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语言发音中“艺术字”概念的解读

2018-09-26郭占茹

戏剧之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解读发音

郭占茹

【摘 要】“艺术字”的概念用在引导学生声乐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歌唱中“字”的训练。一首歌曲,除了旋律还有语言,语言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演唱者将歌曲内容传达给观众的重要手段。声乐当中对“字”的语音和发音方法的研究是一门大学问,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出“艺术字”的概念来形象地阐述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咬字、吐字、收音、换字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语言;发音;艺术字;概念;解读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65-01

近年来,业内人士中已经有人就此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如郑茂平著、余笃刚主编的《声乐语音学》的出版,这标志着声乐中的语音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声乐中的语言与说话中的语言相比,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声乐语言是以音乐为载体的,要在音乐中表达出来,因此它要受到音乐审美的影响。第二,语言终究是语言,无论以哪种形式跟音乐结合,都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要符合语言规律。“艺术字”是我在声乐语言发音方面长期探索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提炼。为什么说是“艺术字”呢?“艺术字”的意思就是艺术化、美化了的字,即要在歌唱时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韵味与美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每一个字都能表达准确,从而体现“艺术字”的美呢?我们都知道在声乐演唱中,每一个字的发音一定要在演唱技术与吐字技术的完美结合中去完成,这其中既包含了技术上里嘴和外嘴的关系,也包含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的处理等相关问题。

一、“艺术字”概念解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艺术字”概念,首先我们要清楚“艺术”与“字”之间的关系。声乐演唱中要体现“艺术”与“字”的融合,艺术化的字必然是站在“艺术”的高度来展示“字音”的美感。艺术与字可以说是共性和个性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艺术”与“字”的关系相辅相成。艺术美的体现是以高超娴熟的技术为基础的,只有掌握了良好的歌唱方法才能追求艺术化的效果。而声乐语言中艺术效果的追求也是以演唱基本功为基础的。声乐中的字依赖于声音的练习,因此声音是字的前提。但是,反过来,字的发音方式也会影响声音通道的打开与稳定性,从而影响声音的质量。

(二)处理好“艺术”与“字”的共性与个性关系。在声乐演唱中,“艺术”是共性的要求,“字”是个性的展现。“字”想要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就必须在共性中求发展,这里的共性就是通道,有了通道就具备了获得良好声音的前提。好的声音是获得“艺术字”的前提,如果要想保证演唱时每一个字都声音圆润、自然流畅,就必须要注重声的练习,要在正确的共鸣腔体中将字唱出来,用好的声音作用于字的处理上,使字清晰、准确,兼备声音的美感与语言的美感,这样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得以展现。这种腔体和通道建立的艺术化过程是共性的需要,正确的腔体打开和建立通道在歌唱中是至关重要的。通道作为共性需要建立起来以后,同时就赋予了字的共性。演唱者演唱一首歌时,歌曲中的每个字都不一样,如果没有共性要求,一个字一个状态的话,那么声音的统一性和美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字的演唱要服从共性,也就是达到共性的艺术美。

二、“艺术字”的训练要求

声乐学习者在日常练习中重视字的演唱。不要只注重声音的训练而忽略了字的演唱,更不要觉得咬字是小问题就不予理会,正可谓“潺潺清源、涓涓溪流可以汇成淙淙江海”。这个道理与书法一样,虽然字型非常重要,但是每一笔的起笔、运笔、收笔也十分关键,不能过于关注字的整体布局而忽略了每一笔画完成时的细节。在歌唱领域,一些大歌唱家的演唱修养往往是从细枝末节的完美处理上体現出来的。咬字毕竟区别于平时说话时的吐字,因此对待每一个字,都要保持追求完美的精神,就像在向大家展现一个艺术作品一样的投入和专注,对每个字的发音方法都要反复推敲,仔细揣摩,认真完成对每个字的美化和提炼。

在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技巧,通常要做到嘴巴张开,像轻吹羽毛一样的轻巧。咬字也好,换字也好,每个字都要舒展。只有喉咙打开、嘴巴张开,不因字本身的发音而使喉咙中打开的支架收缩,通道变小,找到咬字位置并使气息在通道中流动自如,才能达到良好的咬字效果。其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指每一个字的发音,要有艺术化的处理,要融入作者的情绪和心境。另一个要求是字与字之间要有连贯性和流动性,发音时让人有行云流水般的舒畅感和清透感。第三就是在字收音的时候,要有始有终,也就是在保证音色统一的前提下把字最后的尾韵说明白,也就是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准确。此外,“艺术字”在音质方面,还要求每个音纯净无杂音,不论脆亮或圆润,皆能美妙动人而富有情感和诗意。音与音之间的行进,要均匀平稳,前后一致,高低同型。不论由低转高或是由高转低,音色能顺着旋律自然变化;遇到歌唱中有感情的变化,音色亦能随之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晓.论现代民族声乐的唱腔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

[2]李悦.试论声乐研究的民族化走向[J].黄河之声,2009(04).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解读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