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8-09-26孙秀连

赢未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问题小学数学

孙秀连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愈加重视小学教学教育,在教学中比较基本和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思维教学活动,所以为了使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问题;对策

在现阶段,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和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科的一个主要内容,主要有形象、抽象、直觉等思维。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为此小学数学老师要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断促进校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的数学系打好基础。为此,本文对如何现阶段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相对应的培养策略,希望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建议。

1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第一,小学数学的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我国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在进行教材的编排过程中,其知识的结构体系的编排没有结合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现状,没有根据小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及思维发展特点来安排教材知识,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在知识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跳跃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思维上跟不上教材的编排顺序,不能够适应小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孩子难以适应教材的难易程度。小孩子听不懂就会严重影响这些小朋友在学习数学方面的自信心和兴趣,会大大挫伤孩子们的内心。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维是以固定的文字方式表达的,所以,这样就会显得非常的抽象,让同学们很难理解。

第二,教材的编排结构与同学们的知识结构不相符合。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材编排结构和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增加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打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普遍存在抽象性、概括性、跳跃性等特点,会给小学生传递出很多的知识信息。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限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力也具有局限性。总之,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结构不合理时,小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数学学习效率必然不能提高。因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显得非常困难,认知结构不相适应,那么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第三,教师素质能力和语言表达不符合学生特质。从目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数学老师都已经意识到思维能力培养对于小学生以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的老师因为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不足,在教学中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没有对现有的数学教材进行细化和整合,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接收不了、没有教学效果、小学生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同时数学老师也感觉到很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成为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第一,整合教材知识结构,对教材知识点进行优化重排。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庞大、繁杂,语言表述过于精简,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将“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难度,此外还要为学生整理教材知识结构,对教材知识点进行优化重排,综合考虑教材知识的排列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

第二,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建构符合小学生思维模式发展现状的教学结构。只有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知识结构,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小学数学课本安排的缺陷,知识点编排的不合理,因此,老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将教材的缺陷加以弥补。老师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难易程度来进行,由易到难。老师在进行知识点的设计时一定要让其既有连续性又具有跳跃性,让知识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再联系较强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会容易很多,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之,老师在教學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整合,设计出适合同学们身心发展的教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第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由于小学生在抽象学习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将小学内容具象化,并将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表现出来,能够使小学生在对数学内容学习时更加理解,而学生通过将自己融入到场景内全身心的投入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达到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数学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的分析并解决学生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开放性,达到提高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偏重理性、逻辑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充分考虑到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的冲突,对教材知识进行优化重排,降低理解难度。学生是课堂主体,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数学问题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月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9).

[2]钱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53.

[3]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问题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