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巧若拙”与“取法乎上”美学观之当代解析

2018-09-25赵少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8期
关键词:美学观

赵少英

摘要: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的美学观涉及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创作和欣赏的辨证关系;《易经》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观点则阐明了预定目标和得到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别。在当今物质优越,但民众浮躁之气甚重的年代,于艺术而言,“大巧若拙”、“取法乎上”的原则,依然是辩证美学观在艺术领域的集中体现,更是艺术工作者拥有先进的艺术创作思想、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优质的艺术欣赏品位和丰富的内涵以及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大巧若拙;取法乎上;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66-03

“大巧若拙”见于《老子》第四十五章《大巧若拙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段话概述了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大巧若拙”既是道家哲学重要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基本特点的重要命题之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最后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则可能只达到低等水平。在中国古代艺术领域,“大巧若拙”常用来讨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取法乎上”则是文人雅士重要的学习原则,二者的辩证美学观在艺术领域中有着集中的体现。

一、“大巧若拙”之美学内涵

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认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自然淳朴、不作修饰的。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绝不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雕琢”与“炫技”,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并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于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说出了一切优秀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和“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界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北宋文学家苏辙在解释“大巧若拙”时说:“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付物自然,虽拙而巧”(《老子本义》)。庄子也认为“素朴而天下莫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宋代著名词人黄庭坚也有“简易而大巧出焉,平谈而山高水深”之论,指出“文章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他们都强调了自然之美,崇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境界,可见“大巧若拙”之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大巧,或者说是拙,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1]

老子在“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中举了五个这样的例子,即“大成与缺,大盈与冲,大直与屈,大巧与拙,大辩与讷”,这些虽然貌似相反,但属于大道循环的现象。大道循环就是从终点回到起点,或者说终点和起点是重叠在一起的,终点亦是起点的意思。由此,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内涵可以归纳梳理为“大成若缺,其用不敝”:一个人做事、做人达到了很完美的程度,仍然当作还缺少什么,还有不足,还需要继续检点完善自己,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能。而且只有学得越多,你才会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因此人身上的“缺”也往往是在补缺的过程中逐渐被发现的,而且“缺”往住是越补越多,一方面因为你的补而有大成,另一方面也因为你的补而出现缺,故“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那些满腹经纶之人往往对自己很谦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像一个大酒盅,在事业中时常总结新经验、学习新知识,于是不论什么情况都能应对自如而不乏智慧,其知识怎么用也用不完。“大直若屈”:那些真正正直的人外表好似委曲随和,以委婉屈从的态度更容易制服对方,达到坚持刚直的目的。“大巧若拙”: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显露、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事情从表面看好像很平常笨拙,实际上做得非常巧妙。“大辩若讷”:那些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给人以嘴巴很笨之感,意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心静胜过燥动,冷静胜过头脑发热,保持清静才是人生的正道。

“巧”和“拙”在本义上是一对反义词,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辨证的统一。《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为异端,故日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物固有的属性,即“不造异端”。而“拙”恰恰是不事修饰的,它外拙而内秀,体现出了“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此时的“拙”,它似笨而非笨,似陋而非陋,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稚拙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簡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由此可见,“拙”并不是真的“不巧”,而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大巧”的外在显现。至此,“拙”已脱离了它的本意,上升到一种艺术美。[2]

二、“取法乎上”之美学解析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可能只达到了低等水平。同样的话在唐太宗《帝范》卷四中记载为:“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又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书论》有曰:“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取法其下,不是道也。”孔子也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原则来教育学生。

这段话版本众多,但是意义相同,可见古人早已掌握了理想与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想达到中等水平,那么你的目标必须要在上等水平,因为事实是你的目标制定到100%,但实际上你能够达到的往往在它之下。如果单从学习求知的角度来分析,师者之法必为上品,我们学习之人方能有所收获,智者得上乘之法,平庸者亦得十之五六,若取法平常,那只能成下品了。《礼记·中庸》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做事首先要有一个较高的标准,人一定要定远大的目标才有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和斗志,即使达不到最高目标,退其次而求之,其结果也会是不错的。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点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预定目标和得到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是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好的目的;从消极的一面来说,是不管你的愿望多好,期望值多高,你最终所得到的结果永远不会完美。古人所遵循的“取法乎上”的学习原则,其内涵不仅体现在做事要制订一个较高的标准,做人亦是如此。

三、“大巧若拙”与“取法乎上”之现实辨

“大巧若拙”是一种艺术的、智慧的表现形式,是对高层次审美对象的直观判断。真正的艺术不是哗众取宠的“炫技”表演,而是艺术家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升华,是重新审视和认知之后的返璞归真。艺术创作中的“大巧若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境界。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说绘画“画须熟后生”,说书法“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在其著作《书谱》中提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可见,艺术的学习必须经历由“生”到“熟”、由“熟”再到“生”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月亮成为文人雅士倾诉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对象。望月怀人常常是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题材。清代著名诗人、刻书家张潮曾说望月有三境,第一境叫“牖中窥月”,第二境叫“庭中望月”,第三境叫“台上玩月”。当人们拾级而上、登高俯瞰之时,人因为视野逐渐开阔,而使人生的境界得以升华,才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清代画家郑板桥做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正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大隐隐于市,大巧藏于拙,大智求于静”的境界。

中国人重视“拙”的智慧,老子用“大巧若拙”来阐明自己“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他指出真正的聪明不在于故意显露、耍小聪明,而在于掌握、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使自己的目的得到自然而然的实现。人们常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大智若愚,真正好听的音乐常常也是大音希声。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小聪明者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能随机应变,表现为聪明伶俐、精明干练,颇受众人欢迎,但不能做到大智若愚,为人处事时总以为别人想不到,而运用自己的谋划和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智慧者以社会环境为中心看问题,表现得稳重、质朴,甚至木讷、笨拙。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真正的智者,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适度有节,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实则头脑清楚、心知肚明。外愚内智是大聪明,是一种境界。[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始终是我们要追求的人格境界。

“取法乎上”作为古人崇尚的学习原则,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按照“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的学习规律,在当今社会信息载体高速发达,报刊、图书、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下,我们就有可能“取法乎下”,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文化品位,而且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一种负面效应。因此,“取法乎上”也必须成为学习和读书所遵循的一般准则。以读书为例: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名著、读精品,读经典。我们阅读高品位的作品,得到的仅仅是“中”,往往只能领略书中的部分精神,而无法理解其全部内涵,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还停留在浪漫的阅读状态,很多人随便拿来一本没有太多文化含量杂志或小说来打发闲暇的时光。如果舍名家经典之书不读,一味地阅读这些平庸甚至糟粕之作,真是舍本逐末,无法提高我们的阅读力和阅读品味。只有读好书,高层次的阅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在书香的熏陶中成长,才能从那些优秀的书籍中吸取文化养分、传承文明,才能实现内心文化的沉淀,拓展生命的维度。由此,联想到人之交往,同样体现着“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原则。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会影响到你对人生、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你生命的质量。当你与一个善良、勤奋善学、有较高的境界和涵养的人交往,你会“近朱者赤”;反之,你若与自私、狭隘的人交往,你只有“近墨者黑”了。

“取法乎上”还要拥有一颗沉静的心。“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在当今物质优越的年代,民众浮躁之气甚重,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静心。静心既是学习的前提,也是学习的结果。诸葛亮有云:“大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见,静心学习方可入境,方可洗心,方可致远,方可悟道。古人云:“相由心生”,其实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内在与外在相互影响,内在实质决定外在表象,外在表象反映内在实质。于艺术而言,拥有先进的艺术创作思想、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优质的艺术欣赏品位和丰富的内涵以及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我们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而实现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取法乎上”之学习原则。

参考文献:

[1]朱良志.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6,(5):43.

[2]易菲.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J].舟山学刊,2011,(04):107.

[3]老子“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文论意义[OL].

http://wcs0714.blog.sohu.com/93746280.html.

猜你喜欢

美学观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21世纪中西传统音乐美学观研究新动态
浅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