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雀麦在单播及混播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分析
2018-09-26郭良兴刘党标
郭 孝,郭良兴,刘党标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46;2.河南省郑州种畜场,郑州 450008)
河南省黄河滩区地处我国中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暖季和冷季[1],导致牧草营养和产量有波动性,不利于草畜业的稳定发展。牧草的混播是牧草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最为普遍,因豆科牧草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为禾本科牧草提供氮素,不但能提高禾本科牧草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可克服豆科牧草单种产量不高、营养不完善、不易调制保存等缺点。通过混播有利于克服环境不利因素,建立高产混播人工草地,不但是解决当前草畜不平衡矛盾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有利于生态保护、退化土地改良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2-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直根型豆科牧草,其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绿期长、利用方式多样,是公认的“牧草之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是多年生根茎型丛生性禾本科牧草,该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同时该草耐寒、耐旱及耐牧[4],其生活习性和生态习性与苜蓿相似,二者营养又存在互补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二者在全国草种区划中已经被确定为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的当家草种,如今30年过去了,黄河滩区苜蓿种植业发展很快,极大地促进了黄河滩区畜牧业发展,但无芒雀麦发展很慢,其主要原因是无芒雀麦在单播下产量较低,利用率也不高,种植很少[1],因而影响这一宝贵草种的利用。本文针对滩区的气候与土壤特点,研究了无芒雀麦在单播和与苜蓿混播下的牧草生长、生产和营养特点,分析其混播的优越性,通过苜蓿带动无芒雀麦的高效利用,为稳定发展黄河滩区草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河南省黄河滩区优质牧草生产示范基地内,该基地处于北纬 34°16′~34°58′,东经 112°42′~114°14′,海拔 79 m,为温带大陆性气候[5]。年平均气温14.4℃,7月份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9.5℃;1月份平均气温1℃,最低温度-25℃,≥10℃的积温为4 800℃;年平均日照时数2 400 h,年平均降水量640 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210 d,土壤为潮土,质地为中壤,肥力中等,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约1.15%,pH值为8.0~8.5[6-7]。
1.2 试验材料及播种方法
播种材料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分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分别为亮牧和普通品种。经过测定所有播种材料的种子用价均在90%以上,符合科学研究的播种要求。
播种方式为条播,单播播种量:无芒雀麦22.5 kg/hm2,苜蓿15.0 kg/hm2;混播时,禾豆要同行混播,播种量分别为:无芒雀麦15.8 kg/hm2(占单播播种量的70%),苜蓿4.5 kg/hm2(占单播播种量的30%)[8-9],播行20~25 cm,播深2.0~2.5 cm,播后要镇压1次。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试验地不施任何肥料,并且各试验小区墒情与肥力保持一致。牧草在播种后8~10 d内出苗。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为单因子随机设计,共设有A、B和C三个处理,分别为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二者混播,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并设置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12 m2(2 m×6 m),区间距离 1 m,试验区总面积 500 m2[10-11]。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物量 在小区长势均匀处,随机选取1 m2的区域,按照试验要求刈割距地面3~4 cm的牧草,立即称其质量,即为样方1 m2的鲜草质量[12],然后按照鲜干比的测定结果,换算成样方风干草产量,再换算成地上生物量。
1.4.2 营养 风干称量后的样品,用不锈钢粉碎机粉碎后过1 mm筛,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分别测定各成分的含量[13-14]。其中粗蛋白采用浓硫酸-双氧水消化-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5]测定;粗脂肪采用索氏脂肪提取器提取法测定;粗纤维采用酸性洗涤剂法(ADF)测定;粗灰分采用干灰化法测定;无氮浸出物采用下式计算:无氮浸出物%=100%-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2014年9 月25日牧草播种,播种当年越冬,测定产量和营养指标从第2年返青后春季分蘖(3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观察记载1次,直到完熟期的7月中旬结束。
1.5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和SPSS 1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动态
2.1.1 花期单播、混播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动态 从表1可以看出,混播牧草的各项营养指标基本在2种牧草的单播值之间,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苜蓿(P<0.05),而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均高于苜蓿,其中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高于苜蓿(P<0.01);相反混播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无芒雀麦(P<0.05),而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均低于无芒雀麦,其中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P<0.05)。需要注意的是,和无芒雀麦单播相比,花期混播牧草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22.80%、10.59%和38.66%,粗纤维降低9.33%,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表1 不同处理下花期牧草营养价值的比较%
2.1.2 混播牧草在生育期内营养成分的变化动态 从图1可以看出,在生长季节内,混播牧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变化模式,分蘖期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1.78%,扬花期为17.34%,到完熟期最低(13.64%);粗纤维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分蘖初期为26.49%,扬花期上升到33.05%,完熟期达到最大(36.61%);无氮浸出物总体变化不明显,抽穗扬花以前平稳,花后到成荚期有所上升,成荚期后略有下降。
从图2可以看出,粗脂肪含量2.32%~4.67%,以分蘖期最高,结实期最低;粗灰分呈现V型变化规律,分蘖期最高(6.21%),然后下降,到成荚期最小(4.21%),然后上升,到完熟期达4.53%。
图1 混播牧草生育期内粗蛋白、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变化动态
图2 混播牧草生育期内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变化动态
2.2 牧草生物量的变化动态
从图3可以看出,单、混播牧草的共同特点是春季分蘖期生物量最小,成熟期达到最大,生物量在抽穗-扬花时期增加最快,分蘖拔节期次之,花期以后到成熟期增加较慢。花期以前,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A组又高于C组;花期以后,A组高于C组,且二者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增加缓慢。完熟期A、B和C三个处理组的干生物量分别为 1 169.64、1 010.54和1 137.45 g/m2,混播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比苜蓿单播降低了2.83%。这说明和无芒雀麦单播相比,与苜蓿混播不但能提高无芒雀麦株高和生长速度,而且其生物量也显著高于单播;混播时的生物量低于苜蓿单播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
图3 不同处理下单、混播牧草生物量的年内变化动态
3 讨论
实践证明,牧草混播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达到稳产保收的目的。在饲料生产中,通常是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混播,因为二者在时间、空间及密度上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两种作物正常生长,并同时获得混播作物优质高产的栽培体系[16]。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无芒雀麦与苜蓿的混播比其单播可显著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的产量,其原因有二:一是苜蓿是固氮能力极强的绿肥作物和肥田作物[17],不但有利于满足无芒雀麦对氮素的需要,还能促进无芒雀麦植株的生长;二是无芒雀麦是多年生根茎型丛生性禾本科牧草,根茎系统发达,其强大生命力有利于抑制杂草,为苜蓿的分枝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所以二者混播后牧草的光合能力和整体生产效果提高,有利于混播草地可持续利用。陈积山等[18]研究表明,在无芒雀麦与苜蓿的混播中,无芒雀麦的竞争力一直大于苜蓿。混播不但能提高草群高度,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混播草的分蘖数和分枝数,对生物量有极大的提高作用。另外,本研究还证明,2种牧草混播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无芒雀麦单播,略低于苜蓿单播,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同陈积山等[18]的研究稍有不同,他认为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比二者单播增产效果明显,这可能与双方研究中播种量和气候差异有关。从草的营养价值来看,开花期是苜蓿等牧草的最佳收割期[19],而花期混播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但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说明无芒雀麦通过与苜蓿混播,营养价值也得到显著改善;但粗蛋白质含量却低于单播苜蓿,而粗纤维含量均高于苜蓿,说明营养价值不及单播苜蓿。宝音陶格涛[20]在类似的研究中认为,混播牧草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均高于单播,粗蛋白质含量低于单播苜蓿而高于单播无芒雀麦,二者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4 结论
(1)无论单播还是混播,牧草的生物量动态均呈现S型曲线,无芒雀麦与苜蓿的混播比其单播可显著促进扬花(开花)期以后牧草的生长,提高其生物量。
(2)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比其单播不仅可显著提高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还可显著降低粗纤维含量,营养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混播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模式,粗灰分呈现V字型变化,粗纤维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动态,无氮浸出物含量总体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