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吉布森电影的暴力书写与信仰之光
2018-09-26易佳妮
易佳妮
【摘 要】梅尔·吉布森的影片具有浓重的血腥气息,它最直接地展现着暴力和死亡的力量,最终达到救赎心灵的目的。而他影片中的种种暴力行为,无论是出于对战争的控诉还是为了实现对自己灵魂的救赎,都带着悲悯的目光,同时伴随着浓郁的宗教情怀。战争、暴力及杀戮终将展现为对人性的光辉、信念、希望、爱和宽恕的追求。
【关键词】梅尔·吉布森;暴力美学;宗教情怀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135-01
导演梅尔·吉布森迄今导演过四部影片《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启示录》以及《血战钢锯岭》。虽题材不同,但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且在他的影片中从不乏鲜活的暴力镜头,这让他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争议。梅尔·吉布森拒绝修饰一切暴力,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为暴力而暴力”。而且他的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主题:从不避讳的血腥暴力和宗教信仰。暴力镜头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拥有信仰、乐于付出的灵魂。
一、暴力书写
暴力作为乐于展示和欣赏的元素早已存在。西方现代行为学说的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在其著作《论侵略》中指出:“人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①即本能的求生欲望、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感官刺激的追求。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主要是指“导演通过对暴力元素的运用,创造纯粹的形式美感,使观众从这种暴力的欣赏中获得身体体验和情感宣泄的一种艺术创造。”②而吉布森正是这样一位善于将暴力表现在具体文本中的创造者,他的暴力凝聚了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
吉布森曾说:“我的目标就是把这残酷和血腥做到极致,我要把观众推到一个不能承受的临界点上,到了那个边缘,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暴行,什么牺牲。”③例如《耶稣的受难记》中,罗马士兵用长矛刺入耶稣的身体,鲜血如雨般喷洒出来,仿佛从天而降的血浴。导演更是擅用特写镜头,细致到“难以接受”,形成的感官刺激远远大于思考与内省的力度,最直接地体现了暴力和死亡的力量。《血战钢锯岭》中,这种残酷已经不是战争层面的残酷,而是宗教殉難、殉道般的对肉体极致苦痛的展现,随处可见的断肢残臂,满身是火的自杀式冲锋。
从《勇敢的心》到《血战钢锯岭》,都展现着人类文明发展中最残暴的一面,第一次是以死来铸就苏格兰人民的自由;第二次是为人类承受所有罪恶和屈辱;第三次,他干脆让一只黑豹生生撕碎一个土著猎人的脸;第四次,让观众“亲自”感受炼狱般残酷的战场。但是其中都透露出深刻的人性,吉布森不美化战争,不粉饰死亡,不矮化敌人,不宣扬战争,而是让观众看到更真实的“自己”,他认为对暴力的全部还原就是对和平的尊重,不需要任何技巧,只有一个方式:极端的大尺度。若只沉迷于杀戮,不讨论为什么战斗,不审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只有更大尺度地展示这个世界本来的血腥,才知道谁才是这个血腥世界真正的创作者。
二、信仰之光
梅尔·吉布森的宗教情结由来已久,源于悲惨童年和早些年的惨淡生活促使他在宗教信仰中找到慰藉。因此,他的所有电影其实就一个母题——信仰,吉布森流露出一种悲悯的宗教情怀。正如《勇敢的心》中的“自由”;《耶稣受难记》里的孤立无助,却要与上帝同在;《启示录》中的丛林之战;《血战钢锯岭》中的“再救一个”。影片中的暴力震撼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他竭尽全力让观众去感同身受那种受难之痛,以衬托出他们的至真至纯,感动于他们无比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便是救赎。
在茫茫信仰的海洋上,人性归何处。理解和被理解都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吉布森通过暴力揭示某种社会语境,时刻提醒我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暴力书写让观众从一名误解者转变为理解者。因为这种个人信仰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更多人的福祉以及最终的和平。
三、结语
梅尔·吉布森在影片中所表达的血腥与暴力显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而又在“暴力”与“血腥”所营造的影像世界中,警醒人们,人是需要理想和信仰的。在《勇敢的心》中华莱士面临生命之危,也要引导苏格兰人民英勇反抗,只因有一个坚定的民族信念。《耶稣的受难记》中耶稣的遭遇,我主耶稣,受难基督,重现了灾难背后超然的爱。《启示录》中虎爪要为自由一搏,不愿将心脏展示给苍天。《血战钢锯岭》中炼狱般的战场,“再救一个”,则是源于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是高于一切的无条件信仰。如道斯说的“人们现在在割裂世界,我却想把它拼凑起来”,吉布森用难以割舍的亲情、坚贞不移的爱情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将人们从伦理边缘拉回,开始重新审视战争与信仰,正视人类本性中的真善美。
注释:
①Konrad Lorenz.On Aggression[M].New York:Routledge,1963.
②李辉.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表达与审视[J].电影评介,2012(8).
③史诗巨片《耶稣受难记》周三公映备受关注[DB/OL].www.phoenixtv.com,2004-2-22.
参考文献:
[1]高鑫涔.《耶稣受难记》中的耶稣形象研究[J].戏剧之家,2016(8):147.
[2]刘伟.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杜秋丽.解读梅尔·吉布森电影中的基督教思想[J].电影评介,2011(05):18-19.
[4]成红舞.梅尔·吉布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色[J].电影文学,2007(09):12-13.
[5]潘国豪.《勇敢的心》电影结构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0(01):92-93.
[6]张聪.《耶稣受难记》一个天主教徒对《圣经》的诠释[J].电影文学,2009(0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