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中求生存
2018-09-25吕艳君
吕艳君
通常我们做教师的都会跟学生和家长说:“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就等于抓住了成绩,课堂上的效率低是报多少辅导班都弥补不了的”,所以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八个多小时的教室生涯,再加上繁重的学业负担、枯燥的学习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无论如何也无法让那些年轻、对外界充满好奇感,喜欢新鲜刺激的初中生保持高昂的兴趣,甚至很多对自己要求较低的学生上课都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所以,想让那些充满好奇、喜欢新鲜刺激的年轻人能接受这些枯燥、繁多、复杂的基础知识,能一天八个多小时的坐在教室里听我们念经还不厌烦,我们就需要在“变”中求生存,让我们的课堂模式多样化让学生充满好奇与新鲜。比如我们的课堂可以是提问的课堂、合作的课堂、由浅入深的课堂、竞争的课堂、冷处理的课堂、开心一刻的课堂、“有爱”的课堂。
一、提问的课堂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一个个分解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它是实施教学步骤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怎样以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我身边有一个政治老师,很年轻不怎么能镇住学生,但每次上政治课之前,学生提前三四分钟都开始拿出政治在背,后来我发现原来这个老师一上课就开始提问,大面积的提问,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所以学生人人自危,怕当众出丑。那这样的课堂必定效率很高,因为还没开始上课学生都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嘛。
二、合作的课堂
这种合作的课堂模式尤其适合理科的习题课教学,一张试卷或头一天布置的作业题,老师若一道一道评讲可能一节课都讲不完一张试卷而且对已经会的同学就是无效的重复,所以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交流,让会的同学也有点成就感在不会的同学面前展示一把,同时简单题在交流中就可以解决了,不需要无效的重复,交流中解决不了的难题或需要重视解题过程的再集体评讲,黑板上做示范。当然有些难题也可以交给优等生或老师巡回时指导过的学生,让他们炫耀一把,有意识地给某些学生一个树立自信的机会。
三、由浅入深过渡式课堂
理科复习课的有些专题特别适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备课时例题设计由简到难,层层提高,逐步过渡最后举一反三,解答完后再举三反一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由难题联想到同种类型的简单题从而分解难点,找到规律,有了这种过渡让学生不再遇到难题知难而退,而是学会化解难点,找到突破口。
四、竞争的课堂
争强好胜是人的本性,小组合作的加分政策就对这种竞争式课堂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得分高的组每周可以优先挑位置,这就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有些适合自学的课堂内容就可以抛出问题,展开竞争,分小组承包问题,课堂讲解交给学生,讲解精彩的给与加分或其他奖励。有一些习题课也可以分包给每个小组负责几道题的讲解,讲的好的加分,讲不出来的别的组补充的给别的组加分。總之,就是让课堂火起来避免平淡。
五、冷处理的课堂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爱接话的、总爱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的、爱说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景老师可以偶尔故意设置陷阱满足一下学生,同时也在这些易错点上让学生加深印象。对于突发事件就可以冷处理,比如“下课我们单聊”来幽默化解。
六、开心一刻的课堂
有时下午第一节课或学生状态不好的时候,一个笑话既让学生稍稍放松了一下,也让他们能提起精神回归课堂。有一次,我在改作业时发现有个知识点以前重点讲过的很多学生又错了,上课时我就重点评讲,原以为我讲完学生会自觉批注,谁知学生都呆呆看着我的脸竟然没人动笔,可能是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反应迟钝,我就说咱讲个笑话吧(懒人饿死的笑话)其实这个笑话学生都知道,我一边讲他们一边接这个孩子饿死了因为懒得动手转一下饼,我说你们是不是跟那孩子一样,明知道不会,做题的时候懒得去翻一下原来的笔记,明知道不会现在还懒得把知识点再次记下来,任其做错。学生们在笑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接下来的课堂就明显不再沉闷。
七、有爱的课堂
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学生因为中午作业完不成或者家比较远或者没有午休习惯等等原因,有时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很困倦,想尽了办法都无法让学生打起精神,不如给个十分钟让学生趴在课桌上眯一会,既增进了师生感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心为他们着想,对他们有爱,又可以让学生在打起精神后有了紧迫感,因为感觉自己刚才浪费了课堂时间所以就会更加抓紧,课堂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总之,没有哪一种一成不变的课堂是能够让学生永葆激情的,有时一节课可能要变换很多种方式,有时不同的课型适合不同的模式,为了适应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满足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就要在“变”中求生存,不断变换不同的课堂模式,不断给与他们新鲜感的刺激,让我们的课堂永葆活力的同时也让“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不再成为口头说教。