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品牌房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018-09-26赵昱王亚苹王晓鹏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沈阳营销策略

赵昱 王亚苹 王晓鹏

[摘 要] 2017年沈阳市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全面加强全市土地出让统筹管理,加强政府对土地的全面调控能力,保证住房用地供给平稳有序。全面安排最近三年的住宅建设所需要的用地,依据商品住房的库存消化周期,适当改变各区住房用地范围、结构和时序。面对沈阳市品牌房企在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现状,结合2017年品牌房企市场营销策略,在分析沈阳市房地产发展趋势基础上,品牌房企必须通过国家政策规范建筑市场,摆好市场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位置升级品牌战略,赢得消费者深度信赖;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为房地产产品赋予生命;高度重视市场考察,增强市场预测科学性;提高精装高端项目市场占有率等市场营销策略,一步步的占领市场并稳定市场。

[关键词] 沈阳;房地产市场;品牌房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080-02

一、沈阳市品牌房企在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

(一)土地市场状况

沈阳2017年的土地供应面积比2016年少了10.8%,其中住宅用地面积比2016年减少了20.4%,是近8年来住宅用地最低的。行业新形势下,不进则退,而对于地产商来说,没有土地就没有话语权i。

(二)商品房市场状况

2017年沈阳由于土地出让面积减少等因素,使得商品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品牌房企之间。2017年销量大于20平房企的总体销量占比明显比2016年增加,销量在5万平以下房企的总体销量占比明显比2016年减少,说明品牌企业在销售量上占有绝大优势。根据统计局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2017年13家大于20万平房企占总销量的41%,还是2016年11家品牌房企占总销量的38%,均说明了好的品牌房企在销售量上有着绝对优势,对整个商品房买卖数量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策略ii。

(三)存量房市场状况

“新峰地产大数据信息系统”(CRIDAS)数据显示,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市场,库存去化周期稳步回落,对于去化周期,商品房从2017年1月的22个月降到2018年1月的16个月。2017年品牌房企中,万科、碧桂园、恒大居全市销量三甲,前20强(772万平)占全市(1581万平)49%,前50强(1086万平)占全市(1581万平)69%。

二、2017年沈阳品牌房企市场营销策略

(一)体验式营销

2017年沈阳房产市场观望氛围再次得到升级,对此很多开发商都同时推出了实景体验区和实体样板间,用体验式销售的手法助力销售。但是融创中国落地沈阳后,可以说将这种体验式营销方式又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诠释。从房子交付、看房、签约到之后的社区生活都能够利用手机app进行打分,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事实证明,沈阳消费者更希望为环境、体验、服务、情感买单,只是短短几个月,融创中国在沈阳房产商场的影响力就有了大量的提高。

(二)资源嫁接、强强联合的营销模式

在新的市场时期,越来越多的品牌住宅企业不再选择单打独斗,而是寻求联盟,因为思量到营业成本和营业难度。以资源嫁接、强强联合的方式,像教育+地产、配套+地产、家装+地产等模式,产生更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产品,以加强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活动与公益结合,加深品牌好感度

公益和活动的联合,也是房企们喜欢运用的营销方法之一。这樣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品牌的形象加大影响,而且还可以加大参加人对地产品牌的好感度。例如,2017年10月碧桂园在沈阳地表棋盘山举行的碧桂园国际登山文化节,在征服棋盘山峰顶的进程中,碧桂园呼吁每人每攀登100米,碧桂园就捐10元人民币,用来给受洪灾侵袭的小学重修校园。这样的创举,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活动的当天,在千余来宾的见证下,收到了包含《沈城楼市》在内各大传媒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四)以“文化”类作为关键词的房企营销

没有坏的市场,只有没有吸引力的营销的方法。沈阳的主要品牌住宅企业,以“文化”为关键词,是最常见的销售活动。2017年1月17号,万科西华府小电台作为第一个项目无线电台采取AR红包营销方式,让沈阳大街小巷分享了万科西华大厦的欢乐,30个LED大屏幕在省内,夺取了沈阳市民的一段视频,疯狂的用“阳光”聊天。《纽约微风》与您刚面带微笑的“朋友圈”,再次引起了沈阳楼市人士的关注。

(五)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往往是事半功倍的结果,因此也受到了品牌住宅公司的青睐。2017年,市场营销案例集中在土地上。新的土地拍出后,房地产企业不仅大力宣传,而且周边项目,甚至整个市场,都表现出土地地产趋势。例如,在十二月,土地王沈阳教育学院,以12900元每平方米的交易价格沸腾了整个市场,许多住房企业都将这个作为一个突破,推动了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势。

三、沈阳市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一)土地供给

2017年沈阳市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全面加强全市土地出让统筹管理,加强政府对土地的全面调控能力,保证住房用地供给平稳有序。全面安排最近三年的住宅建设所需要的用地,依据商品住房的库存消化周期,适当改变各区住房用地范围、结构和时序。对于消化周期18-36个月的,要减少供地;而沈阳去化周期均在18-36个月,政府显然要减少土地供给。

(二)房地产产品价格

依据最近,中科院评估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走势展望》预测报告能够了解到,在房价方面,估计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3.7%。不过房价上升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短时间内宏观运作下行负担大,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减慢,房价呈现出一定的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房价上涨还是一种整体的走势,2018年沈阳市房地产价格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三)房地产产品需求

在《沈城楼市》做的“如果选择回沈阳就业,您的理由是什么”的调查中发觉59%的人回乡置业都是因为一线都市过高的房贷。相对于大城市,家乡堵车时间减少,春节抢票苦恼减少,买房成本减少,结婚成本低,看父母次数倍增,也都会促使沈阳市民还乡置业。近年来,沈阳整体面貌飞速发展,根据沈阳价格走势,很多人会担心迟迟不出手,将会承担更多的房价。

此外,新北站的建设使沈阳到北京只需2.5小时的快捷,也会诱使外地城市市民来沈阳置房。以上种种因素说明沈阳市购房需求很大程度上会增加。

四、针对沈阳房地产发展趋势的品牌房企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一)摆好市场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位置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品牌住宅企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规范建筑市场,还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更主要利用市场营销的方式,一步步的占領市场并稳定市场。虽说品牌住宅应该加大内部的管理,增加企业素质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而从企业外部来讲,需要大量的建设项目作为支撑。项目通过营销获得,项目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增加项目的产值,结合企业的完美管理,创造高质量的工程,企业才有利润,所以营销应占据品牌住宅的中心地位。

(二)升级品牌战略,赢得消费者深度信赖

品牌可以提供比普通产品更多的价值和效率,是房地产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的利器。每一个品牌住宅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品牌项目,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品牌住宅企业应寻求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完善品牌战略,优化品牌布局,打造品牌气质,成为品牌的保证。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中,房地产企业不仅要重视房屋的质量、社区环境和文化氛围,还要注重物业管理的改进,注重售后服务,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加强相关产业的建设。

(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为房地产产品赋予生命

沈阳市2017年品牌住房公司更注重文化和文化品味战略。在营销的进程中,依据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和风俗心理,强调房地产产品的文化品位。如果一些消费者更注重人文文化,他们会选择独特的艺术风格设计风格,或者追求名人效应,热衷于文化活动,营销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文化环境。购物、娱乐、休闲等大众文化心理,作为消费者对商业文化的偏好之一,在营销过程中也应注意这些消费者的心理。

(四)高度重视市场考察,增强市场预测科学性

市场观测在房产的营销战略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由于市场调研向营销策划供应了真实的信息资料。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之前,应准备充分。例如,目标,如何收集材料,以及检查方法。房产营销自始至终贯穿物业管理、设计、房地产选址、销售和施工的全过程。它需要深彻的商场考察,并且依据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展望,并经过多次论证,最后完成工作总结。

(五)合作+旧改市场

之前,老市场活跃的市场通常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公开拍卖市场,中小房地产企业无法和巨头进行竞争。然而,伴随着建设用地增量的萎缩,高利润的诱惑使住宅企业的国力进入了这一领域。在土地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品牌房企更应抓住“合作+旧改市场”的机会。

(六)提高精装高端项目市场占有率

除了房地产政策和热点区域外,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房价了,不过2018年将是沈阳“限价地块”项目集中上市的一年,受高地价的影响,权衡利弊,开发商应该推出高溢价产品-精装高端项目,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iii。

[参考文献]

[1]郑晓云,王雪.基于差异化管理理论的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09(5).

[2]尚晓玲,丘磐.房地产品牌的网络营销模式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8(7):125-128.

[3]况民生.房地产差异化竞争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房地产市场沈阳营销策略
最小和最大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之我见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探究
浅析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