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动画电影配音译制新思路探讨

2018-09-26范婉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样流行翻译

范婉丽

摘要:影视作品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动画电影不仅适合普通的广大观众群体观看,更是面向儿童这类年龄更小的群体,因此观众范围更加广阔。我国引进的英语动画电影与其他英语电影一样拥有原声版和配音版,鉴于儿童的语言水平,英语动画电影的译制受到很大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译制技术的提高,英语动画电影译制寻求了新思路、获得了新突破,本文以《功夫熊猫3》为例,浅析英语动画电影译制在翻译的流行化、配音的新颖化、宣传的多样化、制作的针对性等方面的进步,给未来英语动画电影译制以启示。

关键词:翻译;配音;流行;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09-02

一、引言

动画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起源。

在中国,动画的鼻祖应属皮影戏。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皮影戏就诞生了,在汉、唐、宋兴起,清代繁盛,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作为民间艺术,皮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配以当时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灯光照射使其产生动态影子并呈现在白色幕布上,在那时,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将许多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传播开来。

日本动画起源于十七世纪,而美国动画在二十世纪初才正式开始。由于历史、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当今世界上动画产业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美国迪士尼公司、华纳兄弟、梦工厂等,他们塑造典型动画人物和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怪物史莱克等,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全球人耳熟能详和喜爱的动画明星,影响力居世界第一。尽管美国历史没有中国悠久,但是美国在动画界的地位却比中国重要,也一直引领着动画发展方向和潮流。

动画电影的受众与其他电影相比,更加照顾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我国在引进英语动画电影时,配音译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译制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比如翻译语言是否传神、意思表达是否流畅、口型节奏是否对应等,给译制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困难,有的影片翻译不到位,有的影片语言的节奏、口型对不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效果。

根据搜狐新闻2016年4月11日的报道,《功夫熊猫3》于2016年1月29日上映以来,累计国内票房已达10亿人民币,全球票房超过5亿美元。这部由中美合拍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为何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二、流行化的翻译

《功夫熊猫3》作为《功夫熊猫》系列的第三部电影,《功夫熊猫》系列的故事背景是中国功夫,中国元素遍布其中,但其仍然是美国动画电影,原剧本台词都是英文,中国对其进行译制时,必然要先进行翻译。翻译对于译制片的重要性,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相关论述,高兰云曾在《略论影视剧本翻译》中谈到,影视作品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从语言文体看,属于语言学中的“会话”体语言,译制语言要口语化,不能翻译成艰涩难懂的书面语。另外,译制语言要个性化,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等的要求,人物语言与人物形象协调一致。对于动画电影来说,语言不仅要口语化,还要简单化,尽量符合儿童用语的表达,选词要简单,比如多用叠词等,句式不能太复杂。

下面是《功夫熊猫3》国语版中的对白:

Po:Justice.is about to be served.

阿宝:大侠们,准备出场了。

原句意为“正义就要得到伸张了”,但是阿宝跟五侠出场时这么说,会使观众不明所以,因为这句话太抽象,对儿童来说,“正义”是什么更是难懂,但是翻译成“大侠们”要出场,不仅符合观众的理解,而且不违背原句的含义,大侠代表了正义。

在《功夫熊猫3》中,剧本的翻译除了做到口语化、个性化外,还灵活加入了许多当下流行的用词,使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也更生动有趣。

下面是《功夫熊猫3》国语版中的对白:

Po:Oh.the spicy noodle soup for Tigress.Did you want extra sauce with that?

Monkey:She wants it on the side.

阿寶:再要一个香辣面,你的面要多辣的?

金猴:她变态辣。

“变态辣”一词来源于中国民间小吃变态辣鸡翅,“变态”这个词体现了辣的程度之深,用在娇虎身上,也体现了她严谨、严肃的性格特点,不仅传神的翻译出了原意,还增加了幽默感。

Shifu:A five hundred year prophecy full-filled so you can spend your days kicking butt?And running through town high-fiving bunnies?

师傅:难道五百年前的预言成真,就只是为了让你整天拳打脚踢?陪猪大婶卖萌?跟兔子耍帅?

“卖萌”、“耍帅”这样的词语也是当今中国年轻群体中的流行用语,将这句抽象的话具体化翻译成“陪猪大婶卖萌、跟兔子耍帅”,使句子更加通俗易懂,节奏上也形成对仗,朗朗上口。

除此之外,动画电影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儿童能否从中学到知识与翻译的好坏分不开。

《功夫熊猫3》中有很多台词巧妙运用了成语,比如将“In-ner peace”翻译成“心如止水”,将“Shes amazing.Shes so beautiful.嘲译成“惊世骇俗、美若天仙”。整部译制片语言既拥有口语化、流行化的语言,又不乏有内涵的成语、俗语,这些都是这部译制片翻译语言上的亮点,也是获得好评的基础。

三、新颖的配音

《功夫熊猫3》国语版的配音新颖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明星阵容吸人眼球,另一方面是出现在动画电影中的新声音与以往的不同。

《功夫熊猫3》的中方统筹是中国导演滕华涛,他邀请到了包括黄磊、黄忆慈、杨幂,朱珠、郭子睿等在内能够吸引各个年龄层的中文配音阵容,还有成龙、白百合、王志文、周杰伦、肖央、王太利、张国立等明星共同担任中文版配音。一部动画电影,能够用当下中国最红的明星来配音,使影片未上映之前就吊起观众的胃口。当然一部译制片并不主要明星配音阵容来吸引关注,但是对于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来说,不失为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内容足够好的片子,在配音演员阵容上选取新人,无疑是锦上添花。

根据网易娱乐1月20日的报道,《功夫熊猫3》首映观影得到业界媒体一致好评,尤其是特地为中国观众译制的中文版获赞“写给中国观众的一封家书”。《今日早报》记者表示,《功夫熊猫3》秉承了热闹好玩的气氛,张国立、王志文、张纪中三位的配音真不错;《重庆时报》、北方网的两位记者表示周杰伦的经典台词“哎呦,不错哦”的口头禅在片中的应用直戳萌点;成龙、黄磊、杨幂的声音也非常有标志性,成龙配音中的港普味道也收获了超高人气。

中国从事配音工作的演员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训练,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们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风格和模式,很容易形成所谓的“配音腔”。《超能陆战队》也是一部比较成功的配音译制动画电影,从配音方面来说,比较中规中矩,配音演员是曹旭鹏为小宏配音、郝祥海为大白配音等,他们虽然没有出现配音腔,但是声音特点不够鲜明,就是说很难发现亮点。而《功夫熊猫3》选择的配音演员本身就很有特点,比如成龙的港普,周杰伦的台普,成龙在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我要早(找)我的鹅(儿)子”笑翻全场。

配音的新颖也是《功夫熊猫3》国语版能够获得好評的一个因素,谁能掌握创造力谁就能掌握市场,这一点在译制片行业同样重要。

四、多样化的宣传

电影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的宣传手段对电影的全球化传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2015年n月初,《功夫熊猫3》的阿宝英文配音演员杰克·布莱克就到上海宣传。根据网易娱乐1月20日报道,2016年1月18日晚,《功夫熊猫3》在新天地举行了红毯仪式并在新天地UME影城举行了中国首映礼,19日召开了“萌侠回家”首映礼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中文配音演员黄磊、成龙、周杰伦、王志文、肖央、张国立、朱珠、郭子睿和王太利,以及英文版配音演员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凯特·哈德森(Kate Hudson)出席。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中国电影合作制片有限公司总经理苗晓天,东方梦工厂董事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东方梦工厂首席执行官方淦以及《功夫熊猫3》电影导演、制片、编剧联合出席,与现场的媒体观众一起互动,为宣传付出了很大的精力。

早期的宣传还包括,2015年8月18日,片方全新发布首款中文配音预告片,8月25日梦工厂发布了功夫熊猫中文版电视宣传片,8月27日发布恶搞星球大战的预告片,10月7日,功夫熊猫3还登上了中国娱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决赛,阿宝助阵周杰伦。这些多样化的宣传也使得《功夫熊猫3》上映前就吸足了眼球。

电影全球化传播不再只专注于文化的传播,经济全球化下电影产业也难免更加注重商业利益,经济利益推动电影传播更加商业化,虽然社会上对此现象褒贬不一,但是这已是目前的大势所趋,首先电影要传播出去,才能将文化传递出去。从此方面借鉴经验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五、针对性的制作

《功夫熊猫3》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合拍模式先例。根据网易娱乐1月20日报道,东方梦工厂董事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表示,《功夫熊猫3》开创了中美动画电影合拍片模式的先例,中美双方团队花费三年时间和巨大投资,给世界动画产业贡献了一批创新成果。

红网论坛2015年12月15日贴出:时光网Mcon大会上,东方梦工厂CEO方淦表示:“《功夫熊猫3》是东方梦工厂公司成立后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中美合拍的动画电影。”

以前的译制片在配音过程中存在对口型的难点,但是《功夫熊猫3》有针对性的为国语版做了一个影片口型的修改,为汉语配音提供了便利。

美国梦工场动画CEO卡森伯格说,“《功夫熊猫3》完成了一项‘壮举一额外制作了一个普通话版本的影片,这不等于‘国语配音版,而是有一个单独的团队,进行动画形象的全程口型改造,他们把英文口型都改成了普通话口型。此外,《功夫熊猫3》的许多剧本和台词都是重新设计的,因为有些笑点直接翻译成中文会偏离笑点,因此要采用中国观众的笑点,并加入方言元素。这样的工作量,相当于是做了两部电影。”

中美合拍电影给中国以及世界一个新的思路,在外国电影引进、译制的工程上打开了一扇新窗,《功夫熊猫3》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例子,这种合作模式为未来动画电影甚至其他电影的译制进步以启示。

六、结语

《功夫熊猫3》作为第一部中美合拍的动画电影,尽管也有负面的批评,比如对传达的主题价值观上的质疑等,但是其成功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让我们思考,在翻译的流行化、配音的新颖化、宣传的多样化、制作的针对性等方面的进步不可否定,也为未来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及译制配音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值得每一位影视工作者批判继承。

猜你喜欢

多样流行翻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使用信息技术
“流行”的历史衍变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小学数学作业可以这样“新”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