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中“学”之“一以贯之”的价值意涵

2018-09-26郑延龙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

郑延龙

摘要:本文立足掘发《论语》中的“为学”思想,着眼于“学”在孔子思想中的定位,注重思想本身的传承性与时代性,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拓宽路径。

关键词:一以贯之 为己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24-02

通观《论语》“学”字在其中共出现64次,“学”字不仅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全书以《学而》开篇,开宗明义。南宋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因此《论语》以“学”为主线来贯穿孔子的核心思想。

一、“一以贯之”:“学”在孔子思想中的价值定位

(1)为学是实践性过程也是生命的体认。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由于时代定位、知识架构的不同,历代注释者对《论语》的解读也各具特色。何晏和皇侃倾的解读倾向于“理”贯穿为学始终:何晏:“己之善道,非多学而识之也,我但用一理以通贯之。”皇侃《论语义疏》:“言我所以多识者,我以一善之理贯穿万事,而万事自然可识,故得知之。”而朱熹和钱穆则认为是“道”,朱熹《论语集注》引谢良佐曰:“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观而尽识,宜其以为多学而识之也。然圣人岂务博者哉?如天之于众形,匪物物刻而雕之也。故曰:‘予一以贯之。”钱穆曰:“多学,即犹下学。一贯,则上达矣。上达自下达来,一贯自多学来。非多学,则无可贯。”历代注家只是追求目标性的“道”“理”,但是其忽略了过程性的“学”,“吾道一以贯之”其是具有实践理性的,而“贯”的主体与客体都需要“学”来承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学问最重“学”。

孔子所追求的并不是“多学而识之”,多学是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必要积累,进而拓展对生命体认的深度。因此在《论语》里,孔子劝子贡多学“一以贯之”,“之”虽指向“学”,但是就其终极归旨而言是在讲生命的体认。“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这里的“之”指道,就是对生命的体认。因此“学”与“道”本身也是一个重合的过程是“一以贯之”的: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

(2)学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意义上的“学”立足点在于道德的自我修养,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在普通人的生存中认识到生命的最终意义。而对于现在我们每个人来讲,想要学习完成做人的整个过程,就必须把自我修养放在第一位。这不是作为抽象概念的“人”,而是作为活生生的实践中的人。

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论语》的“学”的一个最具关键性最具连接性的酶,学习做人必须学者为己,当然,这里所指的“己”是此时此地体验着和反映着的人的自我,而不是一般的自我。这也是孔子讲:“古之人为己,今之人为人”的意义所在。

二、“为学成圣”的时代价值在当代大学思政教育中传承与体现

(1)主动获取人生的获得感与存在感。 是“学”的甲骨文写法,上面两只手,下面是“爻”,可以说是算筹,也可以说是古代人记录社会经验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的是人们主动摄取外在事物的过程。同时,也反映着外在世界有很多的未知,这也要求人们为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本不得不不断地积累经验、探索未知。随着社会的演变,“学”字在篆书里又衍生出了“冖”,这也说明,经验的积累并不是简单的,而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那么这种经验的积累是在“有闲”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人的“怀疑精神”反思反省意识由此而出现,同时也更有利于人类经验的积累。于是,人们在此意义上讲也就有了价值目标追求,这就是“子”,这里的“子”是指像“子”一样的人:有大智慧者。因此学的最下面是有“子”组成的,一方面在讲价值目标追求,另一方面在讲经验积累的归旨在于智慧。由此意义上而言,当代大学生在思政教育的培育上不能单是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而更为重要的在于自我反思,这也是我们主动获取有利资源的关键所在。新时代要求每位学生都有存在感,而每堂课使得学生都有获得感,这并不全是老师的功劳,更为重要的在于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地获取。

(2)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要在追求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实现。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论语》之“学”是知行合一践学体道的过程,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亦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万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因此为学是永无止境的,在为学的路上,我们作为时代性体现的个人在个体意义上不仅需要知行合一,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同时还要树立起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目的就是要夯实自身的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

三、“学而时习之”习惯养成的意义与价值

(1)造道不曲的擔当精神与使命。“君子强学而力行”,学不是一味的模仿,其有时代精神的体现,并且这种精神穿越古今并薪火相传,而智慧的读书人从来都是用生命的轨迹去印证,坚持秉承认真刻苦读书、踏踏实实践行的勤学笃行训条,极力避免让生命个体步入狭窄的书卷死胡同,从而远离该群体所容易滋生的书呆子与书蠢的危害。同时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体悟出自《论语》以来一贯的精神主张,那就是学习不是终极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家国对读书人的真正要求。

(2)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路坎坷,而当务之急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新时代我们国家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回归古圣先贤的“学”的初心,从而真正从融入社会实践高度来思考当下的“学习观”,我们或将获得源源不断“源头活水”。而当代学校教育也应回归《论语》的“学”思想,不仅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习得,学生对古今中外先贤经验的认真吸收,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本领,响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学”这种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间必须大力弘扬,但是不能是断点式的只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还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人在“一以贯之”的修己成德方面重点阐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298.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47.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8.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57.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1.

[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398.

[7]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5.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3.

[9]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55.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
室内设计工作中的设计思维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供热工程与热源教学中“知行合一”探索与实践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论课内学“知”课外导“行”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创新教学应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