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市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学校适应的现状研究

2018-09-26易雯静黄坚学樊颖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

易雯静 黄坚学 樊颖

摘要:大学宿舍生活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对于不同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归属感等的差异性研究,以期对我校学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建议。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 学校适应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98-03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是指大学生在其所就读的学校中被老师和同学们所接受、尊重、包容和鼓励,把自己看作学校的一分子并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表示认同、喜欢和依恋。学校适应(school adapting)则是采用过程和结果综合的取向。方晓义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心理状态无论在何种境遇条件下,无论自身条件的优劣,都能客观地加以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积极的调整。随机宿舍指随机分配同一班级学生住在一间宿舍;自选宿舍指根据信息特征组合在同一宿舍。

目前学生工作中对于不同住宿模式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甚少,而在前期的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两种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归属感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试图探究随机分配宿舍和自选宿舍学生在学校适应性和归属感上的机制,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指导。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民办综合大学7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自选宿舍和随机分配宿舍,共发放700份问卷,收回69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问卷642份,问卷有效率为92%,其中,男性232人,女性470人,大一243人,大二157人,大三188人,大四112人。本次研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本科大学生进行测试。

(二)方法

(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郝佳自编问卷《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由6个维度、34个题目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93、分半信度为0.895,各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8~0.69之间,分半信度为0.84~0.68之间总量表与各分量表、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5级评分,全部采用正向计分。

(2)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伊学慧自编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总问卷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介于0.65~0.72之间,相关较高。采用5级评分,有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

(3)在丁剑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基础上进行宿舍人际关系的情况调研。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经济情况等5个可能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变项。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的调查,由16个问题组成,包括整体情况、人际竞争、生活琐事、品格相容性、世界观差异和通过开放式问题提出建议这几个方面。

三、结果

(1)不同性别、专业、宿舍类型大学生归属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中的责任感维度上,男

表1

注:*P<0.05 **P<0.01 **P<0.001

表2

注:*P<0.05 **P<0.01 **P<0.001

表3

注:*P<0.05 **P<0.01 **P<0.001

女差异显著;学校认可维度上,文理科差异极其显著,安全感、个人地位认可以及校园同伴关系也呈现显著差异, 学校认可维度上,自选宿舍和随机分配宿舍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自我角色认可、安全感、个人地位认可以及校园同伴关系维度上也呈现显著差异,见表1—表3。

(2)不同性别、专业、宿舍类型大学生适应性差异的研究发现,学业适应上男生责任感要高于女生,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上也呈现男女差异显著。文科在环境适应性、自我规划管理上均要高于理科,环境适应上,自选宿舍的环境适应要低于随机分配宿舍,个人地位认可上自选宿舍则高于随机分配宿舍,自我规划管理适应、校园同伴关系以及安全感维度上也呈现显著差异。见表4—表6。

表4

注:*P<0.05 **P<0.01 **P<0.001

表5

注:*P<0.05 **P<0.01 **P<0.001

表6

注:*P<0.05 **P<0.01 **P<0.001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总体情况

当前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大学生普遍认为宿舍人際关系重要,能体会到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此外,绝大部分大学生与室友相处融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需要大家互相接触,实现思想与感情的互相交流,能经常做到人际互动,将会实现更好的人际交往。并且在“你对于如何改善宿舍人际关系有何建议”的开放式问题上绝大多数人愿意为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作出努力。

四、讨论

大学男生的责任感在本次研究中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施测学校学生多数是广东地区的生源,男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要求有责任感,广东地区的家庭观念较重,父母对于男性的期望普遍高于女性,无论是来自对家庭还是对所处环境责任意识的强化以及价值观的塑造,都使得男生对于所在高校的责任感程度相对较高。社会和教育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要求和男女本身存在的生理、心理差异造成男生对理工类的学校的责任意识可能高于女生。

学校认可维度和安全感维度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个人地位认可和校园同伴关系呈现显著差异,理科生的得分均高于文科生。这与被试所在的高校是理工院校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理科院校的学科优势、教育环境等原因造成了其较之文科生而言,理科生会觉得自己处在学习资源、就业、创新创业等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因此无论是对学校的认可还是对理科生的身份也是高度认可的,所产生的认同感随之带来安全感的不断增强,呈现出极其差异化的效果。学科专业以及就业优势等也凸显出理工院校中理科生对自身个人地位的认可度优于文科生。

不同宿舍类型大学生在自我角色认可上,自选宿舍显著高于随机分配宿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自主意识在得到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对学校、班级的归属感较高,继而在学业生活中自我认同度也较高;大学是发展人际互动的阶段,自选宿舍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自身诉求,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意识,纵然自选宿舍中也会存在人际交往摩擦和冲突,但宿舍是自己选的,学生本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面对摩擦也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解决问题的思考。

文科学生大学生学校适应中自我规划上显著高于理科生,这与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系统性、连贯性的学习,所以在自我规划上相对理科生而言会更加细致明确。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得出文科生在学校适应的环境适应维度上,也呈现出差异性。这同时也说明文科生更能知晓熟悉环境,对于有计划、系统性地进行学习生活安排的重要性,同时把握自身的学科特点,为自己在理工高校中赢得一席之地。

不同宿舍类型大学生在自我规划管理自选宿舍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都比随机宿舍要稍高,一方面,由于自选宿舍学生作息时间的不一致以及专业的不同使得他们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更能够互相体谅彼此并会努力找到更好的调节矛盾的方法;另一方面,因为自选宿舍能够接触更多其他班级的人,人际交往圈相较于随机分配宿舍而言更广,这对于提升他们在生活学习各方面的适应能力都颇有益处。在自选宿舍中可以看到安全感这项的得分与随机分配宿舍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通过自主性选择宿舍,符合当前大学生个性独立、争取选择权的性格特点,经过自己选择后入住的宿舍给学生更大的适应空间,保证心理上的安全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亲切感。

参考文献:

[1]李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3.

[2]方曉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3] Lonczak H S,Abbott R D,Hawkins J D, Kosterman R,Catlano R.The Effects of the Seattle Social Development Project:Behavior,Pregnancy, Birth,and Sexually Trans-nitted Disease Outcomes by Age 21 years[J].Arch Pediatr Adolesc Health,2002(156):438-447.

[4]龚放,张红霞,余秀兰,曲铭峰.教授上讲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50.

[5]陶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908-909.

[6]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55-62.

[7]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1).

责任编辑:关磊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
“互联网+”视野下职业院校学生工作
浅谈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基于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法治视阈中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探析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