]徐娜.灾情信息管理现状[J].中国减灾,2006,(10):18-19.

[7]刘艺林.灾情信息的采集及其成果积累[J].灾害学,1999,14(1):71-75.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
风灾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
当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发展
广东中山气象科普馆游客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