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处理家庭离异学生违纪行为的过程和启示

2018-09-25陈壮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启示辅导员

陈壮艳

摘要:学生违纪违规必然事出有因。家庭离异学生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往往促成其违纪行为的成因更加复杂和隐性化。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在处理事件时要学会摸清问题症结所在,化被动为主动,给学生关怀与爱,让家庭与学校共同携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辅导员;家庭离异学生;處理过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69-02

一、案例概况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的蔡同学为例,该生在2017年10月8日国庆假期结束后并未按期返校上课,并找他人冒充家长给辅导员打电话以生病住院的名义请假,辅导员通过对说话人声音的判断及与家长电话确认等形式揭穿了蔡同学的谎言,但蔡同学坚持不返校且情绪激动,最后通过安抚、关怀的方式,一点一滴化解学生的反抗,最终学生于10月12日返校上课。

二、案例进程及处理过程

(一)事件的发生

1.学生联系不上。2017年10月9日早,蔡同学所在班级的学习委员汇报考勤,称蔡同学没有到校上课,且打了蔡同学的电话已经关机,联系不上本人。学习委员还提供了一个线索,从蔡同学的微信朋友圈来看,蔡同学和朋友假期去了云南旅游,估计现在还在云南旅游。

2.辅导员的处理。接到学委的反馈,辅导员初步判断,学生遇到突发事件的概率比较小,目前应该还在云南旅游。于是在早上8点32分、8点50分拨打学生的电话,但都提示关机。9点03分,辅导员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蔡同学的家长,告知蔡同学生病了,需要请假。辅导员从对方的口音、语气判断,估计其不是学生的家长。再询问后对方表示是学生的表哥,并告知蔡同学在医院住院需要请假。辅导员再询问具体情况的时候对方答不上来并挂掉电话。9点25分,辅导员给蔡同学的父亲打电话了解情况,蔡同学的父亲表示不知情孩子的去向,假期期间也没有联系孩子。9点50分辅导员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蔡同学的母亲,也以同样生病住院的理由给蔡同学请假,考虑到对方明显年轻化的声音,辅导员直接告诉对方,已经和家长核实过了,蔡同学并没有生病住院,请其让蔡同学接电话。对方表示蔡同学不方便接电话,并直接挂断电话关机。

(二)事件的发展

1.学生坚持不返校。10点25分辅导员联系上蔡同学,蔡同学语气明显气愤,质问老师为什么她的朋友不能给她请假,她的事情为什么要告诉家长。辅导员告知学生因为她电话关机了联系不上,所以需要找家长了解下情况。蔡同学情绪激动,在电话里大叫她的事情不要父母管,回不回校上课是她自己的事情。为了防范蔡同学情绪进一步激化,辅导员试图安抚学生,表示学生确实有事情需要请假的,可以提出来,并按请假的流程走。学生表示她现在在外地,没法回校办理,并直接挂掉电话,再次拨打提示关机。

2.辅导员的处理。学生挂掉电话后,辅导员初步判断学生旷课极有可能与学生家庭有关。因为,一方面,从学生电话的语气和所说的话来看,虽有赌气成分,但能察觉出学生对家长的抗拒;另一方面,从学生父亲的态度来看,在接到辅导员电话表示联系不上学生时,并未表现出过多紧张与担忧。为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辅导员找来蔡同学的宿舍成员。据宿舍成员反应,蔡同学平常吃穿不错,每个月应该有不少的零用钱,且假期一般都爱外出旅游,不过蔡同学平常很少和大家说其家里的事情,也不知道其父母是否离异。10点53分,辅导员再次拨通蔡同学父亲电话,委婉打听学生的家庭情况。蔡先生表示,他与孩子母亲离异多年,虽然他是孩子的监护人,不过孩子经常两边跑,他也很久没有和孩子见面了,并给了孩子母亲的电话,让辅导员自行和学生母亲联系。11点27分辅导员拨通学生母亲电话,其母也表示不知道孩子去旅游的事情,假期也没有和孩子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了解,辅导员也感受到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希望通过父母这一关督促学生早点返校的可能性很小了。因此,辅导员先给学生手机、微信发了信息,表达辅导员的担忧之情,让学生好好照顾自己,尽早回校,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找老师。中午12点00分,下午17点35分辅导员又给学生发信息嘱咐学生旅途注意安全。晚上21点07分,学生回复信息:谢谢老师。辅导员顺势拨了电话尝试与学生沟通,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辅导员又给学生回复信息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10月10日辅导员用同样的方式,发信息关心学生。

(三)事件的转机

1.学生主动联系老师。10月10日晚22点17分蔡同学主动给老师打电话,学生称父母离婚后双方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少主动联系自己。这次的国庆假期正好又遇上中秋节,本以为父母放假了会联系她,但一直没人给她打过电话。她就赌气外出旅游,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父母对她还是不闻不问,她觉得很失落也很无助,萌生了不回来的想法。不过在旅途中多次收到辅导员的信息,老师并没有责怪她,让她感到很温暖,也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对落下的课程也有些担忧。

2.辅导员的处理。察觉到学生态度的转变,辅导员顺势分析了学生的旷课情况及所落下的课程进度,督促学生在事态还没有恶化前尽早返校。学生答应购买11日晚的航班,最终12日返校上课。针对本案例的特殊情况,辅导员一方面找该生谈话。首先给学生分析了该事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将面临的处分,告诫学生今后要理性处理问题。其次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父母的离异,希望学生明白即使父母离婚了,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会变。最后鼓励学生有困难多与同学、老师交流,或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从而提高自己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邀请了学生父母到校,让家长感受到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渴求。作为孩子的父母,即使他们离异了,但还是要竭尽所能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在孩子的成长中,除了保障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孩子内心对爱的需求,及时化解孩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避免孩子因家庭的关系而走向错误心理的深渊。

三、启示

(一)摸清问题症结是基础

该事件中,辅导员在接到学生未按时返校的情况后,一方面通过宿舍同学掌握到学生未按时返校上课是在外旅游,排除了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或被骗的可能;另一方面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在沟通发中发现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和谐。学生家庭离异,并且父母平时疏于管理孩子,使得学生内心深处对父母有抵抗。通过一系列的梳理,辅导员基本摸清了问题的症结,学生旷课违纪最主要的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即孩子对爱的渴望与父母漠视相冲突。这为事件的后续处理打下了基础。

(二)关怀学生是关键

因父母离异,学生时常在父母双方中游离,没有归属感,甚至有一股叛逆、反抗的劲。对此类学生的教育,靠讲道理的说教方式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唯有用爱去感染、感化学生,用亲人的身份去照顾学生,倾听他们的困难,体会他们的无助,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1]辅导员在处理事件时,充分抓住了这一点,先撇开学生违纪的事实,从理解学生、关怀学生出发,通过微信、短信安慰、关心学生,一点一滴润物细无声打开学生的心结,从而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最终事件出现转机,学生主动联系辅导员。[2]随着学生态度的转变,辅导员再适时回归到旷课违纪的点上,刚柔相济,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施加压力,促成学生及早返校上课的目的。

(三)学生身心健康是终极目标

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本事件中,辅导员的关怀和爱使得事情得到妥善的处理,但老师的爱无法取代父母的爱,家长的加入、父爱母爱的归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发挥学生心理教育第一课堂——家庭的作用。一方面,可不定時联系学生的父母,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异常情况与父母沟通,让父母及时发现子女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与学校携手在源头上遏制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求学生主动联系家长,关心父母,促进亲子关系改善。亲子关系好转了,虽然父母离异,但学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能理性看待父母的离异,从而卸下思想包袱,战胜心理困惑,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歌.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如何克服家庭离异学生的心理缺陷[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陈晓梅.辅导员化解研究生师生关系冲突的过程和启示[J].高校辅导员,2015,(3).

猜你喜欢

启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