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思考

2018-09-26李兰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服务问题对策

李兰芳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活跃与否,也是评定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当前城乡文化差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必须积极探寻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策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212-0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也是民族的血脉,而基层公共文化作为关系民生幸福的重大问题,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当前城乡统筹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义

由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导致农村地区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特别是在城乡文化差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已经成为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通过构建健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便广大群众根据自身的文化需求选择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例如:当前很多农村地区设立了文体广场、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并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服务团队,定期组织广大村民观看电影等,充分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举措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具有公益性特征,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引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例如:农村书屋、文化馆等文化组织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服务的基础地位,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让广大群众公平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有助于逐步提升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从而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调动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并且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水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文化活动单一

纵观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为跳广场舞、看电影等为主,缺乏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以至于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并且参与文化活动的人群以女性为主。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投入不足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必然少不了政府部门在资金、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虽然近年来国家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并且也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制定了专项经费,但是在投入方面依然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质量。

(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就当前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人才队伍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学历不高或者文艺特长不足等问题,很大一部分服务人员都是兼职,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本职工作,而用于文化事业相关的精力有限,有点地方甚至取消了文化干部的“编制”,削弱了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地区基层文化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未实现均衡化,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资源本来有限,并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而针对西部和偏远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投入较少,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阻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三、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飞速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和资源为群众提供公共信息、技能培训、文化娱乐、数字阅读等新型服务内容。进一步畅通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渠道,针对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要提供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内容。另外,各个地区还可以充分结合文化现状,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全民阅读、就业创业、法制教育等培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逐步提升群众的综合组织。除此之外,还应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基层文化活动中,民族民间文艺本身就属于地方群众世代传承的文化财富,其内容、形式以及表演者等均源自于当地群众,因此更加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为此,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时,可结合地方民族民间文艺来进行拓展出各种文化活动。以现代化的基层文化活动来宣扬地方文化,不仅有利于基层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保证地方文化新鲜、持久。

(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首先,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要充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构建文化设施网络,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能够覆盖全县乃至各个村,准确定位服务服务设施的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公共文化活动的需求。其次,加强文化馆建设。文化馆要及时更新自身的设备和设施,提高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型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构建。最后,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的功能组织,各地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加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充分挖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史资料、民间文化等,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

(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保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前提,为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情况,对用人机制体制进行改革,使文化人才队伍比例越来越合理,对乡镇级文化干部要高看一眼,纳入全额事业编制管理或“参公”管理,对村级可以采取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底层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的、积极的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中,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均等化

不同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也不尽相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反,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落后,为了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情况不平稳的问题,各个地區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办、国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指导标准》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相关标准和意见,结合各地群众文化需求、财政现状以及文化特色,尽快制定出地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城乡文化发展的一体化。除此之外,还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模式,经济发达的地区要自觉扶持经济落后的地区,上一级文化部门应主动扶持下一级文化部门,要给予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扶持,努力实现城乡资源整合,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均等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仅与社会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还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对此,要深入分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足够重视,采取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均等化等措施,全面提高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