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应用性教学
2018-09-25晏林华
晏林华
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即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以往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诸多能力时,教师往往侧重于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 应用能力
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物理教学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实际上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物理应用性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联系实际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解释一些教学知识点,可以以学生都熟悉的一些生活场景或者生活常识来辅助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习乐趣。高中物理课本中讲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得以利用,这也是很多生活实例能够用于解释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师要灵活地采取这一教学方式,要利用这些范例来辅助知识教学。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可以举出自行车的例子来阐释摩擦力。自行车的刹车是通过两块橡胶与车轮钢圈的摩擦来实现的。当手用力握住刹车时,橡胶垫与钢圈之间便产生摩擦力阻碍车轮转动。手握的力度越大,橡胶垫摩擦的阻力就越大,车轮便逐渐降低转速。当橡胶垫与车轮钢圈两者之间因压力过大不再发生滑动摩擦时,车轮便不再转动。如果自行车速度较低就会停下来;如果速度较高,车轮与地面之间会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摩擦力是静力学部分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力学部分的教学难点。仅仅透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很难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效果,然而这个自行车的实例却给学生分析了摩擦力的作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教学知识点。
二、作图能力是应用能力的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涵盖范围广泛,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高。作图解答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生对于物理题目信息关系之间的分辨、连接和理解,将抽象的文字语言和物理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直观的图形表达,从而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高中生的物理作图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解题效率。
1.让学生认识作图的重要性、养成作图习惯。作图并不是针对某一些题,或一类题,而是作为一种物理思考的工具,因此,要培养学生作图解题的意识,具有作图解题的策略,并逐渐养成作图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重视作图习惯的培养。
2.明确要求。要删繁就简:物理作图主要体现与解题有关的主要对象及关系。画图时,要有所选择地抓住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对象。要重意轻形:即作图时重在表达意思,次要描绘形象。要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懂,中学阶段经常画的图有图示和图象两种。图示有矢量图、力线图、流线图、谱线图、流程图等。具体地说有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运动图、轨迹图等。图象是指各种函数图象,如波动图象、速度图象、位移图象等。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各种图的画法、要求与表达意义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法,并向学生明示。画图的过程,要利用准确规范的物理符号和数学符号。图的几何关系,大小比例要尽量准确。
3.重视概念与图像相结合教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都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是抽象的概念也有对应的物理模型,所以,在概念教学中应将概念和图像相结合。
4.是重视物理规律与图相结合的教学。物理规律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充分感知。物理规律的引出与推导要以清晰的物理图景为基础,有的是通过实验,有的需要从生活观察中抽象出模型,在教学中,为了清楚的表示他们就需要画出图,如果学生学会了如何应用这种分析作图的方法去解题,也会将题目分析得很简单,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能力。
三、提高实验教学的比重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目前有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每个学生实验都必须要由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也一定要做并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总之实验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上。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趋势。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将培養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教育教学重点,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质量、效果的提升,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最新、最科学严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及效果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