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花灯戏《月照枫林渡》舞台美术的特点
2018-09-26刘超
刘超
【摘 要】笔者从两个方面对贵州花灯戏《月照枫林渡》的舞台美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贵州花灯戏;月照枫林渡;舞台美术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44-01
花灯戏《月照枫林渡》首演于2005年,是贵州省花灯剧院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创排的第一台大型剧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专家和观众的高度好评,并连续获得了多个全国戏剧类重大奖项,为院团和贵州花灯戏争得了荣誉。然而笔者认为《月照枫林渡》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带动了包括导演、编剧、音乐、舞美等在内的主创团队的发展。其中,对舞台美术更是产生了两大积极的影响。
第一,从《月照枫林渡》开始,剧院为配合演出需要,引进了舞美设计、灯光、音响、化妆造型、服装设计等一批专业舞美人才,迅速壮大了队伍。第二,邀请了全国知名的舞美人才全程参与,在提升舞台综合表现力的同时,让剧院的舞美从业者学习到了先进的舞美知识,让我们的眼界得以开阔,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月照枫林渡》对贵州花灯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如同一个媒介,在外界与剧院之间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剧院的舞台美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进一步分析,《月照枫林渡》在舞台美术上有两个特点:
一、融入了话剧的写实元素
花灯戏是贵州范围内颇具代表性的地方戏种,拥有数百年的历史。作为传统戏曲的一种,贵州花灯戏的舞台美术仍然延续了虚拟化、程式化、简单化的特点,即无需繁琐的舞美装饰,用简易的舞台、生活化的服装、单调的灯光等构成了其舞台美术的全部。然而,《月照枫林渡》是一出时代大戏,它的情节更加丰富、人物更加饱满、场景更为多变。可见,传统戏曲的舞美理念已经无法满足该戏的呈现。因此,主创团队将眼光投向了话剧领域。话剧的舞台美术理念偏向写实,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适合展现出《月照枫林渡》的时代背景。
在舞美设计方面,戏中场景大量运用了写实元素,如第一场中枫林酒坊开张,现场有酒坊的幌子,有房屋和灯笼,有酒桌和椅子,有装饰的植物,还有延伸的江河和码头。这些写实元素都表明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贵州黔北地区,又点明了当地无处不在的“酒文化”,让观众一目了然。到了第四场,刻有“枫林渡”的岩石,再一次强调了场景,又用一座石狮子增加了威严肃穆之感,预示着小镇上人们所秉承的传统观念与封建礼教。这些写实元素使场景具象化,明確了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然而,《月照枫林渡》舞美设计的本质仍然是戏曲化的,写实元素仅仅是一种手法,而不是完全照用照搬。
《月照枫林渡》中人物的妆容也借鉴了话剧的写实感,用油彩与粉底相结合,在保留戏曲特色的同时,又贴近生活,显得清新自然。如戏中的角色,他们的妆容仅仅着重眼眉部和唇部的油彩,在脸颊和额头等部位比较淡雅。这种话剧式的生活妆,让人物形象更加写实。
服装方面,《月照枫林渡》有意规避了传统戏曲服装宽大的特点,无论是衣袖,还是下摆都比较贴合角色的身材,剪裁在宽松之余又较为修身。这也是从话剧服装中汲取的营养,让角色更具生活气息,与造型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另外,灯光、道具、音响等方面也借鉴了话剧的优点,使该戏的舞美既有传统戏曲的空灵和意境,又有话剧的现实与亲近,同时又有鲜明的层次感,让舞台呈现更加丰富。
二、注重烘托人物情感
《月照枫林渡》讲述了主角刘荷荷十八年的隐忍与博大的胸怀,突显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情感大戏。因此,该戏的舞美需要从方方面面对人物的情感进行衬托与烘托,让情感在恰如其分的时候得到准确地传达。
如在多个场次中出现的枫叶布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枫叶的含义是坚韧,代表了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刘荷荷一生最好的写照,这些枫叶从侧面体现出刘荷荷的内在精神追求。同时,枫叶还象征对往事的回忆和人生的沉淀,当观众看到枫叶时,也会被它的这种精神所感染,平添了一份深沉和厚重。
在《月照枫林渡》的核心唱段中,刘荷荷没有穿之前的华贵服装,而是选择了青色素雅的衣服。这样的选择是有道理的。在这个场景中,刘荷荷由于心情苦闷喝了酒,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她回想起新婚之夜的美好期盼,结果等来的却是长达十八年的空守与痛苦。这个时候,舞台的后区出现了一个新娘打扮的演员,她身穿新娘装,头盖红盖头,显得非常喜庆。而这样的红色就与刘荷荷服装上的青色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更突出了刘荷荷如今处境的凄惨与寂寞。
而在该戏的结尾,当真相揭开,刘荷荷与林玉儒揭开误会,月妹喊她妈妈时,舞台上多余的装置去除,只留下一条台阶,一顶花轿与经过美化的秋天江水景象。秋天江水的景象被印在了圆形的布景上,圆形的布景好似圆月,象征这一家人的团圆与圆满。花轿则代表刘荷荷终于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收获了真挚的爱情,而那条台阶则象征着在通向美好明天的路上,所有走上去的人都将收获喜悦和幸福。这样的舞美呈现,让人物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打动人心的效果。
无论是融入了话剧式的写实,还是烘托了人物的情感,《月照枫林渡》在舞台美术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之后的《征人行》《盐道》及《云上红梅》的舞台美术提供了探索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