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育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2018-09-26滕跃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滕跃

摘要:对高校大学生展开全面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是采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在育人视域下的创新意识基础上,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的战略原则,从文化资源加以利用的角度,编织网状密集结构,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高校思想教育新理念。

关键词:全面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26-02

育人为本,育是教育,本是根本,也就是说教育是最根本的。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坚持高校的育人为本活动,要让每个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权利,而且能够在接受教育后,保持健康的心理,能够全面提高能力,成为素质高的人才。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体多个方面展开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理念的实施工作。

一、进行道德修养以及文化基础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宣讲

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是纷繁复杂的,将所有的文化都引进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要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结合道德修养的培养理念,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的了解,从中筛选出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运用到高校大学生德育培育的工作中。[1]

核心历史文化主要集中在清代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驻防八旗文化、流人文化、站人文化、水师营文化、官屯文化、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其中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在齐齐哈尔土著居民的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上。上述历史背景与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的特质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文化成分。因此,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就要对这些复杂的文化成分加以分析,从中找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联的内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原则,以增强教育效果。[1]例如,在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应注重将民族文化的精神加以融合,强调团结、平等、互利互信、包容合作、共赢发展的原则,体现出当代经济建设的精神内核。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诉求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弘扬融合团结的精神,培育高校大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原动力,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单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方法,从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思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开展。

校园外的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让他们较早地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使他们了解社会,感悟到社会的真实一面。培养出学生的处世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与社会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社会的参与,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都能融入社会活动实践中。

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开展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对价值观等进行定型。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予以坚决的抵制。形成自我的诚信体系,建立诚信评价体系的方法是高校采取的有力的方式,将学生的诚信纳入考核的范畴中,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环境,树立大学生的感恩的意识,对社会、家人、老师和同学保有感恩的意识。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社会实践是让大学生能够接受教育的一种手段和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认识到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手段是依附在目的上的,为目的服务,做好统领工作,就要体现出手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必须进行形式主义的研究,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让实践反作用在理论之上,更好地去指导实践。[2]

实践的主导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如何,就要研究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参与者和执行,二者不能分割。

另外,进行社会实践要处理好显性效果和隐形效果的关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必须注重种种有形的变化。社会实践的隐形效果,指的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无形的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兴趣、信念和思想。从自己的有形和无形的变化中,找到相辅相成的规律,完整地体现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坚持显性和隐形的效果的结合,注重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保证效果客观真实。

三、育人机制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1)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我们大家都知道,价值观是自己行为的先导。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目标的实际出发,注重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的统一,不能生搬硬套,走进死胡同。其次要注重理念创新。因为实践育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和细致化,但是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不前进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创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全球思维,体现时代的特征,汲取先进的文明理念,融入传统文明成果。

(2)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近代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具体操作应该从几方面入手:1)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突出宏观的统筹兼顾和微观的细致入微。2)强化资源的分配和保障,尤其是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在软资源上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深入挖掘,认知研究,为实践育人提供自信保障。硬资源应该从国家、社会、个人、政策等方面入手,并细化到各个方面。[3]

(3)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目标指导下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也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青年学生不仅要做到认知、认同和践行,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还要自觉承担起向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教育的责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要加强队伍培育。实践育人有效的基础是青年学生要充分掌握服务地方、开展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通过积极融入第一课堂,制定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努力提升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本领、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要发挥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灵活性和组织性的优势,将实践项目课程化、系统化、常态化。

四、结语

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提高理论认识水平的必然环节,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青年学生成长,对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努力构建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社区“五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格局,促进实践育人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更好地发挥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多方力量,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做到协同联动、同轴共转、齐心共抓,切实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推动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秀英.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3):76.

[2]刘子菱.思想政治实践育人联动育人机制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8):77.

[3]侯阿利.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1):67-68.

责任编辑:关磊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